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读书暖人心(162期)

时间:2020-12-08 09:29 作者:成静 编审:
最是读书暖人心

  冬日寒冷,雨在夜里敲打我们的窗。没有春阳的日子,就学一学袁中道吧,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这般如此,便所谓无处不可寄一梦也。
 
【邂逅书香】
 
女孩·诗
枣庄翔宇中学20级3班 林蜜
  她爱诗,一个像诗一样浪漫的女孩。
  初中了,她的心里空落落的,从看到月考试卷作文上“除诗歌外”几个字的那一刻开始,她的期盼落空了。抿着嘴,泛着墨的笔尖久久没有落下。看着莹白的作文纸,她有些迷茫。
  “青春”这个主题,她是写过的,也拿了奖,那是她的小学老师要求她写的。她的老师很了解她,也曾语重心长地劝告过她,写诗可以,但要先放在作文后面,中考是以作文为主的。那时的她想,会有那么一天的,大大方方地在作文纸上写诗,总会有的。
  “时间过半了,还没有开始写作文的同学要抓紧时间了。”
  监考老师的话拉回了她的思绪。
  她抬起头,看着窗外的钟塔,落日余晖,唯美柔软。暮秋的黄昏,温柔了她的心。
  “这位同学,请抓紧时间写作文。”监考老师敲了敲她的桌子。
  她的脸上泛起红晕,埋下头,咬紧下嘴唇,像是下了一个很大的决心,颤抖的笔尖在作文纸上马不停蹄地写着。
  她还是输了……
  很快,成绩出来了。
  她的作文拿了级部最高分。
  老师用了整整一堂课来讲她的作文。她心不在焉,玩弄着微微翘起的衣角。老师有些不满,却也不好说什么。
  期中考试如约而至,考试前一天晚上,语文老师特地来宿舍找她。“你的文笔很好,明天只要正常发挥,你的作文还是能得最高分。”“嗯。”她敷衍着。老师走后,后半夜才睡着。
  旭日东升,暖阳四射。
  考场上,她还是遇到了最后的作文。
  “浪漫”,是这次的主题。
  她看到时,心尖一颤,很符合她写诗的风格啊。
  窗台上的藤萝,零落了一片的柔光,掠过了一只鸟的影子,啼叫的曲子随之悠扬。
  她的眼里流出一抹温柔,这才是她的诗的世界,一片浪漫,一片柔和。
  她的嘴角微微上扬,提起笔,写下了世界的温柔……
  这次,她赢了。
  考试结束,她抱着一本诗集行走在落叶飘飞的小道上,慢慢地走着,看着初晨的世界,伸开手掌,感受阳光在手指间穿梭。捡起地上的一片红枫,高举过头顶,放在朝阳的方向,阳光映在叶片上,脉络清晰,透着一抹生命的活力与鲜艳。
  这才是属于她的浪漫国度。
  期中考试成绩发下来了。语文老师将她叫去了办公室。无非就是她曾经语文老师的话,但却也让她受了挫,慌了心。
  晚自习结束后,她慢慢地走在回宿舍的路上,仰望头顶,满目星辰。伫立,静静地凝视着,感受着与他们亿万光年的距离。在心底的诗意,泛起了泡。又想起了语文老师的话,真的不可以光明正大地在作文纸上写诗吗?
  眼里的银河模糊起来。
  她的脾气很倔,认准了一件事就一定会坚持下去。
  她想,会有那么一天的。
  她会坚持自己的梦想与浪漫,在自己的国度里尽情抒发自己的诗意。
  她深吸一口气,上扬嘴角,对着星空绽放出一个大大的笑容。
  以前总有人问,诗和作文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一定要写诗?
  她总是笑而不语,不会去解释。
  因为,这就是梦想啊。
  不需要什么高尚伟大的原因,只是因为喜欢啊。
  她会等那一天的到来,在此之前,她会将所有的诗,小心翼翼的,藏在心底,藏在日记本上。一片叶,一首诗,一张照片,一个浪漫的国度。
  黎明破晓,云卷云舒。朝阳的光,洒落了一地温柔。
 
