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爱“人”

时间:2020-09-18 15:34 作者:陈定春 编审:

仁者爱“人”

  科学意义的历史表明,人类视野的每一次扩展都伴随着人类文明的一次跃进,谁能否定望远镜和显微镜这两个在宏观微观两个维度上极大拓展人类视野的工具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意义呢?
  “人文”,如要说得简单一点,那就是“人类文明”“人类文化”,不过这样的理解似乎也太于宽泛,现在一般把“社会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学科”对应并排,显然这一个“人文” 概念更强调以主体“人”为关注的中心,即关心研究“人”,关怀爱护“人”——而不是以自然的客观世界为考察重点。
  具体地说,“人文”应该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是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是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珍视关注,是对人类社会各种理想人格的肯定缅怀和延续塑造。某种意义上看,“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长,就在于它有这样的“人文意识”,它有自己独特而丰富的精神文化和基本的自我关怀意识——即它有强烈明确的自我目的性,人是价值意义的终极目标,孟子所谓“万物皆为我备”,宇宙的一切是以我们“人”为尺度的,否则宇宙还有何价值意义?“人”乃自然宇宙之精华,“人”认识并且自信这一点。这正是“人文”精神的基础。
  一只母虎和一个孩童,究其生命价值,哪个更重?“人”者选人。黄金有价,生命无沽。孔子说“仁者爱人”,“人本”的基本精神就在于此,但远远还不限于此。“人”的个体和群类都应该本此原则去选择价值目标、获得意趣、和谐、平等、自由、尊严和幸福等人生意义。
  当然,“人为宇宙之核心”这样一种态度应该是积极而不是极端的,如果极端化,那么“人”的一切以自我中心的行为恰恰会破坏“人”生存的理想和环境,而变成非人文。人文主义必须同样具备强烈的自省意识,理性的面对“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这一点,中西方的两位圣哲有类似的表述:孔子说“吾日三省乎吾身”,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
  我们都是作为个体的人,也是作为群体的人“类”,如何认识并且成就我、我们、及以“人”为核心价值的宇宙历史?我们是不是也该拿起望远镜和显微镜对准我们自己——加以审视观察、理解分析呢?
  人文视野版期待您的关注、思考和参与,希望在这个版面的阅读和交流中能够铸就我们的人文理念,提升我们的人文素养。

——东阜寒

【开篇诗词】

千年的等待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初中部 白琦平

  犹如千年的等待
  你向我们徐徐走来
  将神赐的木匣打开
  让我们取走风铃面对无限大海
  叩击人文风铃
  穿透求索的心脉
  
  犹如苗木喜悦的油彩
  涂画成文学的完美存在
  图书馆注定成就
  我们叱诧风云的气概
  众学子纵横书海
  描绘丰腴的和谐
  
  这是呼唤
  来自内心的一泓清泉
  透过闪亮的光环
  呼唤共攀雄伟山峦
  瞩望绘就人生
  
  这是朗月
  倾泻如深冬漫天飞舞的雪
  
  这是阳光
  镇定自若成为涅磐的凤凰

  这是城堡
  注定将粉成金黄
  人文作伴定能开拓荒蛮

【谈天说地】

人文关怀

监利总校高中部 吴辉

  谈到“人文”,我马上想到了“人文关怀”这个词。当今社会,“人文关怀”这个词出现的频率比较高,什么是“人文关怀”?《词典》上给出的是这样的解释: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一句话,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它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自觉意识提高的反映。
  道家的人文比起儒家可算为甚。“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其实就是生命和外物相比究竟哪个更重要。对于儒家来说,这个问题也许还需要进一步的追问,譬如我们还要区分外物的种类,如果是功名利禄,自然无法和生命等量齐观,但如果是仁义呢?孔子说的“杀身成仁”,孟子说的“舍生取义”,都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可是对于道家,这个问题可以直接地给出回答,生命永远是最重要的关怀,任何的东西,知识、道德、权力、名誉、功利等,都是外在的,只有生命才是属于自己的。道家强调真正的君主或者圣人应该是充分地考虑和尊重百姓的意志,并以他们的意志为自己的意志,正如四十九章所说: “圣人恒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在大灾大难面前,不管是认识或是不认识的,熟知的或是陌生的都走到了一起,他们的心融到了一块。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传递彼此的问候与祝福。“非典”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是众志成城;“冰雪灾害”让国人的心紧紧相连;“汶川地震”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凝聚的力量。谁说“人情冷漠”?谁说“世态炎凉”?……五千年的文化积累,仁人志士孜孜不倦的追求与坚守,使得我们中华民族始终是一个处处洋溢着爱心与关怀的民族,我们应该传承并发扬这一人文传统。

