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宇通讯员新闻写作学习材料汇编(上)

时间:2006-11-23 15:32 作者: 编审:

消息写作
 
  写作消息要设想并回答读者问的问题,这些问题就构成了新闻五要素,即: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故)。有的新闻学上补充了一个要素:HOW(如何)。在五个W和一个H中,最主要的是What(何事)、Who(何人)。写作时要认真写好这几个方面的内容。
  当我们弄清了“我要说些什么”,接下来就是“怎么说这些内容”,显然这涉及到了如何安排消息的结构。只要我们用心分析一下报刊发表的消息,就会发现,消息的结构比较固定、简单,大多数消息的结构都是“倒金字塔”式的,即:最重要的材料放在开头,次要材料放在后面。消息的结构具体表现为: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并在文中穿插背景材料。

  (一)标题
  标题是消息的眼睛,拟写得好,可以吸引读者;拟写得差,一篇好消息也会被埋没。可见标题有着向读者推荐的作用。如:《两位市长直接关怀大港“油郎”喜结良缘》(新华社1990年1月6日电讯稿)、《地球三分钟净增五百人》(新华社1996年7月13日电讯稿)、《杭城新事见新风拎书拜年书压岁》(1991年2月19日《解放日报》)。
  消息的标题必须简明、准确地概括消息内容,帮助读者理解报道的事实。消息标题有主题(正题)、引题(眉题)、副题(次题)三种。
  主题:概括与说明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
  引题:揭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待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
  副题: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或作内容提要。

  (二)导语
  导语是指一篇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句话。它是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鲜明地提示消息的主题思想。
  导语的要求,一是要抓住事情的核心,二是要能吸引读者看下去。要做到第一条,必须具备训练有素的分析能力;要做到第二条,则要有写作技巧。
  导语写作中的思维过程,通常是以作者的自问自答开始的:
  ①什么事情是已经发生的事件中最重要的?
  ②什么人参加进去了?——谁干的或谁讲的?
  ③是用直接性导语,还是用延缓性导语?
  ④有没有什么吸引人的词汇或生动形象的短语要写进导语中?
  ⑤主题是什么?什么样的动词能最有效地吸引读者?
  以上五个问题中,第三个问题涉及到导语的类型。那末,导语有哪些类型呢?
  一类是直接性导语:直接写出事实的核心的导语。多是陈述性的像速记一样地反映事实。
  另一类是延缓性导语:多用于“软”消息。即所报道的不是正在发展中的、变化中的或突发性的事件。它通常用来设置一种现场或创造某种气氛。多是解释性、说明性的。
  导语的形式主要有:
  1、叙述式。用摘录或综合的方法,把消息中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简明扼要地写出来。
  2、描写式。对消息的主要事实或某一有意义的侧面作简洁朴素而又有特色的描写,以酿成气氛。
  3、提问式。先揭露矛盾,鲜明地、尖锐地提出问题,再作简要的回答,引起读者的关注和思考。
  4、结论式。把结论写在开头,提示报道某一事物的意义或目的或总结。
  5、号召式。提出号召,给读者指出方向和奋斗目标。
  另外还有摘要式、评论式、综合式、解释式等等。

  (三)主体
  这是消息的主干部分。它紧接导语之后,对导语作具体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从而写出导语所概括的内容,表现全篇消息的主题思想。应按“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写作,但仍然要先写主要的,再写次要的。

  (四)背景
  1、什么是背景?新闻背景,指事件的历史背景、周围环境及与其它方面的联系等。写新闻有时要交代背景,目的在于帮助读者深刻理解新闻的内容和价值,起到衬托、深化主题的作用,也就是回答五个“W”中的Why(为什么)。
  西方新闻学认为背景就是对新闻事件作出的解释。美国新闻学家赖斯特说得很清楚:“我看不出新闻背景与解释有什么区别。”“解释,在我看来,就是新闻报道的深入化。就是把单一的新闻事件放到一系列的事件中去写”,“就是提供新闻的背景知识,从而使读者能够对新闻事件作出客观的判断。”
  但是“解释”不是议论,解释本身就是事实,也就是说用事实去解释。所以新闻背景又称之为“事实背景”。
  2、背景有哪些作用?
  第一个作用,是说明新闻事件的起因。
  第二个作用,显示或帮助读者理解新闻事件的重要性。
  第三个作用,突出新闻稿件的新闻价值。
  第四个作用,表明记者的观点。记者是不准在新闻中发表议论的,但是,谁也无法禁止记者通过自己来写的新闻表达自己的立场和看法。纯客观的报道是不存在的。
  3、背景的类型有几种?常见的有三种:对比性的,说明性的,注释性的。有的新闻学则将背景分为四种:人物背景、地理背景、历史背景和事物背景。

  (五)结尾
  新闻的结尾有小结式、启发式、号召式、分析式、展望式……等等。这些结尾写作与一般记叙文结尾的写作并无大的不同。


一、标题拟定

消息标题应标明什么
来源:军事记者 作者:彭化义

  消息的传播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息标题大小是否醒目、标题思想是否重要鲜明、标题语言是否生动引人等。因而,把消息标题做实、做精、做巧、做得生动形象,对编辑来说是必需的基本功,对报纸来说是关键的“重头戏”。那么,报纸版面上的消息标题究竟应当标出什么? 