 
美丽的姿势
淮安外国语18级11班 王文琦
  从小,便知道父亲爱书,家里有好几个书柜,全被父亲塞得满满当当。他平时很忙,读书的时间少了许多,他总觉得可惜,但还是尽量挤出时间读书。
  那一天,阳光晴好,照得整个家里亮堂堂的。我午睡起来,慵懒地揉眼睛,却意外地发现父亲不知道去了哪里。喊了几声,没有人答应,房门大多开着,只有阳台的门是关着的。我轻轻地推开门,跳动的阳光立刻包围了我,视角轻轻地一转,便瞧见了正在阳光一隅的父亲。
  他正读着书,随意地躺在那张躺椅上。阳光被防盗窗划得支离破碎,却别有一番意味。它们钻过缝隙,照到父亲的身上,顺着指尖攀援,跳跃,缠绵。他身旁的窗台上,正放着一杯香茶,茶香和着书香与阳光的味道霸道地进入我的鼻孔,浸入心脾。
  父亲这无比宁静的姿势竟让我深深地陶醉了!这是怎样的一种美?我说不清,只是这样一个姿势,一幅画面,让我的浮躁的心,突然止息。
  父亲似乎是察觉到了一丝动静,目光离开书转向了我,我清晰地看见,父亲那平日始终有着一丝疲惫的眼神正变得灼灼。
  “爸,你刚才读书的姿势很漂亮!”我由衷地赞美。
  “漂亮?”父亲似乎有些疑惑,既而又笑了起来:“书养人,不是吗?正是因为读书,让心变得平静下来,才会有一种安详美好的美丽,是不是?”阳光照在父亲的脸上,与他一同冲我慈爱地笑着。轻轻拿起窗台上那杯氤氲着热气的茶,父亲轻呡了一口,继续读他的书。
  仍是那个姿势:很安静躺在躺椅上,捧着一本书,安静地读,也安静了整个世界。
  一个如此普通、如此平常的姿势,在阳光的衬托下如此美丽。不是因它的本身,而是因为它给予我一丝心灵上的安静。
  阳光依旧斑驳,我看了看父亲,轻轻地退出阳台,关上门离开。心变得轻盈起来。
 
一人,一书
淮安外国语19级18班 方菲
  闲暇之余,总会去图书馆看几小时书,遇见了一位比较特别的书友……
  在图书馆的,大多是青年和儿童,青年大多看一些小说或散文类,孩子们则更多喜欢看五彩缤纷的绘本。
  一位老者引人注目。
  老者正读着一本《康熙字典》。老人家看上去年纪很大,一头白发,稀稀疏疏地分布着,每一缕都安详地卧在老者的头上,看上去很柔软。老者戴着一副老花镜,有些浑浊的眼睛微微眯着,眉头有些皱,大概是因为老花镜吧,头并没有贴着字典而只是昂得比较高,努力地看清每一个字。一只手捧着厚重的字典,另一只手顺着目光指着每一个小字,粗糙的皮肤、松弛的双手和密密小小的字显得格格不入,却又让人觉得那是一道美丽的风景。老者一边看着子,一边喃喃地念叨着,到兴致处,也会轻声地“哦——”,点点头,若有所思,亦有所得。
  我一般会待上3个小时,坐在椅子上,时不时地揉一揉酸痛的脖子,起来走走活动一下,可老者大概是太沉浸于字典的世界,忘了长时间低头的不适,竟没有一刻放下书或扭动脖子。一直都挺挺地站着,那件浅咖色的夹克也挺挺的,像一颗不老的青松手。老人捧字典,低垂着头阅读,目光始终不肯离开那些丰满的文字。大概是字典里的世界太过于迷人,他不想错过任何一点风景吧。
  我想,在那一刻,老者的世界里便只有一人一书吧。字典,在很多人浅意识中,是枯燥无味的工具书罢了,可有可无,何况现在网络发达,又快又好,而老者却如此津津有味地阅读,真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耐心和执着。因为热爱,所以坚持。研读字典,大概是对文字最质朴,最高尚的热爱。语言文字拼凑在了一起,就组成了色彩纷呈的文学世界。活到老,便读到老吧!
  愿你我都能在纷纷尘世,寻得一人一书的清闲。
 
