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灯的人(133期)

时间:2020-09-18 18:03 作者:宗林林 编审:

 点灯的人

 
在遇见的人中,总有照亮人生道路的导师。或者他的兴趣爱好影响了你的生活方式;或者他的态度改变了你的生活信条;或者以他的智慧点燃了思考的热情……让你从容、温暖,使你的生命有了光,日子有了方向。
 
 
 
【烂漫风华】
偶像

淮安外国语13级4班 孙浩洲

十年,他终于又火了,褪去青春光艳,而立之年的双眸仍有清亮的光。
  今年十月,我终于在网站上花花绿绿显眼电视剧封面中寻到一个棕灰色背景的脸,久违而陌生。脸瘦得微露颧骨,右侧脸颊上依稀可见皱褶的疤痕。他的瞳却依旧清丽,深黑单纯。他终于又拍新剧了。
  记忆回到往昔的朦胧。在我刚对电视剧感兴趣的时候,他就突兀地出现,穿着蓝棕相杂的破烂古装,蹦蹦跳跳,旁若无人地在镜头前自然地耍宝。他是多么真实,他的那部剧连播了几年。每一次看,都一定抱着电视同起同睡,整个青少年时代,似乎都跟随在他的仙剑世界里。后来有一年没见他出新剧了。
  上网查才知道他出车祸了。我应该早点知道的。我少有对陌生人如此关心。他的助手死了,他的脸也毁容了,而网上谈论最多的,竟是他会不会整容。我那时觉得整容是很无耻的事。即使他满脸伤疤去拍戏,我也会看的,我肯定。但他怎么做我都支持,毕竟他是艺人。
  我看到他接受治疗时的照片,满头的白纱布,只留两只眼睛。他竖起了V字手,我知道他是笑着的。听说那是他在父母监禁下偷偷照到镜子后的表情。
  最终他选了植皮。他说:“丑是丑了点,但还是原装的。”之后两年,他拍了话剧,在他人气残存的时候。
  终于,现在他又回来了。《伪装者》一次火了明家三兄弟,《琅琊榜》稳坐收视冠军。网上铺天盖地的赞美,无数镁光灯闪烁,他眼神依然平静,像一盏灯。
  我搜了好久,只找到一个他的访谈节目,出淤泥而不染。他说道自己拍戏时和同事的玩笑,明星朋友们的VCR不顾形象地大肆言笑,手舞足蹈。他的真,是可以感染人的。他是在拍《射雕英雄传》时出车祸的,出事后导演说:“郭靖只能由他演,他不来这部戏不会再拍。”剧本的著作权到期了,远在香港的金庸老先生听说后免费延期,并题字:“大难之后,方成大器。”
  他是胡歌。在这个缺乏偶像的年代,他像一盏清明的灯,在我迷茫的青春,照亮灰蒙的雾霭,以他的赤子之心,点亮我心中的清明,让我在平凡的生活里,仍可仰望纯洁的光。
 
遭遇读书人
淮安外国语 宗林林
江阴,很多人家的屋上覆着黑瓦,道路两边长满梧桐,这是徐霞客的故乡。
  在这个陌生潮湿的小城,我会晤了自幼年起便深深喜爱的梅子涵。多少年过去了,当初《女儿的故事》里的爸爸已白发苍苍,却依旧相信文学的力量,不辞辛苦地推介童书,做诗意浪漫心灵的点灯人。
  曙色明媚前,我流着泪读完了他推荐的绘本《开往远方的列车》。会场,听他静静地叙述《跳舞》,说到坠入爱河的女儿结婚了,离父亲远去,“一个自己手里的手,一个目光里的生命,基本上要离你而去了……”那一刻,他声音哽咽,他一定也是在讲述自己吧。他呵护备至的女儿思繁二十岁赴巴黎攻读法国文学硕士,后来念完博士,在法国成了家。“20岁的时候,我把写作放到了一边,因为世界刚刚铺展在眼前,有种来不及要去探索发掘看个够的饥渴与冲动。我离开了自己熟悉的那个世界,去追寻更广阔的天地”,10年过去了,当初那个奔向世界的女儿如今也成了儿童文学的推介者,追随父亲的足迹,翻译最优秀的童书。
  “文学真好,多带一点文学到小学生、中学生的课堂上去吧。若学生总是听恶狠狠的话,内心的柔和从哪里来?”“孩子们书包里全是教科书,感觉好重。一个感觉生命好重的人,不会有灵感。在孩子的书包里放一本有趣的童话吧,书包就会变得轻起来。”他的声音温暖平静,却似有火在燃烧。
  在江阴,我见到了在雾霾的时代保持精神明亮的王开岭,枯瘦而精神。在他的书里,那个每天坚持看日出的福楼拜,让我想到生命的仪式。他说:“我们的灵魂没有纪律,内心松散得一塌糊涂,没有归置。所以很多仪式化的东西非常重要。它是我们热爱生活的标志。”追寻他的阅读,我遇见了帕·乌申托夫斯基的《金蔷薇》。犹记得那个已成清洁工的退伍伤兵夏米,他珍藏着小女孩的蓝色发带,在有老鼠屎味的屋子里,聚沙成金,为她铸造了一支传说中能带来幸福的金蔷薇。两年前的一个安静的晚上,在开着比利时杜鹃的教室,我的学生们细细读了这篇《珍贵的尘土》。那个夜晚,似乎空气都温柔起来。
  他说,“精神明亮的人也就是站在霞光里的人,有行动品质的理想主义者。它是一个头脑合格,有独立思考能力,具有现代公民素质,内心充满浪漫和诗意的人。”那些高贵清冽干净的文字像俄罗斯荒原上静静燃烧的雪。
  在这个瞬间靠近这些精神上的点灯人,是件美好的事。更美好更重要的,是在文字阅读里更深入也更长久地会晤。甚至,带着启蒙的使命回归平淡而渐失阵地的语文课堂。有些种子蛰伏,有些种子,则会积蓄更苍翠葱茏的绿。
 
