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成”,还是“西就”?(131期)

时间:2020-09-18 16:06 作者:张羽 编审:

“东成”,还是“西就”?

 
——关于BBC中英教育纪录片
 
2015年,英国广播公司(BBC)拍摄了一部中国教师赴英教学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邀请5名中国教师到英国汉普郡博行特公立中学,对该校自愿参与的50位学生进行一个月的“中国式教育”。东方式“权威、纪律、竞争”与西方式“平等、自由、天性”在碰撞中交流。
  一个月之后,这个班级与英国教师教学的同等学力班级共同参加考试,迎来了最终考核。最后中国班数学、中文、科学成绩分别是:67.74、46.48、58.33;英国班成绩分别是:54.84、36.46、50。这场中式教学与英式教学的pk举世瞩目,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和热烈的讨论。考核结果表明至少在分数上,中式教育取得了明显优势,但中式教育的强硬方式与教育观念自然也引发诸多质疑甚至质问。
  那么,中式教育与英式教育究竟谁胜利了?说英雄,谁是英雄?
 
 
【师说】
 
谁让谁羞愧的教育
淮安曙光小学部 张亚
 
  在评说中英教育纪录片之前,我想先说另一个视频。
  这个视频大意是这样的: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手拿拐架艰难地过马路,过马路的人络绎不绝,却对老人过马路熟视无睹。此时,一位老外出现在画面中。紧接着,另一位老外又出现在画面中。他们从老人的两侧搀扶着老人,给老人提东西,同时,手还不停的打手势让司机小心慢行。有一个司机好像嫌他们走得慢,不停地按喇叭。之后,一个老外背起老人,另一个拿着拐架,消失在监控中。
  说实话,这样的画面真的让我心痛。一个在中国的中国老人过马路,搀扶的居然是没法用语言沟通的老外。面对这种扶还是不扶的选择题,很多人在严酷的现实面前选择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2014春晚里的小品《扶不扶》中的一句话:“大楼倒了还可以重新盖,人心倒了怎么去扶啊!”静下心来想一想,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我在这里只想说说这一现象背后的中国教育与西方教育。
  BBC关于中英教育纪录片,在最后的考核中,中国班全面超过英国班,似乎证明了中国教育模式的成功,中国老师在英国人的家里打败了英国,我们应该骄傲,他们应该脸红。但是,如果将考场搬到中国的马路上,是谁胜了、谁败了?谁应该脸红?
  西方教育往往基于人本思想,从小开始培养人的实践和分析能力,鼓励思想的自由,并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教师的作用,主要是指引者,往往像朋友一般和学生一起去探讨问题,对于学生的疑问,经常一指图书馆,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资料,自己做出判断,尽可能的不去影响学生的自主思考。它最大可能的保护了人类创造力的根源——思想的自主和自由。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感觉开心,使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学习是老师常常思考的问题。
  在中国,课堂属于老师,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课,学生认真的听讲、记笔记,对课本的答案和教师的答案深信不疑,是一种倾向性的灌输式教育。学生和老师之间缺乏紧密沟通,造成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牢而不固,缺乏长远的内在驱动。现在可以看到许多学校也在改变教育方式,但是种种因素让这个过程漫长而艰辛。
  还记得曾经看到一个笑话,一外国小孩在草坪上踩到狗屎,第一反应是迅速自己把脚弄干净,而这个事情发生在中国小孩身上,常常又哭又闹,责怪他人他狗。由于历史传统、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了西方小孩更注重解决问题、而中国孩子更容易责怪环境。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确实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从这些差异中,我们可以找出许多值得中国家长学习的观念和做法。
  西方家长重视孩子从小的自身锻炼,他们并不煞费苦心地设计孩子的未来,而是注重孩子的自由发展,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为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具备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他们的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摩托车,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此外,还鼓励出孩子当义工,如夏天替人推割草机、冬天铲雪、秋天扫落叶。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孩子逐渐成长为具有独立生存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中国家长却热衷让孩子专注知识学习。各种补习班让孩子没有了自己时间,这里是补习班不是兴趣班,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生活上加倍关心外,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似乎学习好就是万能的,而对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程度、道德情操以及公民意识等则关心甚少,有的甚至完全不顾。从孩子出生到成年,家长几乎把孩子的一切都包了下来,尽管我们的家长都希望孩子成才、幸福。可是这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综上的两个方面都体现了国外注重的不仅仅是学习成绩的发展,而是孩子思维、操作和道德上的发展,中国对人发展的重中之重却在成绩!
  所以,中国教师可以在英国的考试中胜过英国教师,而中国人却在自家的马路上输给了外国人。
  