公交车上
淮安外国语20级17班 杨欣怡
  坐公交车回乡时,我遇到了一个姑娘。
  那是几年前的一个温暖午后,坐在靠窗的位置,汽油的味道让我很不舒服,闭上眼睛,却睡不着。车不算快,却因道路的颠簸显得动荡。人也很多,嘈杂极了,心怎么也静不下来。
  索性睁开眼,环顾四周,却在座位间的缝隙间,看到一个姑娘正在阅读。
  她只是安静地坐着,书,摊放在两膝上。我看不见她的面孔,却可以推断出她的陶醉。车厢像一锅沸水,嘈杂声不绝于耳,而她却可以静心阅读,仿佛她并不属于这里,而是置身幽谷,耳边是潺潺溪水声。她的手指轻轻摩挲着书页,我想她正细细咀嚼着每一个字,满足而喜悦。
  我不知道她看的是什么书,但我猜让她如此陶醉的,许是丁立梅温暖的文字吧,亦或是宗璞独特的气韵?我看着她,她却浑然不觉。后来,我也没有向她搭话,因为我怕无论打破这种美好。
  后来,我再也没有见过她,这幅美好的画面却深深地印刻在我心底。现在,车上嘈杂依旧,我却可以静下心来,旁若无人地读书。有时,也会偶遇几个“读书人”,像平凡中的闪光点,虽小,却光彩夺目。此时,阅读已成了我生活中的常态,这也让我看到了生活中美好。
 
                   
【发现美好】
 

淮安外国语18级9班 董幸萍
  对于雪,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
  川端康成笔下的雪国,有棱角分明的界山,有纷纷扬扬的雪花,有爱着岛村的驹子,还有叶子那近乎悲伤的清澈的声音。翻看《雪国》,清凉与安然的气息扑面而来,淡淡地将故事娓娓道来。
  鲁迅笔下的雪,有江南的雪,也有朔方的雪,江南的雪美丽而鲜润。朔方的雪,雄浑壮阔,满载着鲁迅的呕心沥血,满载着他的满腔豪情与斗志。
  雪原来不只是纯白的一片,它的背后,也蕴藏着如此多的故事,浸润着那么多的情感。
  我想起童年时,与三两伙伴在雪地上,踏出深浅不一的脚印,总是把妈妈给我们戴的手套无情的丢在一边,只顾在雪地里撒欢。把雪粉撒向天空,看着它们纷纷扬扬的落下。再咯咯咯笑个不停。手都冻得通红,妈妈一边捂着我的手,一边责备,但我的记忆里从此刻下雪的痕迹。
  偶尔,盯着一个本子的封面看,思绪飘向远方。在富士山的脚下,大片大片的樱树,粉红的樱花在风中簌簌落下,落了一地柔软的梦。铺了一地的雪,安详宁静,不谙世事,如同大和名族,简单纯粹至极。
  过了很长时将,才明白,雪不仅是我内心深深地向往,更是我灵魂的支柱。无论如何,只要想起那梦幻的雪,原本躁动的心便沉静下来,像一片雪花,沉入心海中。
 