领悟

淮安外国语13级4班 李文妍

我十五岁以前的人生,过得平顺安稳。没有许多的磕磕绊绊,亦未感到过所谓绝望。因为每当我对那未知的未来感到迷茫无措时,便有人有意或无意地点起一盏明灯。回首来时路,已是一片灯火辉煌。
  祖母还在世的时候,家里刚刚换上了白炽灯泡。左邻右舍输电的线头都被锁在水泥墙上的铁皮箱里,动不动就跳闸,然后这一块的居民点霎时归于黑洞洞的沉寂。嘈杂的脚步声、咒骂声不绝于耳,焦头烂额的家人无暇顾及脊背僵直因恐惧而噤声的我。常常是一双枯槁的手抱起我,一边轻摇着低声安慰,一边从沾满油渍的红木橱里拿出一盏煤油灯点起。昏黄的灯光古老而安详,小小的浮尘散落在光晕中,璀璨如星。我一双紧锁的眉目,霎时清明了。祖母额上跳脱出来的几根特别灰白的眉毛上星光点点,褶皱很深的面庞似乎要比平时柔和许多,迎着光,她就那样不知是对着我还是对着灯,一脸笑意。世界静谧无声。
  祖母去世后,我也长大了。那无数个煤油灯点亮的夜晚成了我愿以生命裹挟珍藏的油画,伴我走过许多凄风冷雨的寒夜,每每忆及,还是当初一般明艳的光彩。好像在黑暗中只要我再咬牙坚持一会儿,就会有人再抱起我给我希望与安慰。
  长大后去远方旅行,周遭充满了美丽的事物,每一处风景都有不同的光彩,我每一样都爱,都想拍照留念。母亲常带我去一些大大小小的画展,我也总是拿着相机,跑遍每个角落,生怕错过一份我可能遇见的美丽。
  我气喘吁吁地转过一大圈后,只见母亲还定定地站在同一幅画前,凝视。她的眼神很不同于往日,清澈中慢慢闪现青春俏皮活泼的光彩,偶尔,还有柔软、迷蒙、梦一般的轻纱。我不由得站住了,凝视那幅《海边的渔夫》。慢慢地,画中的线条仿佛活起来了,那个帽子歪在一边,双手抄着口袋,面孔模糊不清的小子竟给我一种很原始、很纯真的感动。母亲说:“美是要慢慢凝视的,心怀虔诚,它才会走进你心里去。”那一刻,我懵懂的心亮了。
  十五岁以后的日月,就是我要学会独自面对的未来。我生命中的点灯人,已将我引到一条敞亮的大道上来。我所要做的,就是携着感恩与希望走下去,在黑夜穿行时,看到最灿烂的星。
 