【人文教育】

想象力可以激发语文教学的人文内涵

宝应实验小学 陈书标

  语文的世界应该是人文的、情感的、审美的世界。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激发学生的想象,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一定会让学生有所感悟。如教学《秋天的雨》第四自然段时,让学生想象秋天的雨吹起金色的小喇叭会对它关心的朋友说些什么?学生说:“秋天的雨会告诉小朋友冬天快到了,要多穿点衣服,不要着凉了!”学生在想象中接受教育,在想象中启迪智慧,在想象中陶冶情操。
  一次有幸聆听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执教的《落叶》——
  秋天到了,天气凉了。一片片的树叶从树枝上落下来。树叶落在地上,小虫爬过去,躲在里面,把它当作屋子。树叶落在沟里,蚂蚁爬上去,坐在当中,把它当作船。树叶落在河里,小鱼游过去,藏在底下,把它当作伞。树叶落在院子里,燕子飞来看见了,低声说:“电报来了,催我们到南方去呢。”
  课堂上,窦老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了:“坐,游,爬,飞,躲,藏”等动词,然后让学生体验动作。顿时,一片沸腾,热闹非凡,课堂俨然成了游乐园。一名学生“游”得忘乎所以了——竟若无旁人地“游”出了老远,窦老师只亲切地召唤道:“你游得太快了!”
  继而,窦老师又以比赛的方式——“看谁的反应快”,来了一次“尽情体验”。
  随着窦老师的指令,学生们或躲,或藏,或爬,或飞,最后又以“坐”字鸣金收兵,真正做到了放而能收,活而不乱。
  然而,窦老师课堂教学的高明之处并不止于此,体验结束后,窦老师连珠炮似地追问:“好玩吗?开心吗?有趣吗?幸福吗?快乐吗?”学生获得的愉悦的情感体验在他们自信的回答中得到了一次次强化。
  “就把这样的感受送到句子中,大声地读出来吧。”……
  窦老师安排的“动作体验”,不只是让学生体验几种动作(事实上,鱼“游”是学生所不能体验到的),也不只是让学生拥抱彻底的愉快,更为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寻找愉快的感受,进而感受愉快的语言文字。人文的精神也就在愉悦想象中和不知觉地传承。

【人文故事】 

美国理财大师苏茜·欧曼

  加缪说:“现代社会里假装没有钱也能拥有快乐,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势利眼。”从父亲身上学到的人生第一课让苏茜·欧曼从不讳言金钱的魅力。在她看来,金钱是一种世界语言。
  苏茜·欧曼2003年曾经访问中国,她1997年写的《九步达到财务自由》是当年美国最畅销的非小说类书籍,占据《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近一年,发行量超过210万册。其实,早在2年前,她的第一本著作《挣到了,就别失去》就已经大卖特卖,再版25次。
  苏茜身兼多职,她是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商业新闻(CNBC)的个人理财编辑,《奥普拉》杂志的特约撰稿人,还是“苏茜·欧曼节目”的主持人——这是一个每周末向全美国播出的CNBC电视栏目。苏茜言传身教,教给普通人理财的秘诀,在美国大受欢迎。
  苏茜金钱观的树立来自父亲的影响。像绝大多数美国人一样,苏茜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父亲开了一家小店但家道并不殷实。苏茜小时候就看到金钱给这个家庭带来的负面影响。“那时,在我家金钱意味着紧张、忧虑和悲哀。”因为没有足够的钱支付账单,尽管苏茜的父母很恩爱,但家庭中却常常愁云笼罩。小苏茜很早就知道了金钱的重要。不过,苏茜真正被金钱的力量震撼,并从此燃烧起致富的强烈渴望,还要归因于13岁的一场大火。
  苏茜的父亲有一家小小的鸡肉食品作坊,出售一些汉堡、热狗和油炸食品。苏茜13岁的一天,炸鸡肉的油忽然起火,小店顿时烈焰沸腾。当时,苏茜一家就在小店不远的地方,眼睁睁地看着火焰即将吞噬他们辛勤打造的产业。这时候,让苏茜终身难忘的一幕发生了:她的父亲表情忽然变得极其痛苦,因为他突然想起来他们所有的钱,每一分每一厘都在屋子里的收银柜中。还没等苏茜反应过来,父亲已经冲入了熊熊烈焰,企图从收银柜里把钱取走。但60年代的金属收银柜已被烈焰烧变形,根本无法打开。情急之下,苏茜的父亲抱起沉重的收银柜,把整个柜子搬了出来。当父亲把收银柜扔到地上时,小苏茜吃惊地看到,柜子上竟然粘着父亲胸前和手臂上被灼烂的皮肤。
  这一幕深深地刺痛了年幼的苏茜,在她的头脑中坚定地树立了金钱的信念。“那一刻,我心里想,金钱一定比生命更重要,因为父亲正是为了金钱而甘愿冒生命的危险。”稳健是苏茜理财的最大特色。苏茜反复告诫自己:一定要衡量自己的能力做到收支平衡,要备有应急的钱才去买房子,成为有钱人要从一点一滴做起,这些话看起来有点老生常谈,却是苏茜屡试不爽的理财诀窍。
  要和苏茜共进晚餐,需要先交1万美元,但不要就此以为苏茜掉到钱眼里。承认金钱的作用,并不和拜金主义画上等号。苏茜的名片上写着:人是第一位的,金钱次之。她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是:金钱本身没有价值,人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永远牢记金钱本身不具备力量。

