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如何成为学习的路线图?

时间:2020-09-18 16:40 作者:袁爱国 编审:
导学案:如何成为学习的路线图?
  提高课堂效率,是课堂变革的永恒主题。对于师生来说,如何有效编制与使用导学案,决定着课堂目标是否有效达成。“导学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本期师生的一些思考与做法,希望能为大家开启一扇通透之门。

【一线传真】
 
优化《学习指南》 提供学习平台
宝应实验初中 袁爱国
  《学习指南》是学生可以藉此并依托教材进行自主学习的具体方案,集预习、课堂探究、反馈三项功能为一体,为教师学情分析、学习效果反馈提供依据,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供平台。
  我校《学习指南》基本栏目有:“学习目标”“学法指导”、“助学链接”、“预习导航”、“课堂探究”、“课堂检测”等。
  “学习目标”:结合教学目标,从学生学习角度,用浅易简明的语言阐述,务必具体可测。
  “学法指导”:根据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及教学要求,给学生提供策略性知识、过程性知识,形成技能技巧,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
  “助学链接”:指学习新课需要的准备知识、背景知识,也可能是这部分知识与另一部分的链接。
  “预习导航”:自学的核心内容,一般安排基础知识、整体感知、质疑存疑等内容,学生能够结合教材基本完成任务,预习的时间在20分钟左右为宜。
  “课堂探究”: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强化学生自我更新、自我指导、自我监控的意识;要对讨论、竞赛、辩论等合作学习、展示活动加强管理与调控,及时处理合作过程中生成的问题,正确评价合作学习的成果;鼓励学生质疑、提问、猜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过程中也要通过准确的讲解、示范、演示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
  “课堂检测”:注意题量控制,紧贴教学内容注意深度、难度与广度,教材中的课后练习、习题均可适当进入目标检测。时间在10分钟左右,力求当堂完成检测任务。
  编制及操作《学习指南》注意事项:
  第一、结合学情、教材、课标确定《学习指南》主要内容。学生的学习层次参差不齐,要立足于中下等基础的学生水平,要有比较明确的引导,要尽量多设台阶,阶差尽量缩小,要给学生指出学习的方向,要体现知识提升的过程,要在学生的最近知识能力发展区设计问题。设计问题探究的层次、探究引导的路子、范例点拨的层次和目标检测选题的基础和关键,即教给谁学、如何去学的引领;备好教材,是吃透教材的重点难点,正确把握对学习的要求,把握教学的深度广度的需要。
  第二、知识问题化、问题活动化、活动层次化。《学习指南》所涉及的课堂内容,每一部分探究或学习的主题一旦确定,就要精心设计问题;设计的问题还要通过适宜的互动展开,在《学习指南》引领下,学生通过自学、对学、组学,完成每一个问题,从而达到整体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提升;活动还要循序渐进,分层探究,体现知识的逐步生成过程,由低到高,螺旋上升。
  第三、备好课堂流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要妥善处理好教案、《学习指南》、课件三者之间的关系。不能仅仅照《学习指南》组织教学,课堂教学不能成为校对《学习指南》答案的过程。合理使用《学习指南》,与多媒体课件谐调,明确各个环节教学时间,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确保当堂完成教学任务。
 
