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人生

时间:2020-09-18 15:16 作者:陈连林 编审:

 

“悦”读人生

  和阅读相伴的是人生的乐趣。在青枝绿叶的树下阅读心仪的好书,是惬意的事;在蛙鸣月照中,让幽幽书香浸润心灵,是悠闲的趣;在蝉鸣蝶飞中流连于经典,是雅致的情。阅读情趣的分享,能把我们引向充满遐想的“悦”读之旅;阅读感受的交流,能把大家带入唇齿溢香的美妙境界。

【亲子共读】

母子探秘《木偶的森林》

宝应实验小学 郝玉梅

  《木偶的森林》这本书是儿子上周刚带回来时读完的,我上周只看了个故事梗概,真正读完整本书是这个星期六上午,坐在沙发上一动不动两小时。读着,感动着、愧疚着……
  记得上周一下午放学的路上,儿子跟我谈起这本书,他告诉我:一棵会说话的橡树被砍断后,放在小溪里,寒冷的冬天,冰冷的水浸入树干里,于是橡树的心结冰了,变成了冰冷的心……当时,我觉得儿子很幼稚,我的理解是:因为人类砍断了这棵橡树的身体,它充满了仇恨,所以心变得冰冷了,此处的“冰冷”只是一种比喻,怎么会真的“冰”起来了呢?但是当我看到75页时,愣住了——冰冷的水进入了他的心里,冰凉,四周一片冰凉……儿子那天跟我讲的,不就是他在书上看到的吗?当时还担心孩子思维的浅薄,现在想来,却是自己思维的模式化呀。为了孩子,我一定要与孩子一起读原书,而不是了解故事大概。
  现在,一读完书,最迫切的想法就是跟儿子交流。
  听说我与他一起谈这本书,儿子立刻来了精神。可是当我问他对这本书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时,他却说,想不起来了。
  不能刚刚开始就结束吧,于是我说:“妈妈来说说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好不好?”
  “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这棵会说话的橡树被砍断以后,它的树墩一直在等着它回去,探险家要带它到城市里,它不愿意离开;艺术家要把它做精美的艺术品,放在展览馆里,它不愿意离开;象棋大师要把它做成上等的棋盘,它也不愿意离开……它在这里默默地等候着它的树干回来。”儿子听了很感动,说:“树墩非常爱它的树干,是吗?”
  “是呀!”我点着头说:“现在你来说说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吧。”
  “我印象最深的地方是,一棵会说话的橡树被一个木匠砍下来,扔到了小溪里,因为那个时候就是通过小溪里的水来运东西的,寒冷的冬天,小溪里冰冷的水进入了橡树的身体里,它的心里变得冰冷了,然后变成了仇恨,后来这棵橡树被做成木偶人后,它就建了一个马戏团,它想让这个城市里的动物越来越多,把人类赶出城市。”儿子小嘴动个不停。
  “浩帆真棒,你已经把故事讲了一大部分出来了。后来,罗里的计划有没有实施呢?”我问。
  “没有实施,它回到了大森林里,与大树墩见面了。”儿子说。
  “那你最喜欢故事里的谁呢?”我又问。
  “我最喜欢木偶人罗里,因为他的故事告诉人们:不要随便砍伐树木。”这是我没想到的答案,我预想,孩子应该喜欢白黑黑、阿汤先生、阿灿姑娘之类的人物,可是他说出来的是他的真实想法呀,我也给予了肯定。
  最后,我们又构思围绕该书该画些什么,儿子坚决地说:“我要绘连环画,因为我要画很多内容。”“好啊,那说说看,你想画哪些内容。”
  “先画一木匠把一棵会说话的橡树砍下来,第二幅图画橡树被扔在冰冷的小溪里,第三幅图画橡树被做成了木偶人………不行,不行,太多了,我该画到什么时候才结束呢?”儿子忽有所悟。于是,我们经过商量,最后尊重他自己的意见,决定画四幅:橡树被砍、扔进小溪、木偶人创办的马戏团在表演、木偶人回到了大森林……
  这次和儿子一起读书,谈书,感受很多:首先,以后一定与孩子同时读书,不能简单地以成人的眼光去理解孩子的世界;当孩子书读得不太熟时,不能急躁,耐着性子引导、交谈,唤起孩子对书的记忆;绘画内容由孩子自己选择,表达他真实的想法,即使画不像也可以,否则会打消孩子的积极性。

