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天民报》报道监利新教育实验学校课改历程

时间:2013-04-25 16:23 作者: 编审:

  4月23日,楚天民报刊发文章《扬帆启航正当时》,记录了翔宇监利新教育实验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历程。学校的课改分为2006—2009年,打造“理想课堂”;2009—2011年,学习“杜郎口模式”;2012年深入探索“自主导引”课堂等三个阶段,经历了一个不断拔节、不断成长的痛并快乐着的艰苦历程,最终形成目前的“自主导引”理想课堂模式。

 




   “让更多孩子上更好的学校”,“让在翔宇读书的孩子们拥有更高的生命质量”。翔宇教育集团监利新教育实验学校自2006年9月1日创办之日起,从未放弃“理想课堂”的追求。回首近7年的课堂改革,翔宇经历了一个不断拔节、不断成长的痛并快乐着的艰苦历程。

扬帆启航正当时
——记翔宇监利新教育实验学校课堂教学改革

2006—2009年,打造“理想课堂”

  “理想课堂”是效果显著和效率很高的课堂,充满着人文情怀,闪耀着智慧光芒,洋溢着成长气息。这是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教授提出的“理想课堂”理念。

  作为一所以“新教育”命名的学校,翔宇用行动践行“理想课堂”理念,“学生说好的课才是真的好”这一认识得到了全校教师的认同。为了让这一理念真正在老师们的课堂上落地生根,翔宇学校组织多层次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如行政干部示范课、青蓝工程、“成才杯”教学大赛、骨干教师示范课等,使课堂教学真正焕发出生命活力。


2009—2011年,学习“杜郎口模式”

   2008年,翔宇集团总校长卢志文带领学校教师实地考察了山东省杜郎口中学,细致了解“杜郎口课堂教学模式”。卢志文总校长明确提出了翔宇课堂改革的方向,要由教师“讲得精彩”转向学生“学得踏实”,调动学生的各项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益。

  翔宇让老师们开展一课一研讨活动。兄弟学校多次慕名前来观摩,他们认为,翔宇的课堂教学改革局面已经完全打开,学生的合作学习已非常熟练流畅,老师们的教育观念变了,教学模式变了,课堂结构变了。


2012年深入探索“自主导引”课堂

  2012年,学校校长彭为斌提出了“课堂改革品牌化”办学思路,又开始深入探索适合该校实际的课改模式。

  学校成立了高效课堂研究总课题组,同时成立了导学案编制与使用研究、学习小组建设研究、课堂模式研究、学生展示与教师点拨研究、学与教的评价研究等5个子课题组,对课堂教学改革各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

  经过1年的努力,学校最终形成目前的“自主导引”理想课堂模式。
 


上一篇:监利新教育:聚焦课堂教学 表彰课改先锋
下一篇:监利新教育实验学校教职工篮球赛开赛

版权所有 翔宇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