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诗书藏于心(167期)

时间:2021-10-10 09:54 作者:凌雷 编审:向宇
若有诗书藏于心

  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见已读书,如逢故人。那些读过的书,就是我们认识世界的路。若有诗书藏于心,撷取芳华成至真。
 

【百味人生】

慢煮生活
淮安外国语19级10班  宋子雯 
     我要推荐的是汪曾祺的《慢煮生活》。
     它一共分为五个章节,分别叙述了草木、食物、风景、琐事、人物。汪曾祺文字的简朴随和却又蕴含着一种对于生活的眷恋和深情,在这本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他留心于草木,他说,一花一叶皆有情。他留心于食物,他说,一茶一饭过一生。他留心于生活,他说,人活着,就得有一些兴致。他留心于风景,他说,万水千山走遍。他亦留心于人物,他说,花枝一束故人香。
     我对于书中叙述大千世界的美食,尤其偏爱。他并非为了写而写,仿佛只是淡淡地写着日记,记录日常和喜好。语言永远是淡淡的,简洁的,多用短句。例如他写镇江肴蹄:“镇江肴蹄,盐渍,加硝,放大盆中,以巨大石块压之,至肥瘦肉都已板实,取出,煮熟,晾去水气,切厚片,装盘。熟肉颜色殷红,肥肉白如羊脂玉,入口不腻。”短短几句,便将镇江肴蹄的色香味绘写地出神入化。仅寥寥几短句,可见其功力之深厚。常常我读着他的文字,便想起老师教导的:“文字,需简洁,需朴实,不浮不华,才是真功夫。”当时不甚了解,现在却是禁不住点头赞叹。
      记忆深刻,他在文中曾说:“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对待食物如此,对文化也应该这样。”他就是这样将淡淡的哲理蕴含在文字中。他从不刻意夸大什么,也从不满口大道理。只是讲着讲着,就令人感慨,原来生活如此美好,原来生活还可以这么过。读着读着,一股子对于生活的莫名眷恋就被牵扯出来。
     尤其记得,他记叙一个人,从来不会刻意去夸奖一个人,也不会刻意避开这个人的缺点。他描绘的人是全面的、生动的、真实存在的、鲜活的。他在《闲市闲民》中绘写了一位老人的形象。老人并不富裕。他不愿与最亲近的儿女生活在一起,嫌乱。宁愿一个人日日就那么坐着。他有点规矩甚至不知变通,每日对生活就是扫地看街。他永远是早上吃干馒头就咸菜,中午晚上吃面,而且吃面永远只加黄酱,很少加肉末。他有点无聊,不养花不养鸟,不遛弯,甚至很少出门。或许他唯一的优点就是拨鱼儿做的很好。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却能够在敌伪时期,解放军时期,开国大典后,各种运动齐发的时期,依旧淡然从容,依旧规规矩矩生活。谁能说他不是一位活庄子?
     这就是汪曾祺的高明之处,也是我所学习到的。人永远是不完美的,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但也拥有自己的的闪光点。这才是立体的人,才闪耀着光芒。
去读一读汪曾祺的《慢煮生活》吧,看一看他平淡笔法下的大千世界,然后,用热忱的心去爱这个世界。
 
走入稻香渡
永嘉翔宇小学16级2班  李娅萁
     暑假里,我读了一本书《稻香渡》。没想到走入“稻香渡”,便“沉醉不知归路”了。书中的细米是生活在一个叫稻香渡的村庄,他害羞又大胆,顽皮又乖巧,倔强又善解人意。他满脑子的奇思妙想,到处乱刻乱画,直到有一名叫梅纹的女知青来到了他家,为细米开通一条通往了艺术的路。
  细米年少的时光因为有了梅纹——这位知青姐姐,变得更欢快,更温暖。这一切在曹文轩笔下,娓娓道来,不矫情,不做作。我突然感觉我和细米的成长过程很像,虽然我没有长在“小河静静流淌,大地洒满夕阳,鸟儿与心灵一同鸣唱的村庄”,但我身边也有像梅纹一样富有爱心温暖的人。
  我和细米一样,满脑子的奇思妙想。记得那一次上课,我听到那羊儿为绿毯绣美丽的大花时,便在本子上刷刷画了几只凑到一起的羊,转头同桌一起分享这一朵“羊”气的大花。老师发现了,下课把我叫到了办公室里。我紧紧捏着本子,战战兢兢地等着老师的“大暴雨”。当老师看到我画的“大花”,她伸手点点了我的额头说,画画这功夫还是留在美术课上吧!接着余老师把我推荐到了绘画社团,偶尔在画画的过程中还能想起余老师点我额头的感觉。
  随着年级的升高,妈妈不愿意我再去学画画了,觉得画画影响到了我的学习成绩。妈妈向美术老师提出了不再去参加美术社团的决定。老师得知了这个消息后,立刻和妈妈沟通。虽然老师每天工作都非常的繁忙,但是她还是决定牺牲中午休息的时间给我补习。就这样在学校的手抄报比赛我获得了第一名,县里的艺术节绘画比赛我获得了第一名,并且我的学习成绩也在不断进步,期中考试进入了班级前十。
  “一踏进院子,他随即掉过头去,目光越过白栅栏,朝梅纹的房间望去。他看到了一把黑锁将门锁着。他的嘴唇便开始如秋风中的两片柳叶颤抖起来。”故事以梅纹的离去作为结尾。梅纹回城了,她留下的是对细米的帮助、对细米精神的正确的引导,更留下的是和细米之间青春回忆。这里没有痛哭流涕,没有歇斯底里,只有一股淡淡的触动你我内心的哀伤。
  成长就是这样,它像一个五味瓶,酸甜苦辣涩啥都有。我们得用力地,刻苦地,一步一个脚印度过每段坎坷、崎岖、泥泞的成长之路。在路上,我们学会坚持、学会珍惜、学会改进,珍惜那些美丽的邂逅;勇敢面对,坦然接受分离。因为,这些能让我们成长!
 