 

【读书阅人】

不是人间富贵花

宝应中学07级20班  陈 宇

  翻开一本薄薄的《饮水词》,一股愁绪扑面而来,三百年的时间,仍无法平息他那苍茫的无边无际的感伤,泪如雨下。
  纳兰容若,你该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我本惆怅客,不是富贵花”。

  他的父亲是权倾朝野的相国纳兰明珠,母亲是皇家宗室;他是康熙大帝的贴身侍卫,“翡翠丛中,鹅黄队里”占尽风光与荣耀;他是横绝一代的文坛宗主,与陈维崧、朱彝尊并称“清词三大家”;他是那个时代的辉煌,是万人仰慕的翩翩佳公子。他得到了常人所无法企及的一切,他一伸手便是富贵,一掬捧便是琼浆。可他失去的,是快乐。
  安逸会给人带来两种后果,一种是懒惰,是坐吃山空。另一种则是追求,是更深远的精神上的不满足,是对自由与爱的希冀,是对生命本身不完整性的痛苦。很不幸,纳兰容若属于后者。会思想的人,往往是痛苦的。
  纳兰明珠在被罢相后读《饮水词》,忍不住老泪纵横:“这孩子他什么都有了,为什么这样的不快活”。政客明珠自然无法理解他的儿子,因为自始自终,权力与金钱不是纳兰容若所想要的。
  “休说生生花里住,惜花人去花无主”。

  毕竟,还曾有过快乐,毕竟,生命还曾因为她而完整。毕竟,还曾有一个人,在殷殷地期待着他归来。清溪濯足,春风折柳,银釭补蜡,红袖添香。这大概是纳兰容若最快乐的一段时光了吧。“绣榻澜时,并吹红雨,雕栏曲处,同倚斜阳”。
  可最后,伊还是逝去了,上苍是那样的残忍,给了他最不想要的,却要夺走他最珍爱的。
  幸福使生命变得短暂,痛苦使生命变得漫长,这短暂使生命地久天长,这漫长使生命转瞬即逝。纳兰容若便在承受这漫长的生命。他不断的追忆往事,“把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燕子依然,软踏帘钩悦”,他以为美好的回忆是一剂治愈伤口的良药,可越是追忆斯人,越只会留下那满衣清泪。
  “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读尽《饮水词》,未曾找到一首欢乐的词,似乎纳兰容若天生就情感丰富。他总是忧郁的,他总在寻觅着什么,可又总是触不可及。他厌恶那高高之庙堂,却从一出生便已成了这庙堂里的贵胄;他没有理由像陶渊明那样不为五斗米折腰,皇帝是那样看重他,父亲是那样期待他;他是一个满人,却整日与那些南明遗老交游;他鄙弃祖先“一将功成万骨枯”的赫赫功绩,却又在享受着祖先所提供的荣华富贵。他曾经挚爱过的人,最后却一个个离开了他。
  他是世上最矛盾的人,他会痛苦,比起那些匍匐在皇权下的一具具躯壳来讲,他的灵魂过于完美,他是理想的殉道者,他的诗情的燃烧,是以生命作为助燃剂。
  他死在了三十一岁,死在了他最美的时候,对爱和自由的追求,过早地耗尽了他的生命,可他至死,也没有得到。
  三十一岁,他永远年轻。
  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

【穿越书本】

特别的女生,特别的老师
——读《特别的女生萨哈拉》
宝应实验小学04级7班 刁皓璇

  在这两个星期里,我阅读了《特别的女生萨哈拉》这本书,文中的主人公萨拉哈把我迷住了……
  这本书主要是讲,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经过许许多多有趣的经历后,终于,从以前全校的倒数,变成了认真写作业的好学生。前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啊,居然转变如此之大,转变如此之快,更何况,她还是个失去父亲的孩子呢!多了不起啊,萨哈拉,她这个以全世界最大的沙漠为名的特别女孩,终于初露锋芒,展示出她的聪明才智。
  经过认真、细致地阅读,我发现,不仅仅是她自己主动刻苦学习,在这里面,也少不了波迪小姐的特殊教育。她是怎样教育“特别的萨哈拉”呢?波迪小姐是一位真正的天使,能使“罪恶”的德里上课勇于发言;能让萨哈拉成为班上作文好得令人惊讶的人;能用她那敏感的心灵触摸每一个人……
  读完了这本奇妙的书,我不禁想到了日本有一个类似的小姑娘,想必大家都知道——《窗边的小豆豆》中的主人公,显然,可爱的小豆豆也同样在规规矩矩的学校中是很淘气的,不过,一位像波迪小姐那样的小林宗校长出现了。今天,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如果波迪小姐创造了新的萨哈拉,那么小林宗先生也创造了新的小豆豆,使她们在学习中寻找到了乐趣,在玩耍里爱上学习。

