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五十五
成为博客一族
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科布尔
进入新的教学改革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慢慢由结果性评价转变为过程性评价。在这个转变中,把博客当作学生成长的电子档案袋是一种很好的尝试。国外很多教育工作者已经把博客用于学生对教学的反馈,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协作,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汇报,学习资料的收集整理,学生社团的兴趣爱好活动的合作交流空间。这种方式可以让教师和家长更容易地了解和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度。
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通过博客了解教师的观点和教育思想,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把一些不便当面表达的内容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这样,教师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学生,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对于其他类似的学生也有启发作用。
没有博客之前,有些老师也曾参与一些网上的教育话题探讨,大至教育理念,小对教学个案,但时间长了就发现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的观点很分散。虽然参与一些争论能开阔视野,但距离自己的专业教学越来越远,而且无法与同行分享自己在教学上的心得体会。建了博客后,这些问题很轻松就得到了解决。目前,博客正成为一个教师交流教育故事、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教学课件、生活感悟等的平台,而教师写博客也逐渐成为"将教育延伸到网络"的有效方式之一。
教师坚持博客写作就是一种积累,是自我过滤、自我反思、自我发现的过程,它是最好的学习途径。老师们不要小看自己写下的一切,这会成为一股力量,会对历史产生自己的影响。目前,一些教育出版社也开始关注"生命教育"教师博客圈,正计划推出优秀博客个人专著,每年5-10本。博客让教师能以一种娱乐的方式倾情教育,关注教学。很多教师在同一个天地里,以专业发展为指向,以志同道合为准则,自发形成相对稳定的圈子。他们在工作时间和业余时间,更多地注重教学案例的积累和实践后的反思,他们共同探讨甚至争论的也是专业的问题。很多优秀的教师已经形成了这样的习惯;外出听课回来,赶紧写下感想和收获写到博客与大家分享;课堂上有什么点滴体会,赶紧三言两语记在课本上,空余的时间整理一直,写到博客上;教研活动意犹未尽,把自己的想法继续写下来,备课过程中遇到问题,教学中遇到难题,及时提出来,写到博客上。
教师要提高能力,就要经常性地与同行们进行教学研讨与交流,相互取长补短,在交流中提高。担这些交流仅仅依靠日常的接触是很难完美实现的。我们总有精力的限制、时间的限制、空间的限制。但博客日志没有这些限制,它们可以分享,可以交流,可以记录下课堂实录,可以向家长、学生传递信息,延伸课堂,可以扩大自己的朋友圈,作为情感交流,沟通的渠道。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五十六
向周围的人学习
一个聪明的人能拜一切人做老师。 ——爱默生
囿于自己的所学。教师所知永远只是沧海一粟。正如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教师一方面要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绵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和科学中吸取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再把这些优良的东西献给学生。"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有从师的美德,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虚心学习别人的优点,只有这样才能积小善为为大善,积小能为大能。孔子也曾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都有值得他人学习的地方,所以我们不能只以学校的教师"唯上",而忽视了生活中的老师。
教师,肩负着引导人成长的重要使命,因此我们应该比其他任何人群都更关注自身的成长,自身素质的提高。没有与时俱进的成长,没有素质的提高,我们就很难完成自己的使命。学习是人们实现成长的主要途径之一,而向别人学习又是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不向他人学习,那人们自身的成长就会像缺少某种维他命一样缺少营养。
向周围人学习,这个"周围"很广,很多人不知道该从何下手。对于教师而言,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将"周围"具体化,提高针对性,以提升学习的效率。
教师向周围人学习首先要从教育家那里汲取思想营养,如徐特立、陶行知、吴玉章等。虽然他们远离我们的生活,但他们的精神、理念却一直在我们身边。熟读他们的著作,了解他们的生平,研究他们的思想将对我们的进步大有裨益。
其次,我们还要向当代的优秀教师学习。在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中成长起来了一大批优秀教师,如我们报熟悉的于漪、魏书生等等。学习他们的先进思想和感人事迹,既能帮助我们提高师德认识,又能诱导和激发我们的师德情感。