浮生有灵,万物有情
枣庄十八中20级36班  庄雯芝
  你,我,他,每个人,都在找寻属于自己的那杯浮生茶。
                                                  ——题记
   窗外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我靠窗读书。小灯不算太亮,昏黄温暖的光线刚好把我和《浮生物语》笼罩在同一个光圈之内,我翻开书,邂逅书中的美丽世界。
   我好像真的来到了这家名为“不停”的小店,见到了那些也许不存在却让我朝思暮想的人们,热情善良的裟椤,桀骜不驯的敖炽,可爱的浆糊未知。我看到了门上软烟罗罩的灯笼,“留步饮君茶,一夕浮生梦”十个大字飘逸潇洒,看到了许许多多的妖怪各有特色的人生。
   有人说,读完这本书,忍不住要做一个好人。我对此深有感触。男扮女装替死去的妻子照顾老母的胡姑姑,义务送肉打杂工的朱七夕,甘愿变作解毒药丸的参人四喜,以及千千万万个愿意牺牲自己换取他人幸福的参人一族,和你我一样都是平凡又普通的人,扮演着不起眼的角色,但他们每个人都尽心尽力地去做一个好人。朱七夕说:但行善举,莫问前程。所以她不计较得失,只为贡献自己的一点点光和热。四喜说:以我粉身碎骨,佑你一世无伤。所以他甘愿变成无伤甲,保护了赵子龙一生。沉龙潭上智力低下的船夫二饼,救下三个落水青年后不幸身亡,他死前最后一个念头不是后悔,而是“不要有人再淹死了”。比太阳更温暖的,是爱与希望,正是有了他们,这个世间才充满了光亮。
   《浮生物语》源于生活又不止于生活,人性的美丽与丑陋,责任与担当,爱与被爱,选择与被选择,坚守与放弃,贪婪与慷慨都在这本书里被作者以瑰丽的笔触刻画地淋漓尽致。虽然大多描写的是微小的情感,但也不乏家国之情。很喜欢老板娘说的一句话:即便生来就注定与众不同,注定要坠落,还是想尽可能地飞起来,亮起来。世界我们也有份,哪怕不为世界所喜爱,也不妨碍我们对付试图伤害它的人。于是在世界的两次危难之际,老板娘都挺身而出,和她的妖怪朋友们一起以初生之酒净化世界,以循环之躯庇护世界。在光来之前,世界安稳存在,四季平安,日夜安定,神仙人类妖怪,哪怕一只飞鸟,一朵野花,都有属于自己的好时光,这一切都离不开他们的努力。反观现实中的我们,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对环境承载能力的置之不理使得地球满目疮痍。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才是让世界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
  “不停”的招牌是一杯先苦后甜的茶,名为浮生。不尝苦,何来甘?人生本就是甘苦与共的一段旅程。很多人喜欢这杯茶,因为在最后的最后,他们了了自己的结。合上书,窗外的雨已经停了,阳光在笑,云彩退出,我心头萦绕着爱,久久不能平息……
 