  一、标出事实。标出事实,也就是消息标题要标明此篇消息要报道的是什么事,直截了当,开门见山。这是消息中最常见的标题,因为消息直接报道新闻事实的居多。这样做的好处是,读者看了标题就知道文中要讲的内容是什么,进而对要不要阅读这篇消息、对文中内容感不感兴趣,做到心中有数。报纸多做这样的消息标题,也符合“让标题醒目突出、让篇幅短小精悍”的新闻规律要求,从而在有限的版面上尽可能多地传播读者关心的信息。如2002至2003年度军区军兵种报纸好新闻评选作品中,有9篇消息入选成为好新闻,而在标题中直接标明新闻事实的就有8篇。可见,“写实新闻”是消息标题的主流。 

  二、标出主题。标出主题,就是标明消息想要说明的主题思想是什么,想要通过消息告诉读者什么观点。这类消息标题多是反映中心工作报道的消息和政治教育与思想工作方面的消息。要实现对党的中心工作的舆论引导和配合服务,党报就要多刊登有思想性、指导性和启发性的反映中心工作的消息,就要在消息的标题上尽量体现思想性。对这类消息而言,新鲜深刻的思想观点就是新闻性,就是可读性和指导性。如2005年4月17日军报消息《战斗精神培养融入经常性教育训练》,就是这样的直接表达观点的消息标题。 

  三、标出导向。我们说新闻是有其阶级性的,也就是说有其政治倾向性,这一点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无论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在社会主义国家,体现一定政治集团利益的报纸媒体在新闻传播过程中都会体现一定的政治倾向。我们的党报在对内宣传中也不例外,也要明确告诉读者自己的用意和导向。对军队报纸而言,消息标题的导向性多表现为对工作指导的思想要求上,如:2005年4月20日军报消息《抓过了不等于抓实了》,4月13日消息《对单项冒尖者亮红灯》,将消息的导向明现于题中,起到了引导作用。获得军区军兵种报纸好新闻奖的刊2002年11月25日《人民军队》报消息《把分队战术训练推向临战层次》,看上去是只报道训练成果,其实是在用这一新闻事实告诉读者:训练一定要贴近实战。获得军区军兵种报纸好新闻奖的刊2002年4月10日《火箭兵报》消息《28万元重奖72名科技兴工士官》,则在通过新闻消息标题提示读者和基层部队:要倡导科技练兵。 

  四、标出焦点。标出焦点,就是在标题上标明读者最关心的新闻核心。这个核心可能是一个观点,也可能是一个现象或结果。如《人民日报》4月25日四版《外交部发言人答记者问/坚决反对美国发表“西藏问题”总统报告》,回答了当时国内外人士关心的问题。在军队报纸上,新闻消息的焦点则多集中在部队热点问题上。2005年4月19日军报消息《杜绝训练场上“花架子”》和《叫停考核中的“假把式”》就属于此类标题,点出了当前部队作风建设中应当着重关注的焦点问题。 

  五、标出状态。新闻的发生总有其时间状态和空间状态,消息标题应当尽量标出这种状态,给人一种立体感。如,2005年4月24日《参考消息》上的《五名日本人登钓鱼岛未遂》,就告诉人们,这是一个过去式的消息,日本右翼反华势力的目的没有得逞。再如,《人民前线》报2005年4月23日消息《8名专业技术能手资格被取消》、《人民海军》报2005年4月12日一版消息《大连舰院百名研究生奔赴海疆》等,都不同程度地标明了新闻事件的时态,告诉读者“已经怎么样了”。而2005年4月10日军报消息《千里行军一路静悄悄》则告诉读者:新闻事件正在“怎么样”。 

  六、标出形象。作为新闻消息的标题,在准确简练基础上,应当尽量做得生动形象。如2005年4月14日军报消息《民兵专业分队随处找仗打》和《兵役宣传工作常年有戏唱》,使抽象的工作报道形象化。 

  七、标出结果。有的消息只要标明新闻事实或新闻事件就可以了,而有的消息需要标明所报道新闻事件的发展结果,才能收到应有的宣传效果。比如,你对某单位存在的不良现象提出批评,只说明“是什么”是不够的,读者需要知道“怎么样了”、“为什么”。2005年4月8日军报消息《从严治官有了“铁尺子”》,2003年3月13日《人民海军》报消息《最后一个荣誉灶拆了》,就在标题上标明了一个结果:“铁尺子”有了,荣誉灶没了。 