导学案的编制、使用与评价
宝应中学 朱恒高
  导学案是教师把课本知识转化为一个个层次分明、具有逻辑联系的问题,为学生主动学习而设计的自学方案。导学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是教师课堂教学的总抓手。
  一、导学案的编制
 1、导学案编制重点应该在“学习引导”上,“导”和“学”是两个核心字。“导”是目的,预习材料必须具有引导学习和突破问题的功能。坚持知识过关、夯实基础,不同组合、不同层面的学生使用的导学案必须适度分层。
 2、导学案编制的8个环节: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链接、学法指导、学习过程、学习反思、归纳小结、课堂检查。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导学案的眉页必须注明教材章节、导学案序号、使用班级、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等。
 3、导学案编制例习题设计分为四个级别:A级为“识记类”,要求学生在课前时间解决;B级为“理解类”,要求学生能把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和生活挂钩,形成融会贯通的衔接;C级为“应用类”,学以致用,能解决同一类型的例题和习题;D级为“拓展类”,要求学生能把知识、经验与社会以及最新科研成果挂钩。
 4、导学案的编制步骤
  第一步:骨干教师在认真研究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和学生实情的基础上个体备课;
  第二步:备课组成员集体备课,主备教师说课,其他教师提出修改意见;
  第三步:主备教师结合备课组意见修改并印发导学案;
  第四步:组内每位教师根据学生预习情况二次备课,编写教学设计;
  第五步:将最终完善的导学案电子稿交由教务处存档,作为后续教学使用。
  二、导学案的使用
 1、学生课前根据导学案要求认真进行课本预习,通过预习知道下节课学习目标、重点和难点;初步掌握下节课的知识内容;做好教科书对应章节后的问题与练习;完成导学案中A、B级的例习题;生疏或难以解决的问题应做好标记,第二天与同学交流或在课堂上向老师提出。
 2、学生在课堂上结合导学案内容做好重要结论和典型变式题的笔记,归纳知识,纠正错误,学完一课后,要在导学案的空白处写上“学后记”。
 3、老师要督促学生每隔一周将各科导学案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复习资料。
 4、所有学科一般不布置课外作业,集中力量指导学生完成高质量的预习导学案,学科教师在上课前必须批阅导学案,以便了解学情,二次备课,完成教学设计。
 5、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发挥课本范例的作用,以导学案和教学设计为路线图,坚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交流重难点内容,讨论解答新问题,归纳总结知识规律等。在学生讨论问题遇到思维障碍时,教师需要做适当点拨。
  三、导学案的评价
  每周学校教务处负责组织对各备课组的导学案编制与使用情况进行检查、评比,评比结果纳入教师、备课组、年级部的教学工作考核范畴,评比考核分为A、B、C三个等级:
 1、A级:导学案数量、八个环节内容齐全,有效遵循编制原则和操作流程,编制质量高,能结合江苏高考新规范和本年级学生实情。
 2、B级:导学案数量、八个环节内容基本齐全,能遵循编制原则和操作流程,但导学案的难度、容量不够适当。
 3、C级:导学案数量不足,八个环节内容不齐全,编制质量较低,基本属于剪贴性、习题性内容。
 
以《学习指南》为载体的合作教学模式初探
宝应实验初中 圣春平
  美国教育家杜威以实用主义作为教育理论基础,提出了“学生中心”的教育模式,他主张教育的中心应从教师和教科书转到学生,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学习。合作小组的建立、《学习指南》的使用,将传统的教学模式变革为:任务是学生的,探究的方式是在合作交流中完成的,基本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课堂效率。
  目前,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在阅读教学的文章选编中可谓精心,形成一个个主题化鲜明的单元,如“长征之歌”“爱国情怀”“至爱亲情”等,有利于教师把教学内容自然渗透到活动中,摆脱枯燥的重复训练,将学生引向生活的舞台,在较真实的语境中交流,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然而,学生们除了语文课堂外,真正学习语文的意识很淡薄,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特别是由于苏教版作文教学的体系不够合理,甚至内容空洞,学生写作文无话可说,难以写出生动活泼富有生命力的文章。
  因此,我们作为江苏教育新政背景下的主体,要改变上述现状,就必须拓展学用渠道,使学生以不同形式学习和使用语文,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运用。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从学生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采用了以《学习指南》为载体的任务驱动式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从激发学生主体性而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就要求在较短的课堂时间内给予学生较为充裕的活动时间,包括相互交流、相互启发、探索创新的时间,而小组合作学习就较好地解决了这一矛盾,使学生能在和谐的气氛中,共同探索、相互学习、逐步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打造高效课堂。
  “任务驱动式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方式多种多样,关键是教师要在教学内容中融入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当的方法和切入点,创设恰当的任务学习情景,让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感悟和认知,既保证任务学习的时效性又保持任务学习的多样性,使每一次任务教学都成为学生对客观世界的领悟,对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的体验。学生不同,教师不同,教学条件不同,任务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也应该是多样性的。“任务驱动式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以其日益凸显的适应素质教育的学习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当然,任务型教学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在实施任务型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并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我们将在今后的实验中不断探索,使这一教学模式更富有生命力。
 