【名著大观】
 
我心中的那颗红星
监利新教育19级12班  阳雨薇
  当我拿起《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的时候,心情感到无比沉重。我托起的不仅仅是那颗闪闪发光的红星,更是一段红色的历史。
  彼时的中国,战火连天,硝烟弥漫,神州大地充斥着血雨腥风。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人穿越枪林弹雨,用血肉替人民挡子弹,那就是红军,我仿佛听到了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战士们嘶哑却嘹亮的呐喊声。
  读这本书前,我以为红军是一群健壮的老兵,是一群只会用枪杆子说话的土八路。读完后,我才领悟到红军是“青春、活力、乐观”的象征,红军是用自己的生命书写中国历史的一群英雄。读书使人了进步,更让人学会思考。重读经典,走近他们,让我内心澎湃不已。我了解到了一个真实的苏区,一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部队,一段令我们自豪与骄傲的历史。
  其中,最让我难忘的不仅是“像林肯”的毛泽东,不仅是“重庆最有智慧的人”周恩来,更是“对于红军的忠诚无可置疑”的红小鬼。他们无疑是红军中年龄最小的,是一群“十一岁到十六岁”的少年。他们没有渊博的学识,却懂得“红军给他们田地,赶走地主、收税官和放债人”;他们没有强壮的体魄,却能为了百姓的好日子冲锋陷阵。他们有着与这个年纪不相符的心智和气度。
  百年后的今天,疫情就像没有硝烟的战场,无数逆行“战士”纷纷冲在前线,用实际行动尽职、奉献。据有关数据显示,这些人中大部分是90后,有些甚至是在校大学生。看着一封封请战书、女护士脸上一道一道的口罩勒痕、一个个忙碌在病房的身影,我感动不已。2003年非典时,全世界都在保护90后;2020年的今天,90后保护了全世界。我觉得他们的精神和红小鬼并无两样,是没有跨掉的一代,是最有活力与希望的一代。他们同红小鬼一样知命不惧,人格独立,有着对于祖国的热爱和忠诚。红小鬼是中国的未来,他们亦是新中国的未来。
  红星闪闪,照耀中国。明日,这颗星会更加璀璨。
 
朴素的父爱
涟水滨河初中19级16班  王一涵
  “世界上最有力的论证莫如实际行动,最有效的教育莫如以身作则”,这是以“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为准则的傅雷所言。翻开这本书,浓浓的亲情溢于字里行间,虽与儿子相隔甚远,却仍能借这一封封家书与儿子互勉。傅雷父子间的别样深情体现在一封封书信中,近二百封书信,每一个字,都有沉甸甸的分量,每一封信都充满了傅雷的“拳拳父爱”。
  他们之间谈艺术,谈人生,谈道德,谈做人,在我看来这便是“多年父子成兄弟”的最好写照!他们没有两代人的之间的隔阂,更没有紧张的父子关系,坦率的如同好友,从精神世界到物质需求,从做人到做事,他们可以促膝长谈,地北天南。傅雷坚持给儿子写信,只为让儿子在异国他乡多一分温情,多一份后盾!他用文字诠释了何为父爱,也用这一笔一墨教会了儿子许多……这就是属于傅雷的爱,这份用心将天涯海角相连的爱!
  “树人如树木,若非善加栽培,心难欣欣向荣”。傅雷对儿子最真挚的爱是伟大的,可反躬自省,我们的父亲皆是如此,有父亲在的地方就是港湾,有家在的地方就有亲情的芳香!傅雷为儿子用一个星期的时间,手抄一本六万余字的书,对此他轻描淡写,就如我们的父亲十几年如一日的付出又何曾有过怨言?    
  在信中,傅雷是父亲,是友人,也是知己。他用最真挚的话语以及自己的经历将中华传统美德融入进对傅聪的谆谆教诲,也用自己的身体力行使这份爱更具责任感。再回首,这份责任感赫然镌刻在一件件小事中。“八面玲珑而立于乱世”这是郦道元父亲奄奄一息,卧于病榻时对儿子的告诫;“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这是朱自清父亲对他的嘱咐;“饭多吃点,上课一定认真听”这是我的父亲最朴素的叮咛。  
  朴素的父爱是封无声的家书,在漫远的时光中,越发深沉。
 