【爱在细处】
 
暖冬

监利新教育14级2班 罗夙怡

“老爸好像真的老了。”
  我嗒嗒的脚步踩碎了冬夜的寒气,朝家奔去,掏出钥匙一把打开家门,却看见老爸呲牙咧嘴地在沙发上贴膏药。一股浓郁的中药味扑面而来。我惊异地放下书包,皱了皱鼻头,走到老爸身边,接过他手里的膏药,一边贴一边问:“怎么了你这是,贴哪呀?”他舒了口气,眉毛往上抬了抬,指了指膝盖又指了指肩膀:“膀子疼得厉害,都够不着膝盖,你帮我贴一下。”我麻利地撕开膏药上的透明塑料薄片,又看了看包装:伤湿止痛膏。心想,该不会有风湿吧?哪晓得他居然说:“唉,我这是风湿啊!”我惊了一惊:“你居然得风湿?”老爸转过头来,笑了笑,说:“怎么,我难不成在你心中是个铁人,不吃不喝不会得病?”我魔怔地点了点头,用手脚僵硬地贴好膏药。
  深陷在物理与数学的泥潭中,在公式和加减乘除里乱了分寸。我不禁叹一口气,抬了抬头看向对面的房子,才发现在这个冬日的寒夜里,貌似只有我一个在挑灯苦读。老爸老妈应该早就睡了吧,下意识地扭了扭头,果然一片黑暗。叹了口气,一片寂静与黑暗包裹着我,只有那盏台灯还清冷地亮着白光。冰冷的风又挤过窗缝蹿了进来,我拢了拢外套,打了个寒颤。忽然,一股暖黄射入眼帘,流到房间的每个角落。是老爸,他按开了房顶上的大灯。一片光晕包围着我,我回头一看,发现高大壮实的他站在房门前。
  我鼻子一酸,隔这么远,还是能看见他脸上的皱纹,深深浅浅,是时光游过留下的痕迹。
  老爸轻声说:“冷不冷,要不要开取暖器?”我连忙摆了摆手,又低头做起了作业。心中却纷乱如麻,蓦地想起前几天老爸抱怨单位的不好,我正准备调侃一下他,可他末了却说:“但唯一好的是有时间可以照顾女儿了。”一股酸涩带着感动愧疚涌上心头,我抽了抽鼻子,闻到了一股中药味儿。
  老爸啊,你是一把火,在寒冷的冬天给我温暖。你是点灯的人,当我在黑暗中分辨不清航向时,你以爱为我点燃心灯。
 
父亲的手

监利新教育14级13班 王拓

父亲的手,宽大而厚实,在我的童年时光里,曾一次又一次地将我向上托起,一次又一次将我稚嫩的小手紧紧握在手心。但如今,我和父亲之间似乎有一堵无形的墙。我在墙的这边徘徊,不断听到有敲击的声音传来,却只能不知所措地把自己隐藏在角落里。
  由于我只在家吃午饭,父亲就让母亲就做了很多美味营养的菜,好让我能健康一点。父亲总用筷子夹住肉往我碗里送,刚看我吃完碗里的饭就夺过我的碗帮我盛饭。我的食量在中午一直都很小,加上我又不喜欢添饭,所以十分反感父亲的这种行为。我便时常斥责父亲,父亲都是“低眉顺眼”地答应了,可是下一次吃饭,依然如故。
  这一天回来吃午饭,父亲早就做好一桌菜等着我了。我懒散地卸下书包,洗了洗手,就坐下来吃饭了。父亲招呼了我,我嗯了一声就自顾自地开始吃饭。吃饭时,我们没有说话。我没有看父亲,视线只是一如既往地在菜与饭之间来回辗转。终于,父亲抬起了他的右手,在空中舞了一下,握住了那把勺子,一转,一提,一抖,就把一满勺白萝卜汤灌进了我的碗里。我一惊,赶忙想说些什么,但已无济于事。我刚刚将小山丘似的的饭菜打扫干净,父亲又提着一勺菜准备盛进我的碗里,我立刻生气了,一把伸出右手挡了一下,菜与汤汁就都洒了一桌子。“我不要了!”我指着桌子上的饭团说道。父亲愣了愣,十分“顺从”,直说“好”。另一只手却垂了下来,拿起筷子,把菜一一用筷子捡在自己碗里,不说话了。我看着他低下的头,心里五味杂陈。
  记忆中的父亲的那双手,可是这个家的擎天柱啊!犹记得正月里,我总是跟着父母去乡里帮忙搭婚庆舞台。舞台很大,需要很大力气去布置。这以前总是父亲一个人的活。当他抬起那几百斤重的音箱时,手上青筋暴起,指尖红彤彤的,父亲的手由于用力太大不停地颤抖,可他仍然能将音箱稳稳地搬到舞台上……
想起父亲的这双勤劳的手,我的心不禁有些愧怍。我抬起头看着坐在我身边穿着洗得有些褪色大衣的父亲,我的心微微有些酸酸的……
 