  八、标出数字。一些消息标题是以数字显示其新闻性和可以量化的成果及成效的。如:《北京晚报》4月24日《平价药店两天招来6万人》,《中国青年报》4月25日一版《吉林一煤矿发生透水事故/69名矿工被困井下》,《人民海军》报4月23日一版《车载导弹打靶7发7中》等,都是以数字说明问题。 

  九、标出悬念。有些消息还在标题上直接设立问题或悬念,进而吸引读者,效果很好。如2005年4月20日军报消息《改造食堂为何不受欢迎》,2005年4月23日《人民前线》报消息《士官学校缘何变成“香饽饽”》、2005年4月21日《人民海军》报消息《到课率100%是怎么统计出来的?》等,都通过悬念吸引读者,看过正文才能明白结论如何。 


新闻标题的文学表达
作者:李月

  汤姆森基金会编著的《新闻写作基础知识》中说:“你可以把马牵到水边,但你无法强迫它饮水。当你把报纸送到读者手里的时候,你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无法强迫他阅读。不过,有一个办法可以诱使他阅读你的报纸,那就是运用精彩的标题”。新闻标题是用以揭示、评价新闻内容的文字,是新闻内容的集中和概括。作为新闻语言的一部分,它遵循新闻制作的规律,因而对新闻标题的加工应该是有度的,它仍以揭示新闻内容为最大目的。本文的标题探美与传播效果分析正是建立在这个前提之上。但是,在具体的报道实践和新闻写作中,我们也发现那些富于文学表达色彩,或者说适当地进行加工修饰的新闻标题更能打动读者的心。针对当前新闻语言的“趋同”现象及新闻写作的“急就章”特点,本文对一些制作新颖、生动优美、富于文学色彩、文学感情的新闻标题进行归类和分析,以取得最佳的传播效果。
  所谓美眸流盼,靓丽动人篇文章的美眸就在标题。写好新闻的标题,就等于这则新闻成功了一半,打动了读者。

  1、妙用诗词  巧取珠玉
  诗词歌赋往往是前人留下的佳句谣传,也是文学中的精华所在。在新闻标题的拟制中若能巧用一二,便会起到引入注意、心为神动、遐想连篇的效果。
  例1:滚滚长江东逝水  浊浪令人心忧  (2002年2月4日《楚天都市报》)
  例2:兰佩紫菊簪黄 千金觅红装 谁为新人做嫁裳  (1995年6月2日《中国青年报》)
  前者很明显是一则关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环保新闻,作者引用诗词,使读者眼前慢慢地拉出一幅有关长江的画面,壮阔、雄伟、无边无际,遗憾的是长江之水却已浊浪一片,浑黄无比,这就给读者造成一种巨大的心理反差。后者反映的是如今的新嫁娘赶上了好日子,色彩优美的红装玉服不再是自己穿针引线、熬更守夜去做,而是千金买衣。诗词的活用使标题百味俱生,含蓄写意,色感对比强烈,富于音韵美。
类似的标题又如:
  即将来临的广州花市情况如何(引题) 为君报道春消息  今年花胜去年红(主题) (1982年1月22日《羊城晚报》)其中引诗一句,让人感觉春意盎然、浓情蜜意,可以说因为这一笔,绣出了精彩,也使标题显得丰腴。

  2、反面入题趣味横生
  避开正面陈述或表达,从相反的角度拟题,这种标题的美就美在两者的“反差”,美在短时间内给读者一种先睹为快的神奇效果。形式很多,如反衬,以一物衬一物;反串,人物、事物相互客串;甚至就讲反话
  例1:“丑得美”(1987年4月6日《新华日报》)
  这是关于当时全国知名昆剧丑角演员炉火纯青的表演演技的新闻报道。美丑本相互对立,但于心灵、精神、情操之美,二者却有转化空间。作者拟题,其意便在于此,通过对比和反差,立刻引起了读者的猜想。
  例2:“妇女主任是男的”(2003年2月25日《人民日报》)
  这则新闻的成功原因之一就是标题制作十分新颖、抢眼,给人以最佳的视觉效果冲击。其一,口语化味道浓烈,朴实、亲切,仿若百姓人家拉家常似的叙说奇闻异事一般;其二,反作标题,悬念引人。一般而言,标题本身就是新闻,再加上悬念,必然引起读者“刨根问底”的猎奇心理,从而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例3:1大于296(2003年4月18日《人民日报》)
  通过逻辑完全不合的数据比较,作者意在强调什么呢?这则新闻主要报道中国加入WTO后,在与外资银行的银行卡发放竞争中,为了迎接挑战,中国银行把296家发出银行卡统一为一种,数量减少了,但竞争力却上来了。标题拟定十分新颖,反说1大于296,充分引起了读者关注。这好比老师问小学生一加一何时不等于二的问题一样,精彩、巧妙!