再其次,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闪光的品质,诚心诚意的向学生学习,在师生互学互勉中汲取营养。教师不是万能的,所学知识肯定也是有限的。可是学生不同。每届的学生都在发展变化,况且每个学生都各有所好,各有所长。如果都能够以孔为先例,把自己当作学生,虚心向相互交流最多的学生请教,那真是教学相长的至高境界了。作为教师,每天要与多少青春学子一同徜徉于求学之径啊,如果能不耻下问,真诚而谦虚地向学生学习,不仅是对自己学识的充实,也是对学生学风的一种熏陶。那样,"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就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比较,而是一句切实的写照了。
最后,来自社会各行各业的人,只要他是优秀的,我们就要放下教师的架子,虚心向他学习。这种学习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还可以是人品道德的学习,精神毅力的学习,为人处世的学习……
不管是向谁学习,最重要的一点要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只有这样,学习才能真正实现它的意义。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五十七
做一个善于思考的人
运用认识能力去认识真理,这是一个十分艰苦的过程,只有那些善于思考的人,才能发现真理。 ——罗伯特•庞德
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是教育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处理好学与思的关系。对教师而言,这句话可以改为:"教而不思则罔,思而不教则殆。"教师长年如一日地站在课堂上,以自己的不变应对外界信息的千变万化,如果他不去思考,那么就算他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拼命工作,其结果也只能是在教书匠的层面上做无谓的努力。
《韩昌黎集•师说》中有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千年的谆谆箴言一直影响着我们的教育观,在教师平常的言传身教中还存在着"只见知识,不见智慧"的误区。其实,教师除了传授知识之外,更应探求此中的智慧,学会思考。思考是一种好习惯,它传承精华,弃除糟粕,善于思考必定受益无穷。只有掌握了思考这个有力的工具,在工作与实践中架一道亮丽的彩虹,方能兼顾理念的验证和扩充,使得实践经验增长。如果我们从开始教书那一天起就对一个个问题进行思考并找到解决的办法,又在实践中反复验证,不断总结与提升,那我们肯定能够做出成绩来。
名师之所以成为名师,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勇于思考,善于思考。他们思考自身的专业成长,思考学生的未来朝向,引领学生做出正确的人生规划。可以说,名师终身秉持"思索,继续不断的思索,以待天曙,渐进乃见光明"的精神,深悟"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的精义,坚守"我思考,所以我存在"的信仰。
作为教师,我们应当永远牢记:有了善于思考的教师,才能有善于思考的学生。反之,没有了善于思考的老师,也就不会有善于思考的学生。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五十八
习惯"研究"自己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为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
"认识自己",这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的。"做你自己",这是哲学家奥里欧斯说的。"做真实的你",这是莎士比亚说的。那教师应该怎样说呢?答案是:"研究"你自己。
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开了研究自己的先河,所以千年来我们一直很重视对自的研究。这个研究包含很多方面,其中说的最多的,给我们感受最深的就是自我反省。浙江省奉化市的周建国老师曾在《教师不妨先研究自己》一文中强调教师要把自己作为研究对象,不要陷入"不悔自己无见识,但将丑语诋他人"的境地。
"研究"自己是为更好地认识自己,从而更快地提高自己。一个人可以认识别人,认识世界,但惟独不能准确地认识自己。有的人可以为别人出谋划策,但却不会规划自己的人生,究其本质原因,就是认识不了自己。一个人如果认识不了自己,就好比在黑暗中摸索,即使付出了辛劳,也收不到良好的效果,这就好比盲人摸象,摸到的总是片面的一部分。人,贵在有自知之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但每个人又都有一定的不足,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才能充分发扬自己的优点,在适合自己的领域里尽情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成就辉煌的事业,避免走弯路、错路。研究自己就是要看清自己所处的环境,明白自己周身的事物,看到自己的优势,发现自己的不足,向最好处努力,向最坏处着想:研究自己,就是要从不足之处努力,就是要能够承受失败的打击,能够遭遇挫折的打击,在失败中不断总结教训,在失败中不断成长。
教师要学会研究自己,清醒地认识自己。教师要善于用两把尺子,一把尺子量别人的优点,一把尺子量自己的不足。以已之短比人之长,越比心态越好,越能奋进。如果以已之长比人之短,不仅不会长进,而且还会失去人生的追求。对自己的认识越清醒,自我教育的动力就越大,越能塑造完美的人格,业绩越能长盛不衰。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五十九
参与到课题研究中去
教师拥有研究机会,如果他们能够抓住这个机会,不仅能有力地和迅速地推进教学的技术,而且将使教师工作获得生命力与尊严。 ——特级教师 孙双金