取人之长,方可补己之短
——观《中国教师赴英教学》纪录片有感
永嘉翔宇小学 赵亚婷
 
  教学纪录片中,中国教师在实验班展开了“抄笔记”、“晚自习”等教学模式却遭遇“水土不服”的情况,英国学生不习惯于遵守课堂纪律,不适应高强度教学,从而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师生关系一度紧张。在双方相互磨合一个月之后,迎来了最终考核。考核结果为,中国实验班的数学、中文、科学成绩完胜英国本土教师执教的班级。
  其实,这样一次单一的考核并不能判定中式教学就强于英式教学。中国人口较多、竞争激烈,教育发展不平衡;英国人口相对较少且拥有较完善的福利体制,中式教学与英式教学正是不同国情下的产物。然而两种教学方式恐怕都不能说就是完美的。中式教学注重识记和事实性知识,较轻视学生的能力培养;英式教学注重个性发展和因材施教却常常忽视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
  我认为,无论是中式教学还是英式教学,只是争论谁好谁坏,对于教育本身也许并没有太大帮助。中西教育的争论和比较,实在不应该是一场我胜你败的战争,而应该是一种碰撞中的融合,在自身国情的基础上合理借鉴对方之所长,弥补己之所短。例如,英国学生纪律较差,缺乏整体意识,所以我们在节目中看到,博行特公立中学校长准备参考中式教育,组织学生做广播体操,既活动身心又树立集体观念;而中式教学则应该学习英式教学“注重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培养全面发展综合性人才。
  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赴英学习西方教育理念,英国也开始借鉴中国的教学方式,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中式教学和英式教学模式都能更加完善,共同为人类文明作出自己的贡献。  
 
