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劝宜力除牢骚

时间:2010-08-20 21:06 作者:卢志文杏坛絮语 编审:

 

【改造我们的学习》(3)】


劝宜力除牢骚





  “牢骚”一词,《辞海》释义,因心中不满、委屈或有意见而发出的一种怨气。

  勿庸置疑,“牢骚”为贬义之词,常以言辞激烈方式表达,严重者不乏伴有攻击性、挑拨性和煽动性。爱发牢骚者多自身幸福指数较低,在生活及团队中亦很难受人欢迎。

  推荐大家学习此篇《致诸弟?劝宜力除牢骚》文,共勉。


【慧语箴言】



致诸弟·劝宜力除牢骚


曾国藩



澄侯温甫子植季洪四弟足下:



  日来京寓大小平安,癣疾又已微发,幸不为害,听之而已。湖南榜发,吾邑竟不中一人。沅弟书中,言温弟之文,典丽鹬皇,亦尔被抑,不知我诸弟中半来科名,究竟何如?以祖宗之积累,及父亲叔父之居心立行,则诸弟应可多食厥报。以诸弟之年华正盛,即稍迟一科,亦未遂为过时。特兄自近年以来,事务日多,精神日耗,常常望诸弟有继起者,长住京城,为我助一臂之力。且望诸弟分此重任,余亦欲稍稍息肩,乃不得一售,使我中心无倚。


  盖植弟今年一病,百事荒废,场中之患目疾,自难见长。温弟天分,本甲于诸弟,惟牢骚太多,性情太懒,前在京华,不好看书,又不作文,余即心甚忧之。近闻还家后,亦复牢骚如常,或数月不搦管为文。吾家之无人继起,诸弟犹可稍宽其责,温弟则实自弃,不昨尽诿其咎于命运。


  吾尝见朋友不中牢骚太甚者,其后必多抑塞①,如吴(木云)台凌荻舟之流,指不胜屈。盖无故而怨天,则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则人必不服,感应之理,自然随之。温弟所处,乃读书人中最顺之境,乃动则怨尤满腹,百不如意,实我之所不解。以后务宜力除此病,以吴(木云)台凌荻舟为眼前之大戒。凡遇牢骚欲发之时,则反躬自思,吾果有何不足,而蓄此不平之气,猛然内省,决然去之。不惟平心谦抑,可以早得科名,亦一养此和气,可以稍减病患。万望温弟再三细想,勿以吾言为老生常谈,不直一哂②也。


  王晓林先生在江西为钦差,昨有旨命其署江西巡抚,余署刑部,恐须至明年乃能交卸。袁漱六昨又生一女,凡四女,已殇其二,又丧其兄,又丧其弟,又一差不得,甚矣穷翰林之难当也!黄麓西由江苏引入京,迥非昔日初中进士时气象,居然有经济才。


  王衡臣于闰月初九引见,以知县用,后于月底搬寓下洼一庙中,竟于九月初二夜无故遽卒。先夕与同寓文任吾谈至二更,次早饭时,讶其不起,开门视之,则已死矣。死生之理,善人之报,竟不可解。

  邑中劝捐,弥补亏空之事,余前己有信言之。万不可勉强勒派。我县之亏,亏于官者半,亏于书吏者半,而民则无辜也。向来书吏之中饱,上则吃官,下则吃民,名为包片包解。其实当征之时,是以百姓为鱼肉而吞噬之,当解之时,则以官为雉媒而播弄之。


  官索钱粮于书吏之手,犹索食于虎狼之口,再四求之,而终不肯吐,所以积成巨亏。并非实欠在民,亦非官之侵蚀人已也。今年父亲大人议定粮饷之事,一破从前包征包解之陋风,实为官民两利,所不利者,仅书吏耳。即见制台留朱公,亦造福一邑不小,诸弟皆宜极力助父大人办成此事。惟损银弥亏,则不宜操之太急,须人人愿捐乃可。若稍有勒派,则好义之事,反为厉民之举,将来或翻为书吏所藉口,必且串通劣绅,仍还包征包解之故智,万不可不预防也。


  梁侍御处银二百,月内必送去,凌宅之二百,亦已兑去。公车来,兑六七十金,为送亲族之用,亦必不可缓,但京寓近极艰窘,此外不可再兑也。书不详尽。余俟续县。


  国藩手草。(咸丰元年九月初五日)