  3、紧扣生活徒生新意
  经济类、会议类、理论新闻是新闻报道的热点和重点,其标题的制作应在充分考虑新闻内容的基础上避免重复、呆板、枯燥和套话连篇,避免让读者食之无味,看之无色,听之无动。这就需要借鉴文学表达的各种方式,或拟人、或比喻、或引用,使标题更好更有效地反映新闻内容,形成作者主观思想感情的判断,在事实报道中赢得读者的青睐。
  例l、“我给省长敬个礼”(199S年1月10日《黑龙江日报》)
  98年1月10日,原黑龙江省长田凤山到牡丹江代表团听取代表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意见,山下岗职工选为人大代表的于莲凤在发言时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给省长深深鞠了一躬,于是就产生了这条新闻。写作中,作者有意识地避开会议新闻的报道口吻,抓住动作的细节,以一句描述性的语言为题,可谓凝聚瞬间,剪下一枝绿。好比无声出见惊雷,成为会议报道中的亮点,从而获得了当年省人大好新闻一等奖。这则新闻的妙处就在于扣紧生活,抓住特点,充分利用文学表达的手段,把严肃、格式化的会议新闻灵活地处置以生活化标题,使读者耳目一新,脑海中不再是“XX大会于XX在XX隆重召开”之类的乏味标题。
  例2“学术岂能有‘包工头”’。
  针对学术研究中“学术寡头”层层分工的不良现象,作者拟此标题进行了意味深长的报道分析。以“包工头”借喻科学研究的把关者,一语击破崇高学术背后的阴暗面,前加一个“岂能”,勿庸置疑、刻不容缓的迫切心理显而易见。这样一来,通过人们对“包工头”一词通俗大众的理解,使得一则精英阶层的写实新闻进入百姓视野,从而引起轰动,受到关注。又如经济类新闻“辣妹子辣”,记者跳出数据堆砌,政令发布的生硬报道,紧扣生活,引用传唱大江南北的一句歌词,即辣妹子(湖南妹)(火锅)“辣”为题,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再如关于一桩法律法规常识普及的案件报道。作者采用了的标题是:(主)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反哺之恩岂能一泼了之!(副)透视一起赡养纠纷案。标题借用原滋原味的民间俗语为题,是为大家所熟悉的,也是所了解的。再“一问一惊”,意蕴丰富,情感十足。

  4.找准角度,推陈出新
  一般而言,对于重大的社会事件,热点新闻,许多媒体都会呼涌而出,派出最强大的阵容,最有实力的记者驻扎在第一线,以争获取在第一时间,第一地点向人们出发布最新的报道。如世界聚焦的奥运会及各种国际国内赛事、战争以及灾情等等。一般而言,在该事件来临的前后或进行过程中,受众与新闻报道的关注点将不谋而合,受众所具有的至高无上的选择权给报道竞争增加了不少压力。对于同一事件新闻的报道,如何在众多的报道中独树一帜,写出有深度,有力度,有特色的新闻,拟制标题便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只有当读者浏览刊时被你的标题吸引,才会在多篇报道中选中你的文章。
  例1.《中国青年报》:蓝天碧水一抹明霞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例2.《参考消息》:出水芙蓉伏明霞
  当伏明霞获得了奥运跳水冠军时,媒体纷纷向读者迅速发布这条消息。不同的两条新闻报道同一个人,同一件事,却各有其特点,前者在字里行间巧妙化用伏明霞的名字,蓝天碧水间,那套熟悉的动作再次重演:抬头、深呼吸、起跳、屈体翻腾三周半。天上人间的距离,尽在一跳之间。“林妹妹”的到来,让观众激情活跃、掌声连片:后者以出水芙蓉形容之,又有诗词运用其中,赋予伏明霞天然去雕饰的美感,连同她的表演一起,清新而富于活力,在当时的奥运报道中,都称得上是制作别出心裁的好标题。
  又如2003年3月发生的美伊战争,也是全世界新闻界报道的热点和重点。其中,关于巴格达城人民遭受的伤害与灾难,有这样两条消息:
  例3.一样的生命不一样的“价”(主题)美媒体反思伊战中的两种现象 (副题) (《新民晚报》2 0 0 3年4月1 5日)
  “悲情城市”泪未干(主题)巴格达人噩梦仍在继续 (副题) (《新民晚报》2 0 0 3年4月l 3日)
  两条标题都采用比拟的手法,对于前者,记者提出了一个关于人性、生命价值的问题,本质意义上相同的生命开出了不同的“价”,且不论生命无以衡量,生命无价。造成其的原因是什么呢?这种比较让我们质疑、更让我们深思;后者则立足于巴格达这个古老文明的城市,力尽报道它当前悲惨与痛苦的现状,令人不堪回首。称为“悲情城市”,覆上了人的面纱,有感伤的味道,有夸张的成分,但都数不尽战争的创伤。两条新闻都是对战事灾难的报道,但由于标题的角度和侧重点不同,感觉也就各异。
  由此可见,从标题入手,下苦功夫,正所谓文字频改、功夫自出,虽百家争鸣,却只花香一朵。