梅边消息
涟水滨河初中19级15班 何佳雪
  常常是晚上,从书架上抽出这本丁立梅的散文,米白色的封面,随意的艺术字体,旁侧静静地探出一枝花,淡淡几笔,还有花苞,让人觉着柔软。
  一个人,双腿盘坐在木椅上,目录也不看,随意一翻,我要是觉着有趣了,便往下读。书里没有什么跌宕起伏的剧情,细腻的文字印在偏黄的纸张上,词句里讲述着一些美好的事物,比如半空绿色蜻蜓的翅膀,窗口折射出阳光的味道,道上可爱孩童的欢笑,细水流长般的温柔。像是有花骨朵儿,被点了淡淡几笔的阳光,柔软了我的心。
  是哪一篇温暖了我呢?
  可能是作者记叙的童年,那有穿过耳朵的红绳子,指甲盖上的凤仙花,从老太那儿偷拿的两元钱——那是女孩活泼灵动的时光。
  可能是作者碰上的普通人,他们是开花店照顾生病老公的胖女人,是小山寨里眼神忧郁的女孩,是笑纳死亡的病人——那是芸芸众生中坚强的存在。
  也可能是短短的故事,那个悄悄攒钱想给过世妻子买戒指的老人,那对八十年后修成正果的恋人,那对错过后不能再弥补的青梅竹马——那是情感里的百态。
  慢慢地,阳光般的温暖蔓延到我的心尖上。
  真是奇怪的啊,明明是微不足道的事物啊,那么平平淡淡、不张不扬,却让我的心房落满阳光。
  这些词句串成的篇章,能发出花的幽香,那不是张扬的味道,是柔和的,或许是不知名的小花,在不经意间溢开来,让我忽然发现,原来世上有那样普通却又美丽的事物。
  于是走在路上,我也会被小事物吸引了。
  想起那日看到个可爱的、约摸三四岁的小妹妹,穿着漂亮的小裙子,站在一个圆柱上,被她哥哥稳稳扶着。小朋友虽站在高处却仍然没有哥哥高,于是踮着脚,“吧唧”亲了哥哥一口。也想起了公交车上的小事,老人家上了车后,竟有三、四个人同时从座位上起身,大家彼此一愣后,相视而笑,而那位老人也满脸笑容地说着“谢谢”,走到一个座位前;还想起了网络上认识的朋友,虽彼此不深知,却在看到我无心的一次消极的动态后,立马给我发来了关怀……
  其实世界的旮旯里,都悄悄开着花吧。含苞的、绽放的,沐浴在阳光底下,细细密密,柔软的花瓣,溢开的幽香,全都藏着所有的美好与温暖,就像这本书讲述的这般。因为这本书,我学会了去触摸花瓣的柔软,学会了去品尝阳光的甜美,学会了去让心柔软——愿全世界的花都好好地开啊!
 
文字深处
枣庄十八中翔宇21班 胡恒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则不知被诵读多少遍的《论语》第一则,总是被引用来表达人们内心的喜悦。但这一则的本意真的只能用来表达朋友相见的欣喜吗?
  如果说《论语》距21世纪太远,那么《西游记》这部明清之际的文学巨著,我们真的都读懂了吗?试想,孙悟空,这个儒士所写出来的佛家与道家之外的人物真的瞒得过“天机”,打得上天宫?“天蓬元帅”仅是调戏宫娥,一个“卷帘大将”仅仅是打碎琉璃空灯,这样的罪过,真的值得让他们贬下凡间为妖?八十一难的种种真的仅仅是降妖除魔的事迹吗?
  那么,这一声声“之乎者也”所蕴含的民族之气,也许不知有多少人仅仅将它们编成热闹,失去了那些精神之气的支撑,这些文字便会被深深压入那轻不过鸿毛的植物纤维之中,即使成为了畅销的国学经典,我们或许也始终只是行在表面。
  是啊,有多少名著历史的厚重文字曾经被我们读浅,而又有多少文字新秀被我们定义为累赘,我们又何尝不是读偏了呢?
  有的人视文言文为累赘,认为它晦涩复杂过时而难以使用。但正是复杂晦涩才让中华文明汇聚浓缩凝练出精华;正是简练精到才让小小的一句话表达出白话文永远达不到的“境”;正是内涵厚重难以使用所以才更值得让国人一遍遍地学习,在潜心研学中体悟并践行人生至贤的道理。
  但是我们相信只有小丑才会哗然取宠,真正的大师之作从不会混迹之中。金庸的武侠,“仁义”二字作为文化内核贯穿书中内外;谁也无法忘记《剑来》中“但从我娘死后,我再也没有睡过懒觉”,是一个命不久矣少年缓缓道出的深沉。
  请谨记:时代精华永远不会被过滤,民族精髓从不会被舍弃,被压垮的只有自己内心的那不愿去理解的文字。那些永远不会被压垮的文字,请尊重它们,请在少年白纸般的心灵之中,请在此刻,仔细、深刻、严肃地书写。
 
