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2011年版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培训在淮外圆满举行

时间:2013-03-20 08:27 作者: 编审:

      3月19日上午,淮安区200多名初中语文教师齐聚淮安外国语学校,参加淮安区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培训。整个培训会由淮安区教育局主办,淮安外国语学校承办,分为课堂教学展示、资深名师评课、课程标准培训三大环节。

教学展示精彩纷呈

      上午,来自淮安外国语学校的王灌南老师首先开课,他执教的篇目是苏教版七下中的说明文《国宝大熊猫》。王老师通过投影展示大熊猫的图片和相关传说,让学生简单提取信息,从而完成对课文说明对象——大熊猫的初步感知,同时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随后,王老师给学生安排了自由朗读的环节,提醒学生从文中标记出大熊猫的外形特点、生长环境等方面的知识,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概括出课文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王老师引导学生探究出本文“由果到因”的逻辑说明顺序,并例举生活实例帮助学生加深对这一说明顺序的理解。之后,王老师引导学生将探究的重点放在了语言上,通过找出“表现大熊猫可爱的句子”这一环节,引导学生总结出了实现说明文生动形象的三个小方法,使学生由知识的接受者变成了知识的发现者。

       第二节教学展示课的篇目是苏教版九上中的《呼兰河传》,由来自三堡中学的皮丽老师执教。皮老师以一段优美的配乐诗朗诵导入教学,直接唤起学生的美感。紧接着皮老师请学生自读课文,并捕捉你觉得美的画面,用最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随后,皮老师设置了“再读课文,赏析语言”环节,让学生动情地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文字。在赏析语言的过程中,皮老师采用“关键词提点法”给学生出示了规范的答题示例,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赏析类题目解题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皮老师抓住了初三年级直面中考的现实,在问题安排上善于设置考试情境,巧妙抓住了文本与考试的结合点。

名师评课入木三分

      课堂教学展示结束后,淮安外国语学校张宁生副校长、吴寿健主任两位名师分别就王老师和皮老师的课进行了鞭辟入里的点评。

      张校长从独具特色的课堂设计、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探究合作的教学手段、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四个方面对王老师的课进行点评。张校长说,说明文的语言较为平实朴素,使课堂教学难以找到较好的切入点,但王老师的这节课目标明确易于操作,由表及里层次鲜明,板块清晰思路新颖,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同时,课堂上师生互动平等,语文教学在平等对话中进行,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保证教师在平等关系中的首席地位,当好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与学生对话循循善诱,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自主探究的意识和习惯。

      吴主任对皮老师的《呼兰河传》同样给出了四点评价:体现课标精神、追求高效课堂、回归语文本性、巧设考试情境。他充分肯定了皮老师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多元发展学生能力,找准一点,深入挖掘,在师、生、文本间建构起多维立体式课堂的教学特色。吴主任还指出,课堂评价应具备赏识性、科学性、启发性、综合性、发展性,应注意师评、生评、自评的有机统一,对皮老师教学中的几处细节提出了自己的建设性想法。

课标培训指引方向

      下午,淮安区教育局黄慧主任对全体语文教师就2011版新课程标准进行了细致全面的解读。黄主任围绕如何让学生步入精彩的语文世界、为什么要在语文教学中建立平等的对话关系、怎样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体、语文教师怎样成为合格的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等9个问题,结合《散步》、《故乡》、《济南的冬天》等多个教学案例,对新课标进行了生动、直观、立体化的解读。黄主任指出,教师要从心态上把自己放低,认真倾听学生在学习中的思考,教学应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个性化思考,将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人意见贯穿课堂始终。同时,要坚持理论学习,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地贴近学生,了解真实情况,认真钻研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提高自己的语文专业素养,为教师业务能力的不断发展而奋斗不止。

       在本次的新课标培训过程中,淮外全体语文教师全程积极参与,认真观摩课堂教学展示活动,详细记录黄主任的培训内容,深入思考。据悉,淮外语文教研室将于近期召开专题会议,认真研讨培训会的学习成果,促进自身职业素养的再提升。


教学展示

教学展示

学生展示

教学展示

教学展示

名师评课

名师评课

对新课程标准进行了细致全面的解读
 


上一篇:淮外举办2012-2013学年度第6期德育沙龙活动
下一篇:淮外2013学生社团招聘咨询会场面火爆

版权所有 翔宇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