【注释】

  ①抑塞:心情忧郁,内气不通畅。

  ②哂:微笑,一笑了之。



【译文】



澄侯、温甫、子植、季洪四弟足下:



  近来京城家里大小平安,我的癣疾又已经开始发了,幸亏还不甚为害,听它去。湖南的榜已发,我们县时一个也没有中。沅弟信中,说温弟的文章黄丽鹬皇,也被压抑,不知道各位弟弟中将来的科名究竟如何?以祖宗的积德、父亲、叔父的居心立行,则各位弟弟应该可以多受些挫折。各位弟弟的年华正盛,就是稍微迟考一科,也不是就过时了。只是愚兄近年以来,事务日多,业神日耗,常常希望各位弟弟有继之而起的人,长住京城,为我助一臂之力。并且希望各位弟弟分点重任,我也想稍为休息一下,却不能实现,使我心里感到无靠。

  植弟今年一病,百事荒废,场中又患目疾,自难见长。温弟的天分,在弟弟中算第一,只是牢骚太多,性情太懒,近来听说回家后,还是经常发牢骚,或者几个月不拿笔。我家之所以无人继起,各位弟弟的责任较轻,温弟实在是自暴自弃,不能把责任推诿到命运。


  我常常看见朋友中牢骚太甚的人,后来一定抑塞。如吴(木云)台、凌获舟之流,数也数不清。因为无缘无故而怨天,天也不会答应;无缘无故而尤人,人也不会服。感应之理,自然随之。温弟所处的环境,是读书人中最顶的境遇。动不动就怨尤满腹,百不如意,实在使我不理解。以后务宜努力去掉这个毛病,以吴枟台、凌获舟为眼前的大戒。凡遇到牢骚要发之时,就反躬自思,我有哪些不足,而积蓄了这不平之气,猛然内省,决然去掉。不仅平心谦抑,可以早得科名,也是养这和气,可以稍微减少病痛。万望温弟再三细想,不要以为我的话是老生常谈,不值得理会。



  王晓林先生在江西为钦差,昨天有圣旨,命他署理江西巡抚,我署理刑部,恐怕要到明年才能交卸。袁漱六昨又生一女,共四女,已死了两个,又丧了兄,又丧了弟,又一个差事不得,究翰林真是太难当了。黄麓西由江苏引见入京,与过去初中进士时的气象泅然不同,他居然有经济才能。



  王衡臣在闰月初九引见,用为知县,以后在月底搬到下洼一个庙里住,竟在九月初二日晚无缘无故死了。前一天晚上,还和同住的文任吾谈到二更。第二天早饭时,奇怪他不起床,打开门一看,已经死了。生与死的道理,好人的这种报应,真不可解。


  家乡劝捐,弥补亏空的事,我前不久有信说到,万万不可以勉强勒派,我县的亏空,亏于这收员的占一半,亏于书吏的占一半,老百姓是无辜的。从来书吏的中间得利,上面吃官,下面吃民,名义上是包征包解,其实当征的时侯,便把百姓做鱼肉而吞吃。当解送的时侯,又以官为招引的雉而从中播弄。官索取钱粮于书吏手上,好比从虎狼口里讨食,再四请求,还是不肯吐,所以积累成大亏。并不是实欠在民,也不是官员自己侵吞了。今年父亲议定粮饷的事,一破从前包征包解的陋风,实在是官民两利,所不利的,只是书吏。就是见制台留朱公,也造福桑粹不小,各位站弟应该都帮父亲大人办成这件事只是捐钱补亏空,不要操之大急,一定要人人自愿捐才行。如果稍微有勒派,那么一件好义的事,反而成了厉民之举,将来或者反而为书吏找到借口,并且必然串通劣绅,闹着要恢复包征收包解送,千万不可不早为防备。


  梁恃御处银二百两,月内一定要送去。凌宅的二百两,也已经兑去。官车来,兑六、七十两,为送亲族用,也一定不能缓了。但京城家里近来很难窘迫,除上述几处不可再兑。信写得不详细,其余容以后再写。


  兄国藩。(咸丰元年九月初五日)


—— 摘自《曾国藩家书》



【作者简介】

  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湖南省长沙府湘乡县人。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