【书生意气】
 
桂花香醉人
淮安外国语学校 吴寿健
  不知从何时起,我住的这个小城每到九、十月份都会被幽幽淡淡的桂花香包裹着。金秋时节,享受着这沁人心脾的桂花幽香,我的思绪会不自然地联想到一些与桂花有关的人和事。
  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当时我在一所乡下中学教书,正为工作调动发愁,处于人生的迷茫期。一日,同办公室爱好写诗的兄长约我一起去拜见诗人姚克连老师,我欣然同意。时值中秋节后,我们骑着自行车在老城区南门一个叫卫巷的地方,寻找姚老师家的住址。问了好几回路,拐了好几个弯,终于在一片水泽地旁,找到了诗人的家。诗人家的房子是自建的,有一个院落,院子里有一棵硕大茂盛的桂树。诗人见我们,笑着说:“此心安处即我家。”然后,他努努嘴,示意我们坐下,茶在院子中间的桌上,他让我们自己泡,自己喝。他正在收拾河虾,没有功夫招待我们。我们一边喝茶,一边聊天。我悄悄地打量起姚老师,他的头发有点长,镜片厚厚的,说话简短而有诗意,样子很随性,颇有文人气质。他一边打理河虾,一边打趣地说:“宾客至,主人忙,弄道新鲜菜!”天色渐暗,一轮暗月隐在云层里,姚老师就在院子里招待我们一起吃饭,喝酒,谈论诗和人生。
  幽幽的桂花香弥漫了整个小院,为简朴的聚会蒙上一层美妙而醉人的感觉。其时,姚老师的一本新诗集刚刚出版。酒喝到尽兴之时,他深情朗诵,目光如炬,声音抑扬顿挫,感情一泻而出,我们的情绪都被感染了。晚餐后,我们在姚老师家的院里院外谈了很多快乐的话题,姚老师送给我们每人一本签名书。姚老师远远地目送我们踏上归途,月亮已经挂在天空了,朗照前路,一片光明,那些压在心上的结和挡在人生路上的坎似乎都不复存在了,留在鼻息和心间的,只有那幽淡的桂花香!
  又想起十年前的一件和桂花香有关的事。那时我已在城里上班了,负责学校德育和年级工作。我的高中恩师孙奇建老师打电话约我陪他和朋友去一趟无锡,拜访他的大学同学——天一中学沈茂德校长。我欣然同意,觉得这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还记得,我们一直到傍晚时分,才到达校园。学生们正在上自习,校园里静悄悄的,一阵阵桂花的香气夹杂在雾蔼中迎面袭来。我们不禁感慨,这真是读书和生活的好地方!行政楼前,孙建国主任热情地迎了过来,他说沈校长一直在办公室等着我们。沈校长清瘦的身材,一脸的微笑,和蔼亲切,普通话中夹杂一些方言,非常健谈,举手投足之间,皆是与教育有关的东西。他边走边说:“秋天的天一校园是最迷人的,整个校园处处都是桂花香气!”随着他的脚步和目光,我们在校园里静静地走了一遭,看一了圈,大家被学生自习的投入场景和浓郁的校园文化深深地吸引。
  沈校长晚上留我们吃饭,席间他谈的多是教育的话题。他说现在的许多家长简直像发疯似的,整天盯着孩子不放,不给孩子一些空间和自由,这样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孙奇健老师那位朋友的女儿当年正好考上天一中学少年班读初一,开始有点跟不上节奏,家长很是着急,求教沈校长应该怎么办。沈校长说不要急,要正确面对孩子成长中的问题,多帮助孩子找出问题所在,指导孩子学会自己去调节。谈话间,沈校长还通过电话向孩子的班主任了解具体情况,并一一和孙老师的朋友作交流和指导。沈校长还向我们透露,那天晚上,他的女儿第一次把男朋友带到他家里来,他的夫人为这事责备他。他笑笑对我们说,家里人迟到一点,可以解释和通融;老同学、老朋友难得一见,是不能怠慢的。
  这件事已经过去一些年月了,沈校长已经退休,又作为教教育名家被邀请到别的学校做校长了。不知怎的,我时常会想起那个溢满桂花香的校园,时常想起那个秋意醉人的夜晚,时常想起那个有智慧、有格局、有情义的瘦削身影。平时教育教学中,我时常会翻开沈校长赠送我的一本教育专著——《教育,真的不能简单》,细细品读“每个孩子都是一座金矿”其间的真谛。
  这些年,我走过很多地方,见过很多桂花树,大大小小,形态各异,似乎觉得香气都差不多。独觉这两处桂花树,香的特别,香的持久,香的深沉,香的醉人。
 
 
 
 


上一篇:一窗明月半床书(161期)
下一篇:枕上诗书闲处好(164期)

版权所有 翔宇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