二、导语提炼

导语——开启受众的金钥匙
来源:中国新闻研究中心 作者:曾文英

  写一则消息,导语的设计十分重要。其作用不仅在于对主体内容的提炼,而且还在于提高新闻的整体效应。
  何谓导语?“导语就是以凝炼的文句提示新闻要旨,吸引受众阅读新闻开头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当代新闻文体写作》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辞海》(修订版)又指出:导语为“新闻工作术语,在一篇较长的报道开头,用简洁的话介绍主要的内容,提示它的主题思想,以便引导读者进一步阅读全篇”。从受众心理进行分析,笔者认为,导语的作用起码有以下几点:

一、引发受众兴趣和注意力
  消息的开头如何,与其整体的关系非常大,它直接影响到受众的阅读兴趣、情绪和所处状态。记者如果在撰写消息时精心设计好导语,新闻就会像磁铁一样紧紧吸引住受众,使之产生浓厚的兴趣和高度的注意力。《泰国北碧村发生“蛙战”》是一则曾引起广大受众普遍兴趣的消息。它的导语是这样写的“在泰国南部博他伦府博他伦县北碧村的一块田野里,前不久发生一起有数千只青蛙参加,历时一个多小时的‘蛙战’。”这简短的导语激发了受众揭启“蛙战内幕”的企盼,而产生急于往下看的浓厚兴趣。如此,可以看出导语在受众中的重要位置。

二、调动受众思维的积极性
  消息的导语如能通过适当的引导,激发受众积极思考,新闻的效应也能真正发挥出来。那么,怎样调动受众的思维积极性呢?众所周知,有引导就会产生思索,有思索就会产生求知的欲望。因此,导语通过巧设疑问,能起到开启受众思维的积极作用。例如,《人民日报》刊登的一则消息开头“长江究竟有多长?源头在哪里?经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组织查勘的结果:……在唐古拉山脉主峰拉丹冬雪山南侧的沱沱河,全长不止5800公里……”。这则消息“开头见问”,提出了人们普遍想知道的知识性问题,因而赢得了受众。

三、从受众关心的问题入手
  每一时期、每一阶段,都有受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而这些热难点问题,正是新闻媒介所要关注的焦点。如果记者能从解决问题入手,撰写好导语,这对受众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如《人民日报》的另一则消息《马鞍山减速机厂工程师金铭新无端受排斥  工人上书为知识分子说公道话》就是针对群众关注的难点问题进行报道,请看其导语:“最近,中共安徽省马鞍山市委认真处理工人来信中反映的问题,对排斥知识分子的减速厂党支部书记裴吉宏就地免职调离该厂……。”记者心里装着受众,撰写的稿件,找准典型之“矢”,射问题之“的”,其导语击中了要害。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导语在消息中不仅有提示新闻内容的作用,还有利于激发受众兴趣和调动思维积极性,犹如一把开启受众的“金钥匙”。那么,记者编辑怎样恰当地设计和撰写导语呢?笔者认为:
  一、精要,有概括性。导语只是新闻的提要,并不是消息的全部内容。因此,导语要切中消息的重点,语言要精炼、概括,不能拖泥带水,不能泛泛而淡。那种占用长幅和时间,交待新闻背景和随意发挥的做法,都是不应该的。如果说标题是新闻消息的“眼睛”,那么导语就是面向受众的“窗口”。记者要抓住新闻中心,以简洁的语言撰写导语。
  二、启发,吸引受众。不管是受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还是社会上存在的难点问题,作为新闻工作者都有责任引导受众正视这些问题。因此,报道的新闻,导语设计应有针对性和启发性。“针对性”是指导语的内容要正视问题, 不要回避矛盾;“启发性”是指导语要善于引发受众思考,有启示作用。
  三、活泼,不拘一格。导语不仅要概括新闻的内容,还要紧紧扣住受众。这就需要记者在尊重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的前提下,讲究灵活多样的报道方式,导语也不例外。实际操作中,可以变换一个视角,找准导语的切入点;从受众心理需求入手,适当运用对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烘托气氛。有人提出导语散文化,就是这个道理。总之,只要我们从受众出发,切实改进新闻报道的方式,消息的导语不仅可以采用叙述的方法,也可以用抒情、描写、议论等方法。