【志文心得】



  对曾国藩,我很敬佩,甚至推崇。



  这位出生于近200年前的旷世奇才,由一介布衣而位极人臣,一生“立德、立功、立言”,声名显赫。更为难以想象,即使战乱频发他仍不辍笔耕,其修身之志、齐家之法、治军之规和为官之道藉此流传后世,至今享誉甚广。



  今读《致诸弟·劝宜力除牢骚》一文,不禁为其对“牢骚”一语破的的深刻而折服,“盖无故而怨天,则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则人必不服,感应之理,自然随之。”此“天不许、人不服”之事,理应“决然去之”。



  一个爱发牢骚的团队,一定是一个没有凝聚力的团队,一个效率低下的团队,也一定是一个没有战斗力的团队,一个无法创造事业、享受幸福的团队。



  一个爱发牢骚的人,一定是一个幸福指数不高的人,一个缺乏工作激情的人,一个集体荣誉感淡漠的人,一个不被团队广泛接纳的人,一个终将一事无成的人。



  春华秋实,静水流深。事业无涯,任重道远。那么多同伴,兢兢业业,不懈前行,每念及此,欣慰之余,也很心疼,更添责任。同伴们的努力、压力、困难和委屈,我能感受得到,非常感谢你们!在感谢的同时,我依然会苛刻地要求每一个管理者,希望你们以及通过你们引导我们的全体团队成员,杜绝牢骚,直陈意见,多提建议,铭记并践行曾国藩这位先人智者的告诫:“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自入局,挺膺负责,乃有成事之可冀。”



  若此,则团队幸也,事业兴焉!(卢志文)




附:




关于“建议”“意见”和“牢骚”

卢志文



  我曾经很认真地提出一个我的管理观点:“鼓励提建议,允许提意见,反对发牢骚”。


  如果是一个喜欢“做秀”的领导者,我想,“欢迎提意见”和“允许发牢骚”一定比“允许提意见”和“反对发牢骚”,给校长迎来更多的“美誉”--既显“包容宽博”又极富“人文精神”。


  如果是一个真正“做事”的领导者,我想,“允许提意见”和“反对发牢骚”一定比“欢迎提意见”和“允许发牢骚”,给校长迎来更多的“成功”——既有“事的成功”更有“人的成功”。


  为了便于深入讨论,还是让我们先对“建议”、“意见”和“牢骚”的特点,分别进行一些分析:


  “建议”——


1、不仅指出问题,还分析问题,指明路子,提出改进方法;

2、具有针对性、建设性、可行性、创造性;

3、不绕弯子,不兜圈子,问题指向明确,反映对象明确;

4、出发点在“建设”、“完善”,心态健康,态度积极;

5、易采纳,落实快,效率高,效果好;


  因此,“鼓励提建议”,是任何领导者都认同的。“提建议”的过程是很能“锻炼人”“培养人”“提高人”的。



“意见”——

1、只“反映问题”、“提出问题”,不思考问题的解决;

2、有针对性,谈不上“建设性”、“可行性”、“创造性”;

3、问题指向清晰,反映对象明确;

4、许多现实中的问题,客观存在,大家都知道不好,但限于条件,还不能立即用更好的方式去替代,具有“阶段合理性”“相对合理性”“现实合理性”,比如高考“一卷定终身”不好,这类“意见”,提和不提一个样(大家都知道),提了也白提(短时不可能改变),提多了并无益处(增加负面情绪);


5、落实慢,较之“建议”采纳率低,效率相对差一些;

6、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意见”有助于引起领导对问题的重视,为有效解决问题打下基础;作为领导者,要善于从“意见”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提意见”是管理过程中重要的信息反馈渠道,因此,“反对提意见”就会堵塞言路,识者不取。但,是不是要“鼓励”和“欢迎”提意见,不同的管理者,会有不同的理解。“欢迎提意见”的提法似乎更好听些,但,弊端也很明显,它会自觉不自觉地鼓励大家把反映问题的层次停留在“意见”层面,而不是提升到“建议”层面,因为毕竟“提意见”很简单,而“提建议”却需要更多的理性分析与思考。

  我以为,“允许”提意见,足也!