【言论广场】
 
巧用导学案
宝应中学09级29班 陈敏雪
  我们在使用导学案的过程中,有一些问题会困扰着我们的学习进程,诸如“如何处理导学案与课本的关系”、“合作探究如何展开”等。
  导学案不同于以往的教案,因为它是给学生预习用的,学生首先要能理解出题者的意图;但导学案又不能过于简单,局限于对教材知识的梳理,因为它又有教案的功能。在这样的关系之中,出于种种的原因,课本与导学案之间的关系一直困扰着我们学生。高一一个学期下来,书本基本干干净净,因为全都在教辅书和导学案上了,但是有一点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教辅书和导学案毕竟不能完全替代书本,他们都只是从书本而来,我们最终都是要回归到课本中去的。如何在二者之间寻求到正确的关系,在这里,笔者有几点建议:
  第一,在预习时,看教辅书是必要的。因为书本的知识是有限的,我们需要借助教辅来帮助理解,但是看教辅之前一定要把书本过一遍,参照导学案的知识点,在课本中划出,这对文科的学习尤其重要,复习时先把画下来的重点知识梳理一遍,再参照导学案中的其他题目进行复习。历史、政治、地理等学科在学习时一定要注意书本中的图片,这些有可能就作为考察的材料。对于理科的学习,公式的推导过程,书本中基本都做了详细的解释,这些恰恰是思维的关键所在,理解了他们,做题时才能走出“依葫芦画瓢”的误区,真正做到举一反三。
  第二,课本中的例题一定要逐题过关,这些题目是“母题”,是一堂课所讨论的核心问题。课堂上,完全靠学生之间的合作是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的,课堂时间毕竟有限,完全依赖教辅书是不可取的,因为那样不能使我们真正理解题目的内涵,思维得不到发展。
  第三,老师们要发现新版本与旧版本教材之间的差异,比如物理的人教版与教科版、地理的人教版与鲁教版,这些差异如果涉及到题目中,同学在做题时难免会有疑惑,如果不能从课本或教辅中找到参考思路,预习的效果自然就大打折扣了,这时可以适当地采用“材料连接”等方式,使同学们在思考时有理可寻。
  第四,老师们还要处理好必修与选修的关系,导学案的难度一定不能制定的太高,C类题不可一次性过多,对于本来就难但是又很重要的内容,老师讲解的时间应适当加长,不能局限于规定而导致课堂效率的低下。
  作为学生,一定要认真思考,对于复杂的、难度较大的问题,要有自己的见解。同时要注意课后对于知识的整理:一天小整理,一周粗整理,一月大整理,学期全整理,将知识构成网络,做到“心中有数”。
 
做好两个观念转变
宝应中学09级4班 胡 霄
 1、学生对待导学案应从“作业观”转为“学习观”。
  “作业观”是把导学案当做作业来完成,对知识点不求甚解。只要能从课本、资料上找到答案的,就抄下来;实在找不到的,就求同学“通融”一下。而“学习观”就是真正地把它当作学习材料去思考、去理解、去记忆。两者完成后的导学案表面上看是差不多,然而前者明显没有后者厚重。所以,我们学生要从“作业观”转为“学习观”。
 2、教师在课堂上应由“解决观”转为“讲解观”。
  “解决观”即教师在课堂上按照流程,为学生对一对导学案上的答案。“讲解观”即除了深刻剖析导学案上的题目与知识点外,还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与总结。有了导学案后,虽然课堂流程已经固定下来,但不代表老师就不要与学生互动了。否则,课堂又变成了老师独奏的阵地。因此,课堂需要老师为我们“讲解”思路,而不是“解决”问题。
 
有效使用导学案
宝应中学09级1班 唐 晨
  “新课改”最大的改变之一就是导学案的使用。导学案是我们现在唯一的作业,它能否有效利用,关系到我们整个学习流程。
  课前做导学案时,我建议不要一边看书,一边做,要先看“学习目标”,“重难点”,然后根据它有重点地预习,这样,对自己不理解、记不牢的知识就可以加强记忆。同时,最好在上面做一些小记号,如问号之类的,因为这也就是明天上课时你最要关注的地方。
  课上要注意对导学案的订正、补充。毕竟,课堂才是大本营,仅仅掌握导学案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绝不能因为会做导学案上的题目上课就掉以轻心。导学案上有时也会有错误,所以有疑惑的一定要问老师,绝不能盲从。
  课后,很多人会把它扔在一边,其实,它是最好的复习教材。课上过的当天,最好就把上面的错题整理下来,然后把它放到讲义夹中。考试前,翻翻它,你一定会大有收获。
  还有一点,毕竟做导学案是预习,有不会的很正常,不要担心,我们可以与同学、老师交流,查阅参考资料,实在不行,空在那儿也没什么问题,但重点是课后一定要弄懂。
 
【教艺展台】
 
编得合理,用得实在
——关于导学案的思考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章佩亮
  二次课变已如火如荼地展开,导学案也成了老师和学生挂在嘴边的话题,抛弃了连篇累牍的讲授,让学生在自学中畅游知识的海洋,没有一个方向性的可操作的导学案是不行的。
  在编制导学案上,关于语文学科的“导”字,我以为应特别注意循序渐进。这不只是一个学案的编制要求,由基本的积累和略读了解大概开始,到精读品味文章妙点,再到拓展深化,在写法和思想上作深入思考,并形成能力和思想情感的提升。这也体现三个年级不同时段在语文学科上各方面的螺旋式上升。比如说,品味语言,从朦胧感受,到简略地说一说,再到规范地解析,再到仿写创作。再如写作,从片段描写到整体成文,从单顶技巧的学习到综合叠加运用,再到自由作文。任何东一榔头西一棒、不分轻重先后的做法,都是我们力求避免的。
  在导学案的具体运用上,应注意规范性和灵活性的结合。导学案给学生呈现了自学的进程,也是我们上课流程的缩影,这个程序是“死的”,这是二次课变得以开展的基本保障。但是我们在具体的操作上,不能唯导学案的内容为唯一,僵化地对待上面的内容,每一个步骤和每一个题目都是可以派生出一些问题的,我们应倡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适当地补充强化,特别是老师,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对部分问题作必要的深挖,如果将课堂演变成对答案,这不只是对课变的亵渎,也是老师思维与教学水平的退化。
 