【文史趣话】

老外与《红楼梦》

让人发晕的“红楼”人名

  大家都知道《红楼梦》里的人名,有着独特的学问,一方面,凝聚着祖国语言的魅力;另一方面,又寄托着特别的含义,外国人翻译《红楼梦》,首先就遇到翻译人物姓名的障碍,有些翻译离题万里,甚至相当搞笑。
  袭人,袭击男人?
  袭人,在英文译本(杨宪益译本)中,是这样翻译的:Hsi-jen (assails men),“Hsi-jen”是音译,问题出在括号里的注释,本来译者是为了给英文读者解释这个人名的意思。可是,解释却大大错了,assails men是“袭击男人”的意思。这就完全曲解了“袭人”这个词的本义,袭人之名是取自“花气袭人知昼暖”这句诗,而不是袭击男人。
  绮霞,变成鱼?
  绮霞,什么是绮霞呢?本意是艳丽多彩如锦绮的云霞。而绮霞这个名字,在英文中被翻译成“Mackerel”。Mackerel是鲭鱼的意思,这和绮霞这个名字的本来意义差得太远了!
  鸳鸯,变成鹅?
  在早期英文译本中,鸳鸯被翻译成:Faithful Goose,忠诚的鹅,可大家都知道鸳鸯并不是鹅。

宗亲关系像绕口令

  中国人讲究辈分、宗亲、血缘,亲疏远近,尊卑上下,划分得极其细致,这一点,在《红楼梦》里表现得淋漓尽致,别说外国人,就是中文水平稍弱的国人,一时也难免会犯糊涂。
  第54回,凤姐儿想了一想,笑道:“一家子也是过正月半,合家赏灯吃酒,真真的热闹非常,祖婆婆,太婆婆,婆婆,媳妇,孙子媳妇,重孙子媳妇,亲孙子,侄孙子,重孙子,灰孙子,滴滴答答的孙子,孙女儿,外孙女儿,姨表孙女儿,姑表孙女儿,……哎哟哟,真好热闹!”
  在这一段话里,曹雪芹大“秀”了一把中文的宗亲称谓,细究起来,会晕倒很多人,“亲孙子,重孙子,侄孙子”,很好理解,那“灰孙子”又是什么意思呢?灰孙子,是指辈分极低,血缘疏远的人,也解作重孙之子。
  这些对于外国人,“亲、侄、外、姨表、姑表”的宗法划分,也足够让他们晕头转向的了。即使是汉学大师的英文翻译,地球人也难免都“糊涂”。
  这一段话的英文翻译是:
  There were great-grand-mother,grandmother,mothers-in-law,daughters-in-law,grand-daughters-in-law,great-grand-daughters-in-law,grandsons,grand-nephews and a pack of great-great-grandsons,as well as granddaughters and grand-nieces on the paternal and maternal sides,and grand-nieces on the brothers’and sisters’sides... ...Aiyaoyao,it was really lively!
  翻译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搞定了中国的宗亲称谓,不过,说这是英文绕口令,也不过分吧。对于英语世界的读者来说,即使看懂了,也会头大了。


