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翔宇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分别走进校园昆虫馆与贝壳馆,开启本学期主题场馆课程。依托1500件昆虫标本、珍贵菊石化石等校内资源,孩子们在行走课堂中触摸生命密码。
【破茧成蝶的生命课】
在陈列750余种蝴蝶标本的昆虫馆内,场馆科普老师以"珍珠卵→贪吃幼虫→魔法蛹→飞天花朵"的趣味比喻,串联起蝴蝶四阶段蜕变过程。活动室里,孩子们手持放大镜观察翅膀鳞片结构,当发现"粉是鳞片非花粉"时,兴奋地追问:"花纹是天生的吗?""蝴蝶迁徙会迷路吗?"3D动画演示与活体昆虫观察相结合,让生命教育从课本走向指尖。
【穿越四亿年的对话】
二年级课堂则上演着时空穿梭——学生手举织纹螺活体标本,与菊石化石并置观察。"螺旋层数不同!""缝合线是它们的年轮吗?"互动中,孩子们通过3D复原动画见证菊石从泥盆纪游向白垩纪。当指尖触碰到真正的菊石化石时,有孩子突然高举放大镜:"这条缝合线像闪电!说明它特别厉害对不对?"
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让古生物知识在触摸中"活"了起来。
翔宇小学基于校园已有的场馆资源,开设一系列的场馆课程,通过打破传统课堂的边界,让孩子们在真实情境中感受知识的魅力,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在观察思考中深化对自然的理解。未来,学校将继续依托特色场馆资源,设计更多元化的实践课程,为孩子们的成长注入多元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