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社会治安压力渐增,少数不法分子趁机招摇撞骗,各类骗术层出不穷。结合近年发生在高校、中小学校园的诈骗案例,翔宇教育集团办公室整理总结一些防范措施,以帮助师生家长了解诈骗过程,谨防在校园内外受骗上当。
第一编 预防诈骗三原则
校园内外,不法分子诈骗作案频频得手,学生与家长饱受其害。究其原因,客观上是骗子诡计多端,手段“高明”;主观上看,学生与家长也有自身薄弱之处——本来不应当泄露的个人信息,许多都是受害人在接听诈骗电话时“口无遮拦”主动外泄的。
有三条原则,家长与同学们一定要牢记在心:
1.防范意识要提高,应答电话避圈套。
对于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信用卡密码(含三位验证码)、家庭成员组成等重要个人信息应做好保密措施。
阅读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应答陌生电话时,须有警惕心——不能因为事件凑巧,就误将骗子当熟人(朋友、同学,或孩子的班主任、科任老师),而主动吐露相关信息,让骗子知晓相关情况后反过来布下圈套,导致上当受骗。
翔宇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校园内不提倡学生使用手机。若在家庭、校外使用,建议家长与学生不要将重要号码直接保存为亲属关系(如爸爸、妈妈、儿子、闺女等)。因为手机一旦丢失,这些称谓都将成为不法分子用于诈骗的线索。
2.家校联系不可少,遭遇情况先通报。
学生进校后,务必将班主任和主要学科任教老师姓名、性别、联系方式告知家长,并提醒家长任何提到小孩情况的电话(无论多么危急),都要先向班主任或学科任教老师核实,以免上当受骗。
为防万一,也可将好友或寝室同学姓名、联系方式告知家长,以防联系不上本人时,能够多方位了解确认学生在校情况。
狡猾的骗子还可能利用“来电任意显软件”,冒充家人、熟人给受骗人打电话让其汇款。
3.天上不会掉馅饼,遇有便宜别贪图。
莫名其妙中大奖,半路捡到金项链,陌生朋友心肠热……天上不会掉馅饼,千万不能贪图小利。
遇有紧急情况,要根据现场快速做出判断,除严辞拒绝外,是悄悄报警,还是大声呼救,是有讲究的。
第二编 常见骗术与防范措施
一、新生入学诈骗案例
1.骗子利用新生入学缴费时排长队,谎称老师或老乡,帮新生代办缴费骗取学费。
因孩子未被录取,骗子谎称可以解决读书难题,家长轻信上当而被骗取钱财。
【提示】缴费时不要走“捷径”,读书(录取)要凭真本领,重金千万不能交给陌生人。
2.骗子给新生发送此类手机短信:“你好,通信公司现在将对您的手机进行线路检测,请您暂时关闭手机三个小时。”然后,利用提前获取的学生家庭电话号码,假称新生同学、朋友或老师,声称新生突然发病或者遭遇车祸,向家长骗钱。
【提示】新生报到后要及时保存班主任手机号码或其他联系方式,并将其告诉家人。若接到此类电话,要让父母第一时间联络班主任以确认情况是否属实。
3.骗子声称自己银行卡被盗,请求借卡转账,再以“我帮你操作”等理由骗得密码,最后用另一张卡调包。
【提示】街头遇到的此类求助者,往往是骗子,不可交出自己的银行卡,更不可泄露密码。
4.骗子拉扯同学老乡关系推销商品,或利用新生交友意愿强烈实施网络诈骗。
【提示】学生涉世未深,虚拟世界结交的朋友不要轻易带到现实生活中,购物要到正规商家超市。
二、日常校园诈骗案例
(一)利用手机信息诈骗
1、有一大学女生手提包被偷,里面有手机、银行卡、钱包等。20分钟后,她打通妈妈的电话,告诉自己被偷的事。妈妈惊呼:“啊,我刚才收到你的短信,问咱家银行卡的密码,我立马就回了!”她们赶到银行时,被告知里面所有的钱都已被提走。小偷通过用偷来的手机发送短信给“亲爱的妈妈”而获取了密码,然后在短短20分钟内把钱取走了。
2、某家长接到这样一条信息:“钱还没打吧?那张银行卡磁条坏了,就改打这个账号吧! 注意:户主名为刘二强,别弄错啦”,该家长以为是孩子提示她交学费,就按信息账号汇出人民币1万多元。
【提示】不要在手机通讯录中暴露自己与联系人的关系,忌用“家电”、 “爸妈”等称呼。一律用名字,字越少越安全。
【防范技巧】
1.求证手机信息,汇款前与对方联系或约定,以免被他人设下骗局。
2.遇到莫名其妙的信息随时删除。
3.针对层出不穷的手机短信诈骗,为方便家长在紧急情况下核实信息真伪,建议同学们给父母留足备用号码。
【求助服务】电信(10000)、移动(10086)、联通(10010)、报警(110)。
(二)推销名义行骗
1.一个年轻女子带着一批文具潜入校园寝室,以“优惠”价钱批发一批文具,让同学转手赚钱,并出示工作证说长期合作。1个小时劝说后,同学交了3000元购买“1000多件”文具,女子立刻离开。同学打开包装才发现文具数量跟包装说的完全不同。此时,女子已不见影踪。犯罪分子手法高明,在生产包装上做手脚,而且产品为假货。