善用“冲突”构建新闻导语
来源:中国新闻研究中心 作者:李韧

  导语写作是一门富有创造性和挑战性的艺术。导语是新闻最重要的部分,“导语是记者展示其杰作的橱窗”(美国学者麦尔文•曼切尔)。
  在东西方的新闻实践中,冲突都是新闻记者时刻追求的一个重要价值要素。暴力、犯罪、死伤、财产损失、战争等等,都是富有冲突的报道领域。但是,冲突并不仅仅是这些,它的新闻内涵实际远比这些深刻。根据《辞海》的解释,冲突是指“文艺作品中所刻画的不同性格、不同情势、对立力量或人物内心各种思想感情的矛盾及其激化。”在日常新闻报道中,冲突无时无刻不存在。我们先来看这样一条新闻导语:
  美联社北京5月20日电 他的工人威胁要杀他,他的妻子由于过度担忧终于病倒而住进精神病院。但是,浙江海盐衬衫总厂厂长步鑫生先生,顶住了来自"左"的势力的压力,成为共产党中国改革浪潮中的一名佼佼者。这位52岁的裁缝的儿子,在昨天会见西方记者时,讲述了他同"吃大锅饭"的平均主义战斗的经过。
  这条写中国改革开放之初著名改革人物步鑫生的导语,就充分体现了“冲突”要素。美联社的记者没有在导语中写他取得的改革成就,写他的事业辉煌。因为,与这些要素相比,对一个人生命的威胁和妻子因过度担忧而患上精神病的事实是最具吸引力的要素。冲突在这里构建起新闻导语的核心。

  法国《快报》周刊2003年12月4日刊登了一篇题为《诺贝尔奖的秘密》的文章。它的导语如下:
  一页纸。一个孤独的男人1895年在巴黎写下的薄薄一页纸,他的家人在他死后才发现这一遗嘱。写在这页纸上的短短几十行字,成就了如今在全球享有盛名的奖项之一——诺贝尔奖。
  在这里,第一句话里的“一页纸”和“一个孤独的男人”之间构成了第一次冲突,它们向读者传达出一个强烈的信息——这是一个不为人所知的人留下的一份不为人所知的遗嘱。在第二句话中,“短短几十行字”和“全球享有盛名”之间为读者构成了第二次冲突。这种强烈的对比把诺贝尔奖的神秘性通过导语直接摆放到读者面前。

  对普通人物和事件的报道也能找到冲突点,这需要耐心和仔细的观察。1998年,当我刚刚进入新华社重庆分社做记者时,采写了一条《重庆农民投资创办外语学院》的消息,导语是这样的:
  新华社重庆八月一日电 五十二岁农民陈文学尽管小时候家境困难,没有经济能力完成小学教育,但并不影响他对教育事业的追求,不久前,他把近几年致富所得全部积蓄拿出,和其他人一起创办了一所外语学院。
  农民办学校在当时本身就是一件比较有戏剧性的事情,而这个没有完成小学教育、自小家贫的陈文学拿出全部积蓄创办外语学院的经历使得冲突更加明显,从而也使导语更具可读性。

  独特行为的冲突。行为人与社会习惯截然不同的作法引起读者强烈的冲突感,这种冲突有时并非有害的,它可能是有趣的,如:
  美联社密歇根州霍兰2月1日电 一位喜得贵子的父亲认为在一个男孩的名字里加上"小"或"二世"过于平淡无奇,于是作为工程师的他就用软件业的做法为他刚出生的儿子取名。
  这名工程师叫乔恩•布莱克•丘萨克,他在同妻子杰米商量后,决定给他们的儿子取名为乔恩•布莱克•丘萨克2.0(版)。

  类比的冲突。将相似的东西进行比较,从而让读者发现其中强烈的冲突,如《陈水扁的进攻与退却》一文开头:
  记得儿时看京剧,武戏开场前,总是先把锣鼓敲得震耳欲聋,然后由浓眉大眼、虎背熊腰的主角登场,作一个威风凛凛的亮相以博取满堂彩。如果锣鼓喧天声中出现的是个身材矮小、拳脚不灵的小花脸,观众准会报以一阵哄笑。
  陈水扁这次玩弄的公投把戏,就是一场锣鼓敲得响,导演太蹩脚的闹剧。他高喊民主、和平,反对中国导弹,升高两岸敌意,甚至叫嚣要进行"圣战",跟北京最后一搏。
  导语是引导读者阅读记者作品的一扇门,它没有固定的模式,但必须体现记者的智慧和思想。事实上,只要认真观察和仔细分析,把握住新闻中的冲突要素,用简单、明晰和生动的语言,一个新闻领域里的新手也能写出读者爱不释手的新闻来。