【子曰】
 
不要让我们的兴趣被扼杀
温州翔宇初中14级18班 胡倩郡
 
  大家总是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比如从孔子起就知道,要“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他一直被许多人敬重,他的观点也被许多国家认可。
  但是,大家应该发现这样一个事实:西方教育似乎比中式教育更注重因材施教,即使孔子是中国人。
  在中国,老师们就是让同学们在一起上课,同学们学的都一样,这就渐渐抹煞了同学之间的差异,扼杀了一些同学的学习兴趣。再加上你上课必须遵守纪律,不能和老师持不同意见,似乎有不同观点就是不尊重老师、尊重老师就不会有不同观点。你只需要认真听课,认真做笔记,认真写作业就可以了。这样,中国同学渐渐变得一样,没什么区别。
  曾经看过一幅漫画:刚上学时每个人都不一样,有的头圆,有的脑袋方,个个很开心,精神饱满。可是到了后来,每个人都变得一模一样,一个个无精打采。刚看到有这幅漫画,我忍俊不禁,可渐渐发现这是真实的,我就笑不出来了。孩子们在学校里每天都一样,上课必须这样,听老师讲课,所有人接收一样的知识。到了最后,每个人脑子里东西都一样。到最后,考试是都考出来了,但一个个都变得死板,思维都一样。
  大家大概会讲,那为什么还是有些人成绩好,有些人成绩不好呢?那可能是因为一些人比较勤劳,一些人懒惰得连老师灌输知识的时候也不想去听了。但是,哪怕是在中国,那些成绩好的人不一定可以适应社会。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现在成绩好的学生一旦遇到挫折就很脆弱,容易想不开,出问题。相反,那些成绩差一点的同学因为老挨老师的批评、老受挫折,他们的抗挫折能力就比那些宠儿更强,而且因为常常有各种各样的胡思乱想,反而更容易解决老师没有教过的事情。
在西方,他们崇尚自由,更愿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所以中国老师到英国就会马上发现那些孩子是如此地没有纪律性,常常我行我素。在课堂上,西方的孩子思考也是自由的,他们回答问题看起来常常不着边际、随心所欲。这让西方的孩子从小就对学习有兴趣,激发出他们对自己的信心。
  西方孩子到了大学,他们就会为自己的梦想去奋斗去拼搏,因为小时候他们树立了理想,有了奋斗目标。但是在中国,孩子们的梦想在小时候可能已经被死板的学习扼杀,到了大学似乎是一种解脱,就放纵自己。也正因如此,中国名牌大学不如西方国家好,也不如西方国家多。
  长大以后中国的孩子放纵完自己,又要开始找工作,而西方的孩子却仍然为自己的目标奋斗,以至于中国诺贝尔奖获得者只有8、9个。而这8、9个中还有5、6个不是真正的中国人,都是其它国家的国籍。
  不可否认,中国孩子的考试成绩远远好过西方国家,可是,我们有多少人是因为自己的兴趣在学习呢?真正决定未来的,是西方孩子的思维方式和对学习的兴趣。
  
理想实验法
淮安曙光初中14级10班 曹梦祥
 
  在所有的学科中,我的物理学得还不错,物理学上,有一种实验方法叫作“理想实验法”,说开了就是假设、如果之类的方法。然而,现在,我要站在物理的角度上,去看待中式教育的几大原则——绝对的权威,绝对的纪律和激烈的竞争。
  首先是绝对的权威。我们先假设它是每位教师的必备功夫。然而,这常常无需假设,这一命题在好多老师看来,它就是公理,不辨自明。例如中国学生问老师:“北斗七星它咋就像个勺子?”有些老师会默不作声,如果再继续追问,或许老师会把你支走;更有甚者,有些老师会用绝对的权威回答:“考试要考,爱记不记!”于是,在老师或试卷的绝对权威下,学生学会了记忆,但丢弃了思考。
  其次是绝对的纪律。如果我们说它是没有丝毫问题的原则,很多人也许会赞同,但它又存在这样一些问题:绝对的纪律就是安静,然而绝对的安静就会磨灭学生的积极活跃性,一方面我们在倡导“理想课堂”,要求学生大胆地展示,另一方面又用一根“绝对纪律”的绳索紧紧束缚住学生,如此矛盾的教育思想能达到“鱼和熊掌兼得”的目的吗?
  最后是激烈的竞争。看上去这更是一个无可挑剔的原则,它会使孩子们从小就认识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虽然有人认为这会让有些孩子变得失落,但是另一些人说这不也让他们认识到了生活中的残酷竞争吗?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啊!所以这样的假设也能完美地成立。
  以上便是我从理想实验法的角度看待的中式教育,在理想状态下,一切都是完美的,然而,生活没有绝对的理想,因此,在我看来,中国的教育还没有达到大获全胜的地步。或许要想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关键应是少一些“绝对”,多一些“民主”吧!
 
