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精心筹划、周密部署后,3月30日,淮安外国语学校初一年级1300余名师生远赴南京,开展“翔宇之春——南京踏青文化之旅”社会实践活动。
凌晨4点30分,28辆大巴一齐发车。天色渐明,春意如一条彩带悠然飘过车窗。叽叽喳喳的欢歌笑语几欲把车厢挤爆,老师和同学们此刻都弯起嘴角,享受这一刻的轻松惬意。
野性的呼唤
上午7:30抵达红山森林动物园,学生们像脱缰的野马一样,融入了红山这一片乐土。学生们兴致勃勃地看着旁若无人地啃竹子的大熊猫,跳来跳去追逐嬉戏的长臂猿,沿着铁栅栏来回走动的豹子,神秘有趣的两栖动物……偶尔驻足与动物合影,或拍下动物简介,或用笔迅速记着什么。
“假如你是动物,你们愿意过这种衣食无忧的生活吗?”“不愿意,这些动物失去了自由,失去了野性,也失去了生活的乐趣。”一路上师生的对话偶尔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带着文化看风景
上午10:30,穿过玄武湖隧道,中山陵赫然呈现,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怀着对中山先生伟大精神的崇敬与景仰来到这里凭吊拜谒。早就在语文课本上学过《巍巍中山陵》,今日恰似故地重游,正可以带着文化看风景。沿着墓道拾级而上,石牌坊、碑亭、祭堂渐次出现。途中,有互相搀扶一起爬山的,有以莽莽苍苍的山峦为背景拍照的,有遇见外国游客热情地交谈的,有考查陵园树木品种的,有充当小导游为游客耐心解惑的。一位加拿大的游客连连夸奖淮外学生热情大方、活泼可爱。
体验科技之趣
下午1:45淮外师生一行来到了南京科技馆参观学习。科技馆的入口处刻着一句名言:打造科技航船,培养青年才俊。科技馆按主题划分为宇宙探秘、地球万象、智慧主人、创造天地、知识海洋和儿童科技乐园等六个主题展厅,带给了同学们从未有过的视觉冲击。模拟救火、体验地震、了解天体运行……科技馆的每个角落都留下了淮外学子们探索的足印。用照片记录发现的喜悦,走完科技之旅,课本上抽象的科学文字渐渐简单起来。
依依不舍地离开科技馆,一树树粉色的垂丝海棠开得正艳。与自然为友,与真理为友,保持好奇心,保持求知欲。学生们的眼睛亮起来。
“可以宽恕,但不可以忘却”
颠簸了一路来到南京之行最后一站——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这是一处以史料、文物、建筑、雕塑、影视等综合手法,全面展示“南京大屠杀”特大惨案的专史陈列馆。以灰白色调为主的纪念馆,庄严肃穆。大门外水池里设有几座雕像,逃难的人们、瘦骨嶙峋的老人、被残杀的妇女、嗷嗷待哺的婴孩,诉说着恐惧和悲怆。穿过寸草不生的卵石广场,沿着铺就的小道进入史料陈列馆,黑暗扑入眼帘。破旧的城墙,损毁的房屋,恐惧的人民,过去的苦难历历在目。
几日光景,断垣残壁,哀鸿遍野,横尸满地。中国守卫军的奋战,日军犯下的奸淫、掠夺、焚烧、破坏,一幕幕触目惊心。穿过“万人坑遗址”,从冥想厅出来,夕阳下的和平公园和谐而美好,沐浴在光辉里的母与子雕像,和平鸽展翅欲飞,映衬着粼粼波光,祈祷世界和平。
走出纪念馆,师生们讨论着前些年日本右翼势力修改教科书妄图篡改历史真相的行径。约翰?拉贝曾经说过:可以宽恕,但不可以忘却。“记住这段历史,不是为了增长仇恨,而是告诉我们,只有强大起来,才能够避免灾难的再次发生。”带队老师告诉同学们。
归途中,师生们谈论着春游的见闻,分享着拍摄的照片和零食。六朝古都渐渐远去,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扑面而来。本次活动为淮安外国语学校“翔宇之春” 踏青节系列活动划上圆满句号。
我们在旅途上
科技馆有我们的身影
红山森林动物园有我们的足迹
中山陵有我们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