倾听昭君
——读《昭君出塞》有感
淮安外国语学校08级14班 王紫薇

  打开史书,一个千回百转、催人愁肠的《昭君出塞》流淌着,流淌到我的心底。
  长亭外的古道,谁在用琵琶弹奏了一曲《出塞曲》?在历史的迷雾中,这声音回响了多少年多少代?一个美丽女子的青春在迷雾中黯淡、消逝,从而一个朝代得以在迷雾中安身。昭君啊,出塞的那条路上,草尖可曾闪烁你坚毅的泪水?那马蹄下滚滚烟尘可曾托满你无尽的辛酸?
  你的美,是上天鬼斧神工的艺术,你用艺术挡住冷冷刀锋;你用艺术将两个民族联系在一起,而你自己,何去何从?没有再多的言语,昭君,你像一把宝刀,将异族的野狼拒之家门外。我想象不到你有多么勇敢。汉室的无能是热血儿女们的悲剧,王昭君盈盈站起,于是这个赢弱的女子扭转了时代悲剧的宿命。
  为了汉室,你走出少女的香闺,融入茫茫大漠;你走出少女的憧憬,走进贫穷的生活;你脱去少女的幼稚,活成一堵坚实的墙;你洗去少女的纯真,化成一根顽强的纽带。
  那茫茫大漠中,是你迎风而立的身影吗,昭君?驼铃声渐渐远去,你的身影在朦胧中逐渐消失,你背负着的是一种责任,一种美丽,那伤感的《出塞曲》是你在弹奏吗,昭君?我听到了。哦,美丽的昭君,顽强的昭君,传奇的昭君,你听到了风沙中的赞歌了吗?
  “没有人看到过你的绝色姿容,
  却没有人怀疑过你的美,
  你是汉室的一种长矛或一种弯刀,
  抵御异族的男儿的野心,
  避免生灵涂炭的战火……”
  好一个《昭君出塞》,好一曲《出塞曲》。我看到了,我听到了。那是千年前你的呼唤,是思乡感慨,是惆怅、是勇敢与坚强!

【悦读心曲】

书香弥漫
监利新教育实验学校08级11班 彭依伊

  书就像一只不经意飞过的蝴蝶,突然间落入我的生活,曾在一本书上看到“蝴蝶效应”:一只巴西蝴蝶扇动翅膀,能在北美洲掀起一场飓风。也许,这只“蝴蝶”,就真的在我心中掀起一阵“飓风”吧!
  “人从书里乖”这句话,说的一点也没错,读《红楼梦》,宝玉、黛玉的儿女情长,一个家庭的兴衰败落,无不让人心中升起一丝惆怅;读《三国演义》,尔虞我诈,想统一江山的英雄好汉让人畅快淋漓;读《西游记》,坚持不懈、经历困难的精神,让人钦佩不已;读《水浒》,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汉的侠义行为,让人回味无穷,这四部名著让我陶醉在浓浓的书香之中……
  书香弥漫了我的房间,桌上、床上、地下,这都是书的世界。《福尔摩斯》用细腻的语句,带着我一步步走近扑朔迷离的案件真相,他用自己的仔细观察,用自己的准确直觉毫不含糊地摆出答案。《小故事,大道理》道出了一个个做人的道理,为我铺出道德的轨道。
  “用珠宝装饰自己,不如用书本充实自己”。书本中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读书也就是在不断的学习之中。书本无穷,知识也无穷。高尔基先生曾说过:“看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说话。”是的,在书之中,你的身心就像下过雨的天空,再洁净不过,时不时,还有一道七彩的亮丽彩虹出现。
  书本演绎着知识的高贵,他用不同的文字彰显着不一样的个性。只要用心去体会,品味每一篇文章,将会得到不一样的感受,从不同的角度手法来看,也会有不一样的发现,好的文章要细细品味,慢慢吸收其精髓之处。
  书香是一种神奇的魔术,突然之间,让人变得平静自然,我将陶醉于此,将沉迷于此,我愿书香弥漫整个世界。