教师专业化发展已成为国际教育改革的趋势,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实践提出的一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的课题。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教师已由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转为教育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合作者。教师这一职业角色、职能的转化要求其自身发展是持续的。教师的工作,包括教学工作是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教师要使自己在职前培养中初步奠定的合理知识结构能在以后的教师工作中发挥作用,就要在保持知识结构与开放性的同时,还必须学习和提高自己"转识为智"的能力,即用智慧去驾双信息和知识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转换知识观,而且要了解不同学科、不同场合、不同目的所使用的不同知识形态,采取不同的传递方式,指导和帮助学生能够在这些知识面前善于判断、选择、取舍,并能够进行不同知识的组合、转换,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的提出问题,学习着手解决问题。教师创造性的这一特点必然要求教师要研究所传递的知识及其构成,研究传递知识的方法与途径,研究学生、研究教学,将知识、方法、价值融为一体。从国际教师专业化探索过程来看,教师要想获得持续发展,适应教育变革及其新要求,做一名"学习者"是很不够的,还需要教师有能力对自己的教育行动加以省思、研究、改进。这是鼓励教师参加到课题研究中去的必要性。
教师不仅处于最佳的研究位置,而且还拥有最佳的研究机会。教师最主要的活动场所是教室,从实验研究的角度来看,教室是检验教育理论的理想的实验室,教师可以通过一个科学研究过程来系统地解决课堂中遇到的问题,这就使教师拥有研究机会。从自然观察的角度看,教师是最理想的观察者,因为教师本来就置身于教学中,对于教学活动,不是一个局外人,可以是掌握观察的方法,了解观察的意图而又不改变原来课堂教学情景的最佳人选。另一方面,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既要课程的实施者,同时又是课程的研究者。这就要求教师运用自己所有知识对自己的教育实践经验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多学科的分析,以便对自己的实践有一个理论上的理解或解释,并发现其中的长处与不足,为以后的改进做好准备。校本课程开发要求教师作为一个研究者的身份进入课堂教学实践。并成为一个对自己实践不断反思的"反思实践者",这是鼓励教师参加到课题研究中去的重要因素。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六十
读书要"品"书
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味。 ——朱熹
读书是一门艺术,会不会"品"书,对教师的成长至关重要。现在书出版的多而杂,读书的时间又少,因此读书要有选择,有重点。要学会品书,了解书品,懂得书的好、坏、优、劣。
读一本书,就是要明确读书的目的,讲究读书的方法。读书要思考,要辨析,不能生吞活剥。为了简单地追求文艺作品中的某种生活状态去读书是不科学的。
清代袁枚说:"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蠹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有人读书读了半世,亦读不出什么味儿来,那是因为读不合适的书,及不得其读法。我想,读书不品,何知味?品而有味才会体会读书之乐趣。真正的读书,不是念念有词,而是心有灵犀。品而有味自会明白读书之用途,就如培根所提出读书的功用:怡神旷心,增添情趣,长才益智。
何谓"品"?曾国藩读史之法可谓深领其会。他说:"读史之法莫妙于设身处地,每看一处,如我便与当时之人或辞职笑语于其间,不必人人皆能记也,但记一人,则恍如接其人,不必事事皆能记也,但记一事,则恍如亲其事。经以穷理,史以考事。舍此二者,更别无学矣。--读罢,大喜,得之矣!"这就是读书之人每每能进入书中之情节,自然会深得体会。
时至今日,读书人又有"吞"、"啃"、"品"之法。不吞,无以求其广博;不啃,无以致其精微;不品,无以得其精神。读书,需要反复咀嚼且品味,就像吃豆腐干,嚼过来嚼过去,临了吞下细细的香末,还有余味在口中。如此说来,切不可开了卷,浅尝辄止,或者囫囵吞枣不知其滋味。
教师只有通过"品"书才能达到为知、为已、为人的读书境界。
为知,就是为了积累知识,增长学问、识见和智慧。这是教师提高水平和自身素养的基础。
为已,就是古人所说的修身、正已、培养自己的人格、道德和情操,这是读者的第二重境界。中国的读书人向来把占有知识视为人品、人格自然升华的保证,苏东坡有"腹有诗书气自华"诗句,表达的就是这一意思。事实证明,读书与不读书,读书多与读书少的人,所表现出的内在气质与素质是绝不相同的。常言"独善其身",练好"内功",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从而有益于身心健康,这是古今知识分子共同追求的读书目标。
对于读书完全"为知"而言,"为已"已经是大大提高了一个层次和境界。这是非常宝贵的,非正人君子是不易做到的,应该大力提倡,并且大加发扬。但是光做到这一点还不够,从更高的层次上说,还应该向前人学习,"为人"而读书。
为人,不是今之学者的"装饰自己,给别人看"的为人,而是"为社会、为教育读书"的为人,也就是周恩来少时所说的"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比较而言,"为已"是读书
人"能够"做到的,"为人"则是读书人"应该"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