【人淡如菊】
 
小扇轻摇的时光

淮安外国语13级13班 祁瑞

  小扇轻摇的时光,正是呓呀学语的年纪。此时总会有一个人,在我身后默默点灯。当我慢慢长大,她却随时光一起流逝。
  我的外婆是地道的乡下人,却颇有几分文采才情。小时,寄居在外婆家中,斜阳落山之时,玩累了,就去那不大的庭院里乘凉。
  往往,外婆会在院中铺上清凉的竹席,从家中的书柜精心挑选几本颇具文学色彩的书,夹着书,拉着我,坐上清新的竹席。摊开书,她会教我些许古诗,可惜当时的我只有四五岁,心尚懵懂,丝毫不解诗中情,只能外婆说一句,也跟着童稚地重复一句。
  吟诵完几首诗后,躺在竹席上,外婆执一把蒲扇,在我身旁微微扇动,见我不够尽兴,便又讲起了许多文人墨客的事迹,多半是勤奋坚持最后取得一番辉煌。在蒲扇的清凉中,我闻着竹木清新的,听着外婆呢喃慢语,心中仔细咀嚼故事中的文人墨客,惊叹于他们“墨满庭池”的勤奋,自己心中也不由得升起万丈豪情,期盼将来的我,能够像他们一样,三更灯火五更鸡,成为出类拔萃的人。
  小时的夜晚几乎都在外婆的启蒙下度过,这些看似平常的生活,蕴藏着外婆对我无尽的爱与期盼。
 
温暖的灯光
淮安曙光小学部 王芹
  “东西收拾好没有,鞋子带齐了吗?”母亲一如既往地唠叨着。我拖着脚步磨磨蹭蹭,哪怕在家里多呆一秒也是幸福的。可母亲并不明白我的心思,她在我身后唠叨:“你这孩子,真叫人操心。”漫步在街道上,一旁的石榴树沙沙浅唱。
  时光若风,拉开了深秋的序幕。石榴树上夏仍残留的青涩褪去。此时,正逢期中考试结束,成绩和付出不成正比,我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快坚持不下去了。
  母亲的信轻轻落在我身旁,信中写着:“孩子,我昨天打电话给你们物理老师,他说你状态不好……”读到这里,母亲那满含担忧的双眸跃然纸上,本想自暴自弃的我羞得无地自容,“但我相信,你是最棒的!”结尾的感叹句使我的心猛然一动,这是一向不善言语的母亲第一次向我表明她的肯定。我未回信,我还不确定怎样做才能不辜负她的期许。
  午后,回到久别的家中,“闺女回来啦!”她赶忙扯过我斜挎的背包,紧攥着皮带,倒扣在肩膀,一只手捏着包角。母亲是细心的,她知道这儿破了一个小洞,并用下颌紧紧贴着包头。只有半天的休息时间,母亲陪我在田埂上坐着,她那反复摩擦的双手,微微靠拢的双膝,紧紧抿住的嘴唇都在告诉我:她想问问我在校的真实情况,但我是敏感且易怒的,她并不忍心,怕戳上我的伤口。
  我主动开口了:“语文学得很好。”她像得到准许的孩子般,试探性地问我:“那,物理呢?”这是我的硬伤,她说完便下意识捂住自己的嘴。“挺好的呀!”我强装淡定的样子,拉开母亲死死捂住嘴的手,看着她充满疑问的眼睛:“真的挺好的,你放心吧!”我的手心紧贴着她的手心,母亲的眼里透出异样的光彩来,嘴角因激动而微微抽搐一下,她一副放心的样子。我轻轻的一声允诺,却能带给母亲无限的满足。此时的我不禁在心底承诺:母亲,不论结果如何,我将永不言弃。
  汽笛响了,我毅然从母亲瘦小的肩膀上扛过重负,她那青筋可辨的手渐渐恢复原有的血色。握了握母亲的手,我说:“妈,你放心吧!”母亲点头应允着,目光里饱含着信任与期待。
  望着母亲依旧伫立在原地的身影渐渐缩成一个小黑点,我轻轻说:“母亲,放心。”
  往事历历在目,正是母亲的那封信及时拉住了已站在悬崖绝壁上的我,她就是我生命中那个点灯的人,灯光温暖了我的一生。
 
【语丝】
 
我想,你便是我人生中的点灯人。你曾在我最不自信的时候,鼓励,肯定我;在我飘飘然浮躁的时候,提醒我;我见过你严厉的面孔,亦或是柔软的笑意,都像一盏明灯,在炎凉的世态中,照亮了我的内心,给予我无限向上的力量。
——淮安外国语13级13班 高镝雯
 
《小王子》里那个忠于职守的灯夫,他在没人居住也没有房子,一分钟转一圈的小星球上点灯,熄灯,熄灯,点灯,一遍又一遍的重复着这个繁琐的动作,却只是为了遵守不切实际的规定。
——监利新教育 14级4班 雷明宙
 
  给孩子一点时间,给我们自己一点时间,让蜗牛慢慢爬,也许在爬行的路上,我们会闻到花香,感到微风,听到鸟叫虫鸣,看到满天星斗!去体会因为太匆忙而被忽视的美。要感谢这一路慢慢爬行的过程,让我们一同收获满满幸福!

——永嘉翔宇小学 戴静静

 
 


上一篇:停一停,让灵魂跟上来(133期)
下一篇:春风拂起,邂逅美好(134期)

版权所有 翔宇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