文字里的山水
监利总校高中部07级20班 谢 敏

  淅淅沥沥的雨,飘在无尽思绪的秋里。这是我对余秋雨的初步解读。他的文字有一种深沉的厚重;他的思想,有一种深邃的成熟;他的情感,有一种绝妙的震撼。走进《文化苦旅》,感受历史的心跳与呼吸。
  现代大众化的旅游,多为导游领着,一大帮人吵吵闹闹,熙熙攘攘,安静的时候,顶多是听导游唠嗑几句。游过黄山,潜意识里只是一座山,览过岳阳楼,脑细胞里还是一座楼。来时兴高采烈,去时空空如也。中国的名山名水佳楼妙阁,被赋予了无尽的文化内涵,被承载了无数文人的思念与期盼。难道我们不应对其作更深一层的透析吗?
  余秋雨便是这样的人,他看到了风景里透露的人文情怀,山水中潜藏的大智大仁。所以写下了如此动人的文字。
  从《文化苦旅》中,我看到江南小镇潺潺的清流,歌唱的姑娘,那般动人,从质朴中透露典雅。我看到莫高窟一千多年的生命累积,愚昧的王道士,感受历史的洪流和艺术的魅力。我看到天恒山的寂寞,那种自然绝佳的美,幽流出瀑布欢涧的溪水,感到繁荣背后世间最幸福的安宁,还有白发苍苍的苏州,那飘摇的西湖梦,在风中屹立的天一阁……
  读书,是一种心智的成熟,是一种视野的开阔。从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读到《千年一叹》,又开始在《霜冷长河》中体味妙曼的文字。而我的阅历和情思,从稚嫩不断走向成熟,这便是书本的力量。
  读书,更应品书,才能找到文字中的另一番天地,我突然想起李敖先生这样描述他在书房中的生活,“吹在风里,淋在雨里,飘在云里,活在梦里。”
  而我,已经找到了属于我自己的梦!

【品书鉴文】

耐读的小寂静
监利总校高中部  徐爱梅

  我读书的过程,其实也是感悟生活的过程。暑假看到一些好的诗歌,写了一些赏析文章。我在赏析的过程中,一方面试图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一方面也渗透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选一篇私藏的赏析和大家分享。

《小寂静》 文/温建生

  下午有雨/黄昏时有风/夜晚的秋千停止了晃动/安宁。微小的寂静/时钟二十二点划出的对勾/确认的存在/香烟或者清茶/可以组合的汉字/被思想的光芒烫伤的手指
  这是一首寓情于景的小诗,小寂静中的不平静,二者相得益彰!
  好形象好生动!分明看到了寂静前的微小的动,反衬了此时的恬静——“下午有雨/黄昏时有风/夜晚的秋千停止了晃动”,风雨停了,蹴罢的秋千也停了,特别是这秋千引领我们由动慢慢地静下来,衬托得此刻的恬静尤其雅致,想像作者从烦躁的情绪中安静下来,也感到了作者在这寂静中似动似静的思索。你还可以想象风雨和秋千寓意的事物,比如:曾经的热情、感动、风波、嬉戏、卿卿我我……都告一段落,此刻你会想什么?
  “安宁。微小的寂静/时钟二十二点划出的对勾/确认的存在”,妙!多么平静的对勾!也隐喻一些事物的发展态势已成定局,告诉自己不必再去猜想再去期盼,让思想也安宁下来。此刻的“对勾”因夜深而更显宁静,这份宁静,却更适合聚集诗人的灵感,引出了寂静中的不平静——
  “香烟或者清茶/可以组合的汉字/被思想的光芒烫伤的手指”——这一首因为小寂静诞生出来的小诗!诗人在小寂静中灵魂的冲动!这几句的跳跃感非常明显,似乎节奏开始加快,桌上的香烟、清茶、文稿上的汉字、被烟火照亮的手指(巧妙地用烟火之光借指了思想的光芒,诗歌的简洁美在此可见一斑),这一些意象的组合,让人感觉到宁静的场景中一颗不平静的心。
  全诗经历了一个由动到静,再由静到动的过程,有景物的,也有思想的。动静相互映衬,将这小寂静写得活灵活现。
  这“小”字用得妙!显然是作者信手拈来,却玩味得很。若去掉这“小”字,则诗味大减了,会让人感觉沉重,《小寂静》,是轻盈的,如作者静思中吐出的烟雾的缭绕,或清茶中飘出的沁人心脾的清香,灵动、升腾、淡淡的意味、却久久不散。
  读此诗,如品清茶,唇齿留香,余味无穷!