中秋趣话

  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的记载。后为世人效仿,在中秋时节,赏月祭拜,抒发情怀,托物言志,就这样在民间流传,形成了一种传统习俗。尤其至于唐代,祭月风俗更甚,中秋节终成固定节日,《唐书·太宗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盛行于宋,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主要传统节日之一。
  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为四季,每季分支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此中秋也称仲秋,故八月十五又称为仲秋节、秋节、八月节、追月节、拜月节、女儿节,现代人更喜欢称之为“团圆节”。月满为盈,月缺为亏,据说此夜月球距离地球最近,月亮为一年中最大最明最亮最美之时,所以古往今来都有饮酒赏月的习俗。
  这一时日,更让文人学者为之疯狂,满腹才情学说满腔豪情壮志尽情挥洒于笔墨丹青之中,让书画流光溢彩,让诗词美仑美奂。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传统文化中的诗词歌赋大展风采自不必说,在这月圆人团圆的佳时佳节,又怎能少了对联雅句来助兴。
  一群书生,在中秋节欢聚一堂,饮酒赏月,其中一个秀才出上句,让大家对下联。结果无人对上。到了除夕夜,这群书生又相聚饮酒守岁,还是那位秀才对出了下联。中秋夜出句,除夕夜成对,被称作“中秋出句年尾对”。
  此联是: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宵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唐代诗人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有一名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有人以为是绝对,后来曼卿对“月如无恨月常圆”,可谓天衣无缝。
  东林寺有一对联: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星。虽和中秋节并无多大直接意义上的联系,意境却更辽阔高远。
  重庆巫峡有一副妙联:
  “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
  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
  此联运用叠字手法写出了“月到中秋分外明”的特色,与巫山秀色为内容的下联相对,堪称工整自然,珠联璧合。
  杭州西湖水月亭联:“水凭冷暖,溪间休寻何处来源,咏曲驻斜晖,湖边风景随人可;月自圆缺,亭畔莫问当年初照,举杯邀今夕,天上嫦娥认我不?”
  此联典雅明丽,富于想象力。
  中秋节日的美好寓意,因为有了这些名人雅士的趣事、诗词雅句的烘托,更为诗情画意的月圆夜平添了几分超然脱俗。