【词如珠玉】
 
人间景,词话情
枣庄十八中19级翔宇1班  胡峰
  你,虽生于大厦将倾之时,却仍在枯槁中显露生机。当迥异的西风终于“来访”,那早已僵化的黄叶纷纷扬扬,终归于腐朽、碾为尘埃;而你,以风为媒、向阳而生!植根于沃土,诗意般的文字不负你的盛名!
  常言道“刚词如烈酒,当品;柔词如淡茶,当悟”。而王国维的词话则以“情”为针,在“境”的幕布上,呈现出佳酿与茗饮的编织。当你瞩目独观时,非以品无以明其境,非以悟而难以得其情。全书共百余小节,短者不过寥寥数语,而多者也只百余字。但都围绕着“境界说”,以无声的文字,吟唱着多情人间,倾泻出内心的词话。
  最初我认为王国维的“境”也不过是“借古人境界为我用之”,因为泛读时,并未在书中发现一言为他自己作词、批注。但当我的心静下之时,看到“然非自有境界,古人亦不为用”,心中不由得一惊,在细品之后又是一叹,叹这《人间词话》才是最宏大的境!只是身在其境,当局者迷,而广为流传的人生三种境界,大概就是它的最好诠释。
  第一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当我们初涉社会,在前方会有路口无数,每条路也都是征途漫漫。那时难免会迷茫孰对孰错,谁与我同行?仿徨而孤独。但我想王国维是想告诉我们在理想之初应先认清心中的道,选择脚下的路,并且无论前方如何,都应守得住寂寞,耐得住平凡,忠实于自己最初的梦想。
  第二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层境界可小可大,可浅可深。以不同的心境解读,就会感悟不同的人生。当最初读到柳永的原作时,竟为“憔悴”感到可笑——什么痴情也可消瘦身心?后来我明白了这份“憔悴”是心中的热爱与执着,现在重温王国维笔下的“不悔”,我甚至感到在书写到这里时,他是“笔墨与泪珠齐下”,此时的他不仅为自己的事业,更与动荡年代中其他的知识分子一样,为中国的救亡图存而“消得人憔悴”。当他回想起自己在矛盾与艰难中走过的路,想到自己探索人生、寻求真理所经历的苦楚,他何尝不潸然泪下?
  当他擦干泪水,继续挥笔写下了人生第三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道出了他并不认为自己之前错过了真理,之后在与之相识只是缘分。他相信自己夜以继日所追求地“大道”也正等待着他的到来。
  虽然以现在的眼光来看《人间词话》也有一些枯枝败叶,但我相信瑕不掩瑜,其中的精华终究会在新时代大放异彩。
 
诗词里的家国情怀
温州翔宇初中19级14班  陈佳然
  每一位诗人,都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颗熠熠发光的珍珠;每一阙诗词,都是一朵朵文字花园里的不败鲜花。诗词的美不只在它的语言、形象,也在于它的声音、节奏和韵律,更在于那一颗颗涌动的爱国的心。
  在《温和地走进宋词的凉夜》这本书里,我看到了万家忧乐到心头的范仲淹,敢为圣朝除弊事的王安石,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苏轼,江湖夜雨十年灯的黄庭坚,眷恋黄花人空瘦的李清照,铸字为箭的张孝祥,壮岁旌旗拥万夫的辛弃疾,精忠报国,还我河山的岳飞……
  苏轼,在官场上沉浮起落,尽管命运多舛,却从不自怨自艾。在狼狈和失意中找到了淡定和从容,在慌乱和迷茫中保存一份潇洒。皇帝的昏庸,奸佞小人的谗言,仕途的曲折,人世的苦痛,然而在他的诗歌里,我们读到的是诗人的豁达,人格的高贵。在他的笔下,有“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孤独,也有“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自我调侃;有“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的恬淡,也有“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洒脱;有“一肚子不合时宜”的幽默,也有“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通透……
  另一位词人辛弃疾既是一位叱咤风云的武将,也是一位文采奕奕的诗人。他一心报国,用武力抵抗金兵的南下,用超凡的才智与朝内的奸臣周旋,又用唯美的文字写下爱国的情思,点亮一个黑暗的时代,逬出悲愤沉雄的火花。朝廷需要他时,他“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英姿勃发,所向无畏。朝廷贬谪他时,他享受“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的恬淡田园生活。失意找不到出口时,他“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当他生命垂危时,他又追寻“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寻而不得。诗人苦苦追求的不是高官厚禄,出将入相,也不是归隐山林、享人间野趣,而是一生精忠报国的梦呀!
  读诗词,感受到古人的壮烈激怀,激发爱国之志;读诗词,享受文字的曼妙瑰丽,播下文学的种子;读诗词,体味诗人的人生磨难,令我消除当下的人生困惑。
 
【书香缕缕】
 
  喜欢站在屋里对着这一片桃花,吟着不知名的小词,桃花树下,流水溪旁,飘落的桃花逐水而流,碧浅深红。桃花染香衣袖,花间醉寒烟翠,一切都刚刚好。
                                             ——淮安外国语19级9班  胡欣妍
 
  “问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这是打开书映入我眼帘的第一句。长安客,长安客,一朝览尽长安景,看尽长安城中情。这座朱门青瓦的都城,我们只是她的过客。
                                             ——涟水滨河初中部19级8班  韩涵
 
  星星只是陨石,让它熠熠生辉的不是黑夜,而是它自己的万丈光芒。在《黑执事》中夏尔有一句话:“就算全部的棋子被夺走,棋盘上只剩下了王,我也绝对不会投降。”没有什么是值得你放弃、失意的,生而为人最大的优势在于能把握自己,改变自己。
                                          ——监利新教育19级27班  王雨洁


上一篇:枕上诗书闲处好(164期)
下一篇:小食中的人性之美(168期)

版权所有 翔宇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