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宇中学:第一线全国教师高级研修班圆满落幕

时间:2015-07-23 19:03 作者:念文 编审:

 

问对,跨界,声音

 

2015723日,为期一周的第一线全国教师高级研修班第八期在温州翔宇中学弘景楼落下帷幕,圆满完成本期研修。导师团队有陈丹青、傅国涌、吴岩、蔡朝阳、黄晓丹、王晓磊、杨庆、张宁等8位,参与课堂教学的有钟鸣、纪现梅、徐建利、张学青、张清、陈耀等6位老师,以及来自全国各地240多名教师参加了本期研修。本期研修活动有跨界——听讲座,问对——课堂教育,沙龙——范美忠等,参观、联欢会等。

 


 

好的教育就是在一个合适的时间支持一个人把自己喜欢做的事做到极致

719日下午第一线全国教师高级研修班参观翔宇的昆虫馆和贝壳馆,大家都被高度专业的展览和美轮美奂的环境所震撼。而且这两个馆的设计和布置几乎是研究者吴坚老师一个人完成的。什么是好的教育?如陈丹青老师所言,在一个合适的时间,支持一个人把自己喜欢做的事做到极致,就是好的教育。”(摘自“问对教育”微信公众平台)

 

理想和现实并非不可链接!

《读写月报新教育》杂志主编、第一线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李玉龙“11年前,风起宝应,11年后,长风吹拂,一个声音始终坚定地回响:理想和现实并非不可链接!”

 


 

新教育研究院名誉院长、翔宇教育集团总校长卢志文致词:问对,是一种教育精神,一种教育理念,一种生活状态。问,提问,问答;对,对话,应对,孔子的问人、问理、问政,苏格拉底的辩论,犹太人的对话式家庭教育,都有问对。翔宇教育坚定地朝着问对精神方向努力。


 

著名独立撰稿人傅国涌:“历史是人类的心灵,记忆是个体的心灵,语言在变,心不变,记忆不变,就可以通过记忆,穿透时间,到达彼岸。”教育是一种对话,人类语言最终指向生命之道、文明之道。教育中的“教”大而言之,就是教语言,教母语、外语,包括数学语言、物理语言、化学语言、技术语言等;教育中的“育”就是人。语言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审美性、生活性、个体性、娱乐性、时间性、超越性、可变性,“读者比作者更重要”“民以说为天,莫言,莫言国事,沉默的大多数”“太初有道:上帝的话语创造了万物”“人生就是怀着乡愁寻找家园”。

 


 

北师大教育学部科幻与创意教育研究中心吴岩:“科幻用于科学教育的现状和未来,科幻文学产生于西方,1818年英国雪莱的夫人玛丽·雪莱的模仿《宗教解剖学》。”


 

王晓磊(六神磊磊):“金庸到底讲了什么?如何面对流行文化?”


 

陈丹青:“今天的教育很复杂。老师能不能别做那么多?别那么使劲?人群里永远会有小代,永远会有王鼎钧,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非要你教了他才会成为一个人才。绝大部分会废掉,这是没有办法的。”


 

黄埔二期的学员蓝色冰川张宁:“希望,有时候往往要的不是一个结论,而是一份希望,抱着这份希望去创造无尽的可能。”“机会,寻找这个时代的异端,对于任何不寻常的事情,我们一定要饱含激情地充满好奇心。这个时代的异端可能是苹果、特拉斯、小米。这三个公司都没有成为商学院讨论的经典案例,因为经典管理理论在这三个公司上都不成立。”

 


  

江南大学副教授黄晓丹老师:陶渊明的道德哲学和生命哲学:迎向死之必然;在文艺中年、资深奶爸蔡朝阳(阿啃1919)的新书《但得爱书人似我》发布会上,这些文章寄托着一个平凡人超脱庸常生活的梦想和努力,但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在琐碎嘈杂的日常生活之外,有一个平凡人的英雄梦可以努力去实现。

 


 

儿童心理研究专家杨庆:做一种“看得见个体”的教育;成长的力量在孩子内心。


 

课堂风暴,一群教育理想主义者的思想盛宴

720日,成都问对学堂的钟鸣老师带着孩子们嗨翻想象力课堂,放了一节课的屁;纪现梅老师一改家常的课堂风格,整节课推着孩子们展开理性思辨,因而被诟病教态高冷;端庄温婉的江南女子徐建利老师和初中的学生共同演绎杨绛的《老王》。老师上课风采各异,线上即时评课观点纷呈。下午,由范美忠老师和成都苹果树下的创办人伍苹老师主持的评课环节,观点交锋,现场火爆,完全激活了第一线研修班教师的生命状态。


 

 

 

721日,全国著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张学青先带着孩子们品读了梅子涵先生的《麻雀》和《押送》两篇长文章,然后,攀枝花语文教师张清和孩子们一起走进作家铁凝的童年,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最后,全国著名小学科学特级教师陈耀老师的团队把一盆盆鲜花布置在舞台周围,惹得众学员如留连戏蝶徘徊不已。


 

 

 
沙龙主持:范美忠
 

 
 
弘景楼前留合影 

 


 


上一篇:新教育校长论坛暨永嘉营会相聚温州翔宇中学
下一篇:走出国门,感受异域文化,和整个世界站在一起

版权所有 翔宇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