【网文选粹】

历史——沙漠玫瑰的开放

网友/老鹰

  历史对于价值判断的影响,好像非常清楚。鉴往知来,认识过去才能预测未来,这话已经说烂了。我不太用成语,所以试试另外一个说法。
  一个朋友从以色列来,给我带了一朵沙漠玫瑰。沙漠里没有玫瑰,但是这个植物的名字叫做“沙漠玫瑰”。拿在手里,是一蓬干草,真正枯萎、干的、死掉的草,这样一把,很难看。但是他要我看说明书;说明书告诉我,这个沙漠玫瑰其实是一种地衣,针叶型,有点像松枝的形状。你把它整个泡在水里,第八天它会完全复活;把水拿掉的话,它又会渐渐干掉,枯干如沙。把它藏个一年两年, 然后哪一天再泡在水里,它又会复活。这就是沙漠玫瑰。
  好,我就把这一团枯干的草,用一个大碗盛着,注满了清水,放在那儿。从那一天开始,我跟我两个宝贝儿子,就每天去探看沙漠玫瑰怎么样了。第一天去看它,没有动静,还是一把枯草浸在水里头,第二天去看的时候发现,它有一个中心,这个中心已经从里头往外头稍稍舒展松了,而且有一点绿的感觉,还不是颜色。松枝的绿色,散发出潮湿青苔的气味,虽然边缘还是干死的。它把自己张开,已经让我们看出了它真有玫瑰形的图案。每一天,它核心的绿意就往外扩展一寸,我们每天给它加清水,到了有一天,那个绿已经渐渐延伸到它所有的手指,层层舒展开来。
  第八天,当我们去看沙漠玫瑰的时候,刚好我们一个邻居也在,他就跟着我们一起到厨房里去看。这一天,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完整的、丰润饱满、复活了的沙漠玫瑰!我们疯狂地大叫出声,因为太快乐了,我们看到一朵尽情开放的浓绿的沙漠玫瑰。
  这个邻居在旁边很奇怪地说,这一把杂草,你们干嘛激动呀?
  我愣住了。
  是啊,在他的眼中,它不是玫瑰,它是地衣啊!你说,地衣美,美到哪里去呢?他看到的是一把挺难看、气味潮湿的低等植物,搁在一个大碗里;也就是说,他看到的是现象的本身定在那一个时刻,是孤立的,而我们所看到的是现象和现象背后一点一滴的线索,辗转曲折、千丝万缕的来历。
  于是,这个东西在我们的价值判断里,它的美是惊天动地的,它的复活过程就是宇宙洪荒初始的惊骇演出。我们能够对它欣赏,只有一个原因:我们知道它的起点在哪里。知不知道这个起点,就形成了我们和邻居之间价值判断的南辕北辙。
  不必说鉴往知来,我只想告诉你沙漠玫瑰的故事罢了。对于任何东西,现象、问题、人与事件,如果不认识它的过去,你如何理解它的现在到底代表什么意义?不理解它的现在,又何从判断它的未来?知道了沙漠玫瑰一路是怎么过来的,我的兴趣不再是直接的批判,而在于:你给我一个东西、一个事件、一个现象,我希望知道这个事情在更大的坐标里头,横的跟纵的,它到底是在哪一个位置上?在我不知道这个横的跟纵的坐标之前,对不起,我不敢对这个事情批判。
  了解这一点之后,对于这个社会的教育系统和传播媒体所给你的许许多多所谓的知识,你发现,恐怕有百分之六十都是半真半假的东西。比如说,我们从小就认为所谓的西方文化就是开放的、民主的、讲究个人价值反抗权威的文化,都说西方是自由主义的文化。用自己的脑子去研究一下欧洲史以后,你就大吃一惊:哪有这回事啊?西方文艺复兴之前是一回事,文艺复兴之后是一回事;启蒙主义之前是一回事,启蒙主义之后又是另一回事。你也相信过,什么叫中国,什么叫中国国情,就是专制,两千年的专制。你用自己的脑子研究一下中国历史就发现,咦,这也是一个半真半假的陈述。中国是专制的吗?朱元璋之前的中国跟朱元璋之后的中国不是一回事的;雍正乾隆之前的中国,跟雍正乾隆之后的中国又不是一回事的,那么你说“中国两千年专制”指的是哪一段呢?这样的一个斩钉截铁的陈述有什么意义呢?自己进入历史之后,你纳闷:为什么这个社会给了你那么多半真半假的“真理”?
  对历史的探索势必要迫使你回头去重读原典,用你比较成熟的、参考系比较广阔的眼光。比如我有一天重读原典的时候,翻到一个畅销作家在两千多年前写的文章,让我差点从椅子上一跤摔下来。我发现,自己的一些似乎了不起的见解,人家两千年前就写过了,而且写得比我还好。这个人是谁呢?韩非!他写了篇《五蠹》。
  韩非子要解释的是:我们中国人老是赞美尧舜禅让是多么道德高尚的一个事情,但是尧舜“王天下”的时候,他们住的是茅屋,他们穿的是粗布衣服,他们吃的东西也很差,也就是说,他们的享受跟最低级的人的享受是差不多的。然后禹当国王的时候他的劳苦跟“臣虏之劳”也差不多。所以尧舜禹做政治领导人的时候,他们的待遇跟享受和最底层的老百姓差别不大,“以是言之”,那个时候他们很容易禅让,只不过是因为他们能享受的东西很少,放弃了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但是“今之县令”,在今天的体制里,仅只是一个县令,跟老百姓比起来,他享受的权利非常大。用二十世纪的语言来说,他有种种“官本位”所赋予的特权,他有终身俸禄、住房优惠、出国考察金、医疗保险……因为权力带来的利益太大了,而且整个家族都要享受这个好处,谁肯让呢?“轻辞古之天子,难去今之县令者也”,原因,不是道德,不是文化,不是民族性,是什么呢?“薄厚之实异也”,实际利益,经济问题,体制结构,造成古今人完全不一样的行为。
  看了韩非子的《五蠹篇》之后,我想两千年之后你还在写一样的东西,而且自以为见解独到。你,太可笑,太不懂自己的位置了。这种衡量自己的“苛刻”,我认为其实应该是一个基本条件。我们不可能知道所有前人走过的路,但是对于过去的路有所认识,至少是一个追求。讲到这里我想起艾略特很有名的一篇文学评论,谈个人才气与传统,强调的也是:每一个个人创作成就必须放在文学谱系里去评断才有意义。谱系,就是历史。
  历史有意让你知道,沙漠玫瑰有它特定的环境:没有一个现象是孤立存在的。



 


上一篇:游戏,是洪水猛兽吗?
下一篇:擦亮“后进生”的天空

版权所有 翔宇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