【文摘】
 
牛津、剑桥博士对比中英教育 致敬两国教师
 
“中国老师严厉中带着慈祥,英国老师松散中透着认真。”这是中英两国教师留给剑桥大学土木环境工程博士郝睿的印象。
  9月10日,“百名留英博士创业中国行”活动在京启动,时值中国教师节,来自牛津、剑桥的博士们对比中英教育制度,向两国教师致敬。
  在郝睿看来,中国的基础教育很有优势,而英式教育的自由性和发散性是她所欣赏的。“如果小学生没有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根基不牢,日后很难创新。但应该肯定,英式教育更易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因为我调皮,高中班主任常常会没收我的东西。直到毕业的那一天,当她把所有东西还给我的时候,我才明白她的良苦用心。”剑桥大学的电子专业博士龚宇鹏说,这样严厉的教师似乎是中国教育的标志,但他从中获益匪浅。
  来自牛津大学工程学系的博士徐茜自称更加适应英式教育。“中国的教育给予我良好的基础,促进我在学习上多下功夫,但英式教育让我可以更加自由地分配时间。”徐茜认为,英式教育中的团队合作项目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项目合作过程中,学生们给予彼此启发,相互促进提高。
  令许多中国学生苦恼不已的题海战术却是来自牛津大学的博士钟毓杰所喜欢的。“题海战术培养出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这种思维是牢靠的基础。”他告诉记者,在牛津的本科第一年中,他几乎不用学习数学。“那都是我在中国高中已经学会的。”
  钟毓杰表示,中国教师“严师出高徒”,学生们都尊敬老师。英国师生关系更像朋友,师生间更多讨论。“两国教师各有特色,他们都给予我很多帮助,我由衷地感谢他们。”  
  杨军(五名中国教师之一)谈纪录片:最近有记者问我:“你们说的话是不是BBC写好了的台词,让你们念出来的?”我对此张口结舌,无言以对。……大家所看到的,都是真实再现,没有人刻意将镜头放在心上。BBC享有世界知名的职业道德水准,既然是纪录片,就是真实再现,绝不是演戏,更没有台词。……镜头埋在天花板上,没有人扛着镜头在一旁晃荡,一两天新鲜劲儿一过,就没人在意镜头的存在了。 
  BBC中国式教学纪录片引英媒抨击:8月4日,英国《卫报》刊登特约专栏作家西蒙·詹金斯(Simon Jenkins)的评论文章《中国学校是考试工厂,为何英国却要效仿》。詹金斯是重量级媒体人、学者和作家,历任《泰晤士报》和《伦敦晚旗报》总编。他以犀利的言辞质疑中国的教育方式,称中国学校是“考试工厂”,中国已逐渐意识到“超前教育”(不符合年龄段的教育,为培养智力超群人才而对幼儿进行超前培养)的愚蠢之处,为何英国政府却似乎下决心要效仿这种教育方式?  
  英国官方态度:对于BBC这部纪录片引发的争议,英国官方没有做出更多回应。英国文化部负责文化外交事务的官员尼克尔对《环球时报》说,无论怎样的争议出现,英中两国通过文化交流增进了解,是值得鼓励和支持的。他认为,英国与中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合作项目还有很多,因此外界也不必盯着这一部纪录片不放。
  习大大出访英国时谈中国教育:他高兴地看到,通过人文交流,中英两国文化中的精华正在对两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着奇妙的“化学反应”。英国民众通过英国广播公司对中式教学法的宣介,认识到严师出高徒的积极效果。同样在这部片子中的中国网络的热播,也让中国民众认识到张弛有度在子女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中国孩子玩的太少了,要让他们多玩一玩。
  ——摘自中国新闻网
 
 
BBC《中国学校》第一集走红 英国观众在推特上各种吐槽
 
  支持派——有些观众几乎要跳进电视,帮着中国老师维持秩序:
  @OhLottie:她是对的(指节目中的中国老师),无论你在教室的前面、边上甚至是天花板上授课,如果学生课堂行为不端正,课堂效果势必受影响。
  @retrocoldplay:为什么要诋毁一个学生学业能力比我们强的教育体系呢?是的,它是外国的,但是它显然是有作用的。
  @AllFallD0wn:“她以为她是谁啊,敢说我笨?”(引用节目中某学生说的话)好吧,你表现得就像个笨蛋,闭嘴,好好念书!
  担忧派——不少观众对英国下一代忧心忡忡:
  @captainspiky:真让我失望,我们创造了不