2.一名社会人员,却自称学校老师,挨个寝室向校园新生们征订一种英语报刊,从而进行收费。谎称报纸晚些会送到,其实一去无踪。
【提示】针对此种诈骗行为,学生应首先牢记天生不会掉馅饼,远低于市场价格的商品几乎全是假冒伪劣;其次不可轻易让推销人员进入寝室,遇有推销行为应招呼同学支援,并立即向班主任或公寓管理员等举报。校园内,如遇紧急情况,要赶紧求救呼叫。
(三)假冒学校名义行骗
通过非正常渠道获取学生信息,然后以学校名义谎称学校收钱,要求家长将钱款汇到指定银行账户。嫌疑人可能还以学校老师的名义,给学生家长打电话,谎称其孩子在学校生病或遇到车祸急需手术费等,然后向学生家长提供银行账号要求汇款或转账。2013年,也有校外培训机构冒充翔宇学校招生的。
(四)以邮寄包裹为名行骗
通常会有常一条内容为“邮政局紧急通知,你有一份包裹已到达,因地址不详无法投递,请速联系0756-12345678珠海邮局”的短信发到手机上。如果照着上面的电话打回去,她会让你报出自己的姓名和联系方式,然后告诉你说你的包裹里有毒品等非法物品,包裹已经移交公安局,请协助公安局进行调查。冒充警察的人会告诉你,你的身份资料可能已经被犯罪团伙利用,让你去银行柜台机安装一个安全保护系统,通过一系列操作后你银行卡内的钱将全部转入诈骗分子账户内。
【提示】遇到此种情形,应首先确定是否有人给你邮寄包裹,其次对于短信上给出的电话号码进行查询,如进行114电话查询等,像邮局,公安局,检察院等单位都是有固定电话的,不可向不认识的人报出自己的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等个人信息,以防不法分子进行诈骗。
(五)利用情感(同情心、老乡关系等)来行骗
1.以手机没电又着急打电话为由借用手机,骗得手机后逃离。
2.以学生身份诈骗学生钱财。一位女生逛街遇到一名自称是北京某校的学生,跟老师一起来本地参加学术交流会,但不慎丢失手机及钱包,并出示学生证以取女生信任,要女生帮忙拿钱买飞机票赶回北京,并声称回北京后立马归还飞机票钱。该女生回校后立马取款给该男子,男子留下联系方式后离开。几天后,女生打电话给男子,但被告知该号码为空号。经查证,该男子并非北京某校园学生。
3.拉关系套近乎,骗取信任,寻机盗窃。有一位大二学生小王在火车上遇到一个“老乡”,非常热情,谈话时毫无防范将家庭及在校情况一一道出。半路上,那“老乡”因事下车,随即又乘车来到小王学校,自称是小王的好朋友。寝室同学根本想不到此人乃冒牌,热情接待留吃留住。第二天这个骗子瞅准寝室无人,将寝室现金及贵重物品洗劫一空。
4.贾某接到一陌生电话,并问对方是谁,对方说:“你就连我都忘记了呀?你仔细想想。”贾某听声音感觉像是其一兄弟张某,就回了句“你是张某吗?”对方马上回答“是呀,你终于想起来了。”随便寒暄了半天,然后切入正题,说自己最近点背,手头有点紧,要借点钱周转一下,贾某认为多年的兄弟没多想就答应帮他,并向其提供的银行卡汇款3000元,结果被骗。
5.冒用他人身份或盗用他人QQ号,在其QQ好友及QQ群里诈骗。多以让代买游戏卡、代买手机充值卡、网银代付款及借钱等方式诈骗。
【提示】利用同情心行骗:编造悲惨故事骗取同情,记住路遇“困境中的人”,可帮助他拨打110向警方求助或报告保卫处,此招一出,真假立判。
(六)以中奖名义行骗
近日,一位学生“中奖”了。这位同学在打开QQ空间时,收到一条来自一个用户名显示为“周年庆典”的短信,短信称:“QQ十二周年庆典,您有一次机会参加庆典,您的编码为1234,请到【qqhu1234.com】查询……”该网友随后登陆该网站,输入QQ号码和验证码5168,点击“领取奖品”。网站即告知:您的QQ号码被腾讯公司后台系统抽选为今日的二等奖幸运用户,获得由腾讯公司送出的惊喜奖金5.8万元人民币及价值9800元的三星Q40笔记本电脑一台……经查证,这又是一则诈骗活动。
公安部门经常会接到群众报案,称因接到虚假“中奖”、“彩码”信息公布电话而被诈骗钱财,被骗金额少则数百元、多则数万元。办案民警经过调查,了解到此类诈骗犯罪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嫌疑人先拨打某一号段手机,不待对方应答即挂断电话,然后等待对方回拨电话,利用语音信箱发布虚假“中奖”、“彩码”类信息,继而巧立名目骗取群众邮寄中奖“手续费”、“公证费”、“税费”、“邮寄费”及“彩码”酬金,最终达到诈骗钱财的目的。
【提示】世上没有一个公司会莫名其妙向路人发奖的。遇到腾讯、新浪等中奖信息,应及时去官网查询,确认是否属实。如遇到电话诈骗,应首先确认自己是否参与过抽奖活动,千万不可贪图小利,陷入连环诈骗活动中。 (责任编辑:李玉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