冬天里的春天
淮安外国语学校  张宁生

  读了朱自清的《冬天》,不觉暖意盈怀。文章名为“冬天”,也写了冬天的一些景致,但给人的感觉却是别样的温暖。作者用平静质朴的语言叙写了冬日的三个场景,展现了一幅幅恬淡温情的画面。这些精美的画面勾画出人世间的亲情、友情。
  这冬日的温暖存于长辈对子女的关爱。文章开笔用纤细的笔触描绘了一家冬日围着炉火吃豆腐的情景:“父亲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那一家人围聚的其乐融融的场景,那孩子们天真可爱的表情,那父亲对子女关爱的画面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也许窗外正北风呼啸,也许窗外正雪花翻飞,但这样的人间温情不足以消除室外的无尽寒意吗?
  这冬日的温暖存于朋友的关切。还是一个冬日,阴历十一月十六的晚上,微风起兮的西湖上,月光照着软软的水波,远处淡淡的山的影子,一两星灯火,均匀的桨声,这些灵动笔触所勾勒出的画面,全为了映衬朋友叫醒“我”后的微笑的脸庞。我们可以想像那是怎样的一幅令人心动的场景啊:平静的湖面上,灯火摇曳,桨声均匀,被朋友唤醒的“我”睁着惺忪的睡眼望着朋友微笑的脸庞。冬日的寒冷便在这朋友的对视所体现出来的坦诚与关切中消散了。
  这冬日的温暖还存于亲人间的眷恋。山谷里的台州跳出了喧嚣的尘世,伴之的是“白天不见人”“夜晚点着火把的”长街,“山上松林里的风声”,“空中的一两只鸟影”,一幅幅多么冷寂的画面啊,而在这冷寂的画面中突然叠映出一个大窗,窗口并挨着母子三人的笑脸。外面的世界在这定格的画面中突然幻化为虚无,整个世界仿佛只剩下一家四口,四张笑脸,一份相濡以沫的亲情。妻的满足、孩子的天真、我的感动,成为作者心中挥之不去的永恒。
  长辈的关爱,朋友的关切,亲人的眷恋将冬的气息融化了。置身于这温暖的画面中,冬之寒冷已荡然无存,取代它的是融融的春意。而这一切将永存于作者的心中,撑起他心中永远的春天。




【为书而乐】

  我一直快乐着,因为有书为友。有了书,我的童年变得五彩缤纷。有了书,我生活的世界变得更精彩。书不仅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快乐,更让我获得了许多知识。

——宝应实验小学05级1班 李 文

  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变得快乐了,不再忧郁。我希望所有有困难的人都读读凯勒,然后变得坚强快乐,向海伦·凯勒看齐!快乐从何处寻,快乐从书中寻!

——宝应实验小学05级1班 姚 静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伊莉莎善良的品质告诉我,遇事要冷静,不能急躁;别人误解了你要宽容大度,不能斤斤计较;还有要懂得谦让,不能骄傲,不能霸气,做一个善良、勇敢、宽容、谦虚、冷静的人。

——宝应实验小学05级7班 万舒湉

  “君子好义,扶正有法”,这是我最想对梁山好汉们说的话。我们须保持内心那一份正义感,更须用智慧取得正义的胜利。如果正义是一面旗,勇气是旗杆,那么智慧便是鼓舞旗帜飘扬的风。让水浒精神在你我心中扎根!

——淮安外国语学校08级14班 汤一楠

  “上海”在《春》中,就是幸福,就是美好,它代表着新一代青年们的追求。我们为了自己的春天,抗争已有的不公正生活,不要害怕那些艰难险阻,困难不会将你拦下;也许,它还会成为你通向春天的铺路石,使自己进一步成为春天的主人。

——淮安外国语学校08级14班 徐 嫚 


 


上一篇:典型形象:等候呼唤的不朽(72期)
下一篇:“书”途同归

版权所有 翔宇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