“牢骚”——


1、具有破坏性、欺骗性、传染性;

2、问题指向模糊,对象错位,往往不向当事人直接表达,具有“背后”特征;

3、心理阴暗,态度消极,感染负面情绪;

4、出发点多不是“建设”、“完善”,而是“损毁”、“扰乱”,易走向“幸灾乐祸”,甚至“吃里扒外”;

5、有鲜明的个人利益色彩,很多时候却打为别人或为“大家”的旗号;

6、绕弯子、兜圈子,效率最低,不易被采纳,落实难;

7、动摇军心,搞乱思想,于事无补,害人害己。



  在一个有追求的组织中应该旗帜鲜明地坚决反对“发牢骚”。“发牢骚”于己有害,于人无益。“允许发牢骚”听上去很“秀”,实则不负责任。


  首先,“允许发牢骚”是对员工不负责任。这个世界最多“牢骚满腹,一事无成”的人,管理者有责任引导和教育自己的属下不要去做这样的人。关于“牢骚无益”的文字很多,有一首“埋怨诗”蛮有趣:



  根埋怨花遮住了它的眼睛

  花埋怨水扭曲了它的脸颊

  水埋怨沙阻碍了它的行动

  沙埋怨风吹散了它的躯体

  可怎么,我们都不曾离开这个岛屿

  风埋怨沙泄露了它的踪迹

  沙埋怨水冲刷了它的个性

  水埋怨花张扬了它的无情

  花埋怨根束缚了它的艳丽

  可怎么,我们都不曾离开这个岛屿

  鱼说

  还好,还好

  你们总在埋怨

  却一刻也不敢选择分离



  爱“发牢骚”是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事业单位的氛围里形成的恶习,是“文化糟粕”,“人性弱点”。爱发牢骚的人多半作风散漫,责任缺失,团队精神、集体荣誉感淡漠,工作缺乏激情,大事干不了,小事不愿干,自以为是,个人中心,坐而论道,怨天尤人。其实,在事业与人生的征途上,沦落的正是这种人,在抱怨中苟延一生,在不满中无所事事,终至一事无成,牢骚更甚。


  有建议直接陈,有意见当面提,简洁明快效率高,人际关系透明和谐,心情舒畅,幸福感强。当面欲言又止,背后乱发牢骚,双重人格,心理晦暗,必然快乐指数降低,幸福感差。

  在组织中旗帜鲜明地提出“反对发牢骚”,那些爱发牢骚的人就会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告别陋习,赢得新生。作为管理者,不仅要“以人为本”,还要“与人为善”、“对人负责”,更要“助人成功”。“反对发牢骚”,比“允许发牢骚”更人文,更宽博,因为,这是真正的“以人为本”和“与人为善”,这是实在的“对人负责”和“助人成功”。

  我“私藏”的“人生慧语60条”中,有许多与此相关,愿与大家分享:




  “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

  “恨别人,痛苦的是自己。”

  “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世上有一种永远亏本的事,那就是发脾气。”

  “责己者,可以成人之善。责人者,实可长自己之恶。”

  “多一份心力注意别人,就少一份心力反省自己。”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其次,“允许发牢骚”是对团队不负责任。团队必有自己的组织愿景和理想,实现理想需要团队“上下一心”,“远近同筹”。“发牢骚”会涣散人心,消弭斗志,会降低组织的美誉度,减少品牌的信任度。

  一个爱发牢骚的团队,一定是一个没有凝聚力的团队,一个效率低下的团队,也一定是一个没有战斗力的团队。

  化解员工心中的“块垒”,根本的办法,还是鼓励大家提“建议”,通过行动去改进,而不是开“允许发牢骚”的通道去宣泄。前者是“治本”,后者连“治标”都做不到。

  “宽容”不是“纵容”,我们不能把“纵容”纳入“包容宽博”之中,更不能为了博一个“包容宽博”的名头,置“员工成长”与“团队进步”于不顾。释放压力,化解员工紧张情绪的途径很多,允许发牢骚,不是可取的办法,它甚至会让更多的人被传染上负面情绪。

  所以,我坚持认为“鼓励提建议”“允许提意见”“反对发牢骚”应当是一个领导者务实的管理哲学。

 

本文转自博客:卢志文杏坛絮语

http://luzhiwen.eduol.cn/archives/2010/891027.html


上一篇:我就这样忍了一生
下一篇:《春秋》责备贤者

版权所有 翔宇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