为深度变革课堂教学,使学校“三环三案”理想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推进,进一步浓厚语文教学研究氛围,淮外语文教研室积极探索构筑理想课堂的途径和方法,努力打造语文理想课堂模式。
首先,课前培训,领会要义。语文教研室组织所有语文老师认真学习《淮安外国语学校“三环三案”理想课堂推进方案》。了解其指导思想、理念依据、基本模块、推进要求、序时安排等,从理念层面上领会理想课堂模式的要义和精髓,为下一步的课堂实践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其次,领导老师,探路研究。语文教研室程三宝主任率先投石探路,分管教学工作的张宁生副校长,分管德育工作的陆怀珍校长助理等领导,张燕、赵红梅等老师也依次上了研究课,为下一阶段理想课堂模式的形成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再次,积极打磨、反复研讨。研讨摒弃了和稀泥,老好人的作风,要求不讲优点,只讲不足和整改的建议。评课时,大家踊跃参与,献计献策,深度探讨,不搞花架子,倡导不仅形似,更要神似,力争形神兼备。这就为理想课堂模式的建立形成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建成模式,示范借鉴。经过学习,实践,研讨,确立了“三环三案”语文理想课堂模式试行稿。初二语文组的程镜伊老师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堂课,对课堂模式试行稿进行了示范。针对这堂示范课,所有语文老师再次进行研讨和优化,最后确立了“三环三案”语文理想课堂模式。一周内,所有语文老师必须依据模式进行过关授课,直到符合模式,合格为止。
据悉,该校其他教研室也同时进行了符合本学科的理想课堂模式的建立活动。
张校长在授课
学生在进行小组讨论
小组学生在台上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