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晚,淮安外国学校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蓝青工程”启动仪式在阶梯教室隆重举行,仪式由校教学教研处顾少红副主任主持。
顾主任首先总结了上学期“蓝青工程”的工作成果,充分肯定所有结对师徒为“蓝青工程”建设、为学校人才发展规划所作出的贡献。顾主任说,一流的学校要靠一流的师资,而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正是保证一流师资长盛不衰的关键环节。淮外一直致力于一流师资队伍的发展壮大,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作为师资建设的重点,注重青年教师业务素养、身心素养的提升,积极为青年教师提供成长的有力平台,为“培养走向世界的现代中国人”奠定扎实基础。淮外的青年教师已经成为积极进取、勤奋有为的群体。
顾主任指出,上学期“蓝青工程”出色业绩的取得主要归功于三个方面:一是让名师成为立校之本。顾主任说,名师的产生没有固定的模式,优秀教师是在教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自然成长起来的。目前,淮外共有特级教师1名,市、区学科带头人30多人,高级教师数量达总师资的35%。为了进一步壮大名师阵容,淮外积极为骨干教师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让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课题科研、行政管理等方面承担重任,在提升他们业务水平的同时,通过与“蓝青工程”相配套的领导干部“领航杯”、高级教师“成就杯”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来充分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此外,学校还积极优化“蓝青工程”的奖励监督机制,定期鼓励师傅在备、教、研等方面给予徒弟全面的帮助和指导。
二是努力提高青年教师业务能力。朱建文校长在行政会议上曾多次提到大力培养青年教师的宏伟蓝图,青年教师的成长在课堂、在与学生教学相长的实践中、在自身对教育理想的努力追求中。淮外以青年教师“成长杯”优课竞赛为基点,建立公平公正的人才培养机制,鼓励青年教师自主选择岗位,培养青年教师完善的职业人格和职业情感。顾主任对青年教师主动学习,勇挑重担,积极参与学校的各色活动,全身心投入工作,自觉要求成长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赞扬。
三是让人的发展成为最大福利。在这一新颖管理理念的指导下,淮外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在以“真情实感、真抓实干、真才实学、真知灼见”为核心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提升教师层次和品味,让青年教师生活好、工作好,实现自身价值,获得成就感,以先进的理念、扎实的做法,让人才资源成为可再生资源,不断壮大师资队伍,让淮外更具竞争力和战斗力。
随后,顾主任宣读了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蓝青工程”优秀教师表彰决定,张宁生副校长、赵树青主任为获奖老师颁发证书。
最后,顾主任对本学期的“蓝青工程”进行了纵深优化,拓宽结对师徒学习帮扶的领域,促进新老教师更全面地教学相长,相互促进,共同提升。同时,顾主任还再次聘请张宁生副校长等27位名师担任颜婷婷等27名青年教师的师傅,并殷切寄语,希望所有教师继续发扬上学期的优良作风,为淮外一流师资队伍的发展壮大添砖加瓦。
青年教师留影
指导老师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