三、内容写作

如何寻觅“新闻点”
来源:中国新闻研究中心 作者:曾文英

  面对市场,参与竞争,新闻媒体也要讲究 “卖点”。新闻的“卖点”就是“看(听)点”,说白了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新闻点”。 “新闻点”是衡量新闻价值的重要标尺,在一个新闻单位,它成了人们每天“挂在嘴边上”、“录在带子上”的热点话题,似乎无须赘述。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新闻点”又是一大难题,并不好把握。从记者到编辑,天天都在思索:有没有“新闻点”?怎样寻觅“新闻点”?“新闻点”能否做大?如何做好?根据多年的新闻工作实践,笔者认为,在一般情况下,可  从下列几方面入手,寻觅和挖掘“新闻点”:

一、从宏观上审视,找出当前最有指导性或最具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
  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要从国家的利益出发,树立全局观念,密切注视和了解国内外的各种动态,熟悉和掌握当前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由此可知,新闻工作者要认真分析并研究地方的实际,分清社会的主流和支流,了解当前社会中的新事物、新观念和新问题。
  今年初,笔者在潮州市政府有关“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切实抓好农村卫生工作”的会议上了解到,2005年该市将着重抓好市区和所属县的疾控中心、传染病区等重点项目的建设,同时把公共卫生体系的触角延伸到农村、延伸到基层。通过对上述几方面内容的思考,笔者认为,该市市区的疾病控制方面已经不成问题,而乡下“看病难”、“看不起病”则是当今社会的一大热点和难点问题,这方面的内容更有价值。这些问题的解决,既体现党和政府对农民的关心,又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于是,笔者进一步采访,把潮州市中心医院、潮州医院和其他县级以上医疗单位要对口扶持农村卫生院,开展“健康直通车”义医义诊活动,帮助贫困地区的群众解决“看病难”问题,提高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方面的内容作为一个重要方面报道出来。

二、从“大视野”的“立体新闻”中,抓住最有“个性”或“特性”的事例
  一则新闻不可能将来自多个信息源的信息或一个信息源的多个信息点全盘托出,而必须把经筛选的、具有个性化的典型展现给受众。换句话来说,也就是在多个信息源或多个信息点的“面”上找出“点”来。众多场合和实际状况中,“面”可能是相同的,而“点”往往不同。这些“点”的提炼,不能单靠字面上的总结或某个部门单位的介绍,而要靠我们记者的“慧眼”和“思辩”,从“面”上的情况中提炼和加以深化。
  《我市将提供一万多个中小学优质学位》这则消息,就是笔者在潮州市教育部门了解两所新校区、一所新学校建设情况采编的。当时,随省有关领导前去三所学校采访,领导对基础教育的重视、学校建设步伐的加快、校园环境的改善,这都一一地呈现在笔者面前,但省领导对三所学校当时的建设和今后如何办学“各有所异”,各校的建设进展情况也不尽相同,这两方面如果要报道可能需要不少笔墨或篇幅;其次,如果报道照此报道也仅对其业界人士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大多受众没能收效。大多受众关注的还是三所学校建成之后能起什么作用,有何意义。因此,笔者抓住“提供中小学优质学位”这一点作为新闻报道的切入点作文章。

三、变换角色,从普通受众的眼光,捕捉人们最关心和最感兴趣的话题或典型
  俗话说得好:“要钓鱼先得想鱼爱吃什么。”采编新闻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了解广大群众的需求,选择能广泛引起受众兴趣的题材。任何一个新闻媒体都有特定的受众群,或者说最主要的受众群。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有不少记者、编辑很看中自己的感觉,把自己的才智和能力看得特别重。这一偏见导致了采编的新闻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脱离受众的倾向。
  笔者近期采访的《20位市机关效能建设监督员开始履职》、《加大治超执法力度,整治“大吨小标”车辆》、《潮州卫校:八成毕业生有了“婆家”》、《潮州电台:连线送特产,点歌传祝福》等几则新闻,均系笔者在相关部门采访时,面对方方面面的内容,抓住其中与受众的工作和生活较为密切的“点”:有让受众了解当前党政部门整顿工作作风和社会上整治车辆工作的重点;有澄清受众对中等职业、专业学校就业存在模糊认识的;还有结合节日向受众传递参与祝福的信息,激发其情趣的。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新闻点”对绝大多数受众来说,应该有一定的陌生感。因为“陌生”,所以才激起“求知”。
  然而,在提炼“新闻点”中,有一些年轻记者对采访到的新闻事实,分不清轻重,看不清它是不是具有普遍意义及其意义的大小。有的记者往往局限采访到的素材作为惟一的依据,忽略全局这个重要因素。因此,很难提炼出撞击全局、对广大受众具有指导作用的“新闻点”。记者必须深入生活,在把握时代、改革脉博的同时,潜心观察,留意身边的人和事,多长个心眼。因为,只有我们站得高、看得远,才能精心采编有分量、有深度、有影响、受欢迎的新闻。