精心编制《学习指南》提高学生预习效率
宝应实验初中 常国宝
  《学习指南》的编制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在写预习提纲时教师首先要考虑这堂课要设计哪些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怎样让学生掌握与理解。在教学中,为了保障学生的预习效果,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我们主要通过精心编制数学题纲,发挥教师的集体备课作用。具体做法是:在学生预习之前,同年级组的老师在一起集体备课研究材料,共同讨论,完成对预习提纲的编制。所谓的预习提纲,也就是教师将所预习的内容分若干版块,由浅入深,由简到繁,以小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以预习提纲中的小问题为线索,亲自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从而达到对新知的掌握与理解。在编制预习提纲时,我们常用的版块有:忆一忆,想一想,试一试,练一练,猜一猜,做一做,说一说,议一议等,通过编制预习提纲,避免了学生预习的盲目性,加强了预习的针对性,提高了学生预习的效率。
  预习提纲的思路一旦确定,我们由其中一位数学老师为本节的主备人负责整理,然后打印送交年级负责人审核,审核过关后签字交给文印室统一印发给其他教师和学生。为了使每个教师在集体智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个人特色,在预习提纲的一边专门设有课堂实施措施(相当于个性化修改),由上课教师本人填写,以做到求同存异,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集体备课的作用。在改革过程中,我们数学学科逐渐形成了先学再教、当堂达标的教学模式,即让学生先根据教师编制的预习提纲自学,然后在课堂上小组内交流疑难,共同解决;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在全班内共同解决,教师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通过学生提出问题,班内汇报,学生之间的交流补充,教师的启发、追问、引导、激励、赏识、评价,从而使学生掌握解题规律、方法、技巧和对新知的理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预习的课堂效率。
 
作业的设计要有目标性
宝应实验小学 张立华
  《海伦·凯勒》一文生动地记叙了海伦一岁半的时候,遭受了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极大不幸之后,在沙利文及萨勒老师的鼓励和指导下,以惊人的毅力顽强刻苦地学习的故事,表现了她对生活的无比热爱以及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目标预设]
 A类
 1.掌握课文中的六个生字:勒、躁、脾、燥、哑、挠。会认读吮、玫。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学习引号的用法。
 4.能联系上下文,辨别一些词语的意思。
 B类
 1.通过阅读,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2.进一步领悟传记类课文选材的特点。
 C类
  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像海伦、沙利文一样,能关爱身边的残疾人,关爱所有需要我们帮助的人。
[预习作业]
  一、自学课后生字,完成以下练习。
 1.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吮吸(shǔn yǔn)
  刹那间(shā chà)
  不屈不挠(ráo náo)
  如饥似渴(sì shì)
 2.组词。
  躁( ) 脾( ) 哑( ) 挠( )
  燥( ) 卑( ) 亚( ) 饶( )
  二、课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海伦·凯勒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画出来,再读一读。选择一两句写一写批注。
  三、查阅资料,了解引号的用法,并尝试体会文中引号的用法。
  四、阅读课后的《名著便览》,了解海伦·凯勒。重点研读老师推荐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选文,看看海伦?凯勒想告诉读者什么?
[设计说明]
  这四条预习作业都是针对教学目标而设置的,目标性很强。第一条是让学生运用已有经验自主识字,培养识字能力。第二条是让学生熟读课文,思考问题,真正走进主人公内心世界。第三条是让学生借助工具书了解引号的用法,培养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条是让学生阅读资料,拓展文本阅读,让学生对人物的了解更全面、深入。
  这样的导学作业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并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预习,是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预习是一种自主的学习活动,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力性,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领会监控能力。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他们在课前、课堂上“动”起来了,从而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动机,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这样的导学作业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学生通过自学,初步掌握了课本内容。因此,上课时气氛活跃了,举手回答问题的人多了,学生的自我表现欲增强了。这样,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不但理解透彻,而且印象深刻。
  这样的导学作业使老师的业务水平得到了提高。以这种形式上课,对老师的备课要求不是低了,而是高了。一是教师的课前备课量加大了,二是教师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组织教学,很难有事先设计的,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要融会贯通。因此,教师要致力于钻研教材、了解学情,更要致力于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上一篇:提高学与教的效益需要反思
下一篇:课堂:每个学生展示的舞台

版权所有 翔宇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