把会议新闻铸成精品
来源:中国新闻研究中心 作者:王永亮 阎志英

  会议新闻,是大多数媒体的必有新闻。如何报道好会议新闻,又是各媒体深感棘手的难题。在新闻改革中,如何把会议新闻铸就成精品似乎成了常有话题。

一、受众意识:铸就精品的奠基石 
  我们各级主流媒体,每天报道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发布政府的政策,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信息。但是从报道形式、选题到内容上,仍嫌"老套"。为了让我们的广大普通百姓能从会议报道中快速地、清晰地、准确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我们必须树立强烈的受众意识。其中关键要抱定一个宗旨:把会议变成"新闻",让读者一口吃到"馅"。好的会议消息总是给读者提供最新鲜、最有新闻价值的内容。而长篇累牍的空话套话,犹如一只无馅的馒头,让人吃了半天,吃不  到一点"实货"。因此从新闻角度讲,这类会议报道篇幅再长,价值仍然不大。
  会议新闻属于动态消息,有很强的时效性。如何在很短的时间内抢发出一条精良的会议新闻,记者的功夫不在会场内,而在会场外;不是在会议后,而要做在会议前。首先就是要做到事前吃透会议精神,对于要报道的会议,应该做到心中有数,事前策划好该宣传什么、抓什么问题,通过对信息进行筛选、整合,注重挖掘会议的现实意义,增加信息量,才能把新闻"做大",将会议新闻做成深度报道。记者要在会议前"做功课",并不意味着记者就可以根据手头掌握的信息,按先入为主的"预定设想"来报道会议,而是为了能在会议中"抓"新闻而作充分准备。很多有经验的记者都有这样的体会:领导讲话中的插曲,经常是老百姓十分关心的问题。领导在会上即席就某一问题讲了几则小故事、小插曲,这一类的报告最易针砭时弊、生动而有张力,若把这样的闪光点和精彩的观点补充到会议的"统发稿"里,可为会议新闻增色不少,提高其"含金量"。

二、创新策划:铸就精品的设计师 
  创新策划的重要目标是多出精品。会议报道改革的指导思想,首先就是要减少程式化报道,增加会议新闻的"含金量",变"会议动态"为会议新闻,使其成为真正的新闻。 
  新华社2003年的"两会"报道,用创新精神策划会议新闻,设计出一篇篇为人称道的会议新闻精品。"两会"的关键是一个"会"字,由此衍生出各种与之相关的内容:会议日程、政府工作报告、各种发言、新闻发布会等。以往报道,常见做法是全文照登相关报告、发言,配发评论,对之进行"解释"。而今年,新华社的报道方式转移到对信息的"解读"上。"解释"是预设一个肯定的立场加以具体阐释,而"解读"则是没有预设前提地发问和探求。解释、解读,虽只一字之差,却有根本变化。 
  例如,财政部长项怀诚3月6日作《国务院关于200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及200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新华社记者的报道是《赤字突破3000亿 国债缩减100亿——预算报告完全解读》,从6个角度剖析,为读者解读这则财政报告。6个角度,每一个都先问"为什么",以便读者主动接受信息,而非被动灌输概念。 

三、新闻敏感:铸就精品的推动力 
  没有新闻敏感性,就当不了新闻工作者;没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性,就不能成为出色的新闻工作者。这里所说的新闻敏感,就是善于"读"懂会议。大凡重要的会议上,总有一种我们称之谓"精神"的东西。我们要努力去挖掘并吃透这种"精神"与实际工作、特别是与百姓的生活、利益的关系。哪些是一以贯之,需要始终坚持的;哪些是新的观点、新的举措;哪些是在新的形势、新的情况下特别强调的或重中之重的等等。要让读者领会好"精神",记者首先要吃透"精神",同时又要考虑这些会议精神的贯彻,将会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产生什么影响。所有这些,"通稿"上是不可能给你现成准备的。同时,有些领导在作报告时,还常会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事例去诠释会议的内容,这里常常有闪光的见解、新颖的观点。把这些内容用一种适当的方式传播出去,也会给人以启迪。而这些,又是那些迟到早退、心不在焉的会议采访者所无法做到的。 
  2001年6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就北方水资源现状和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的情况举行记者招待会。当时的经济日报实习记者将新闻材料改编成一则题为《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水资源情况记者招待会》的消息发给了夜班编辑。次日见报已变成了一则100多字的简讯,没什么新意,内容也不丰富。翻看其他报纸,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国青年报的报道《北京将投入250亿解决缺水问题 生活用水价将调至6元/立方米》。显然,中国青年报紧紧抓住了人们关心的问题来报道新闻,鲜活的信息深深吸引着读者。
  新闻敏感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通过学习和锻炼逐步培养出来并加以提高的。它主要来自政治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修养、观察判断是非的能力以及强烈的工作热情和丰富的工作经验等诸多因素。同时,还要有深入基层,多侧面、多角度,站在历史整体高度,抓住实质性问题的本领。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翔宇通讯员新闻写作学习材料汇编(下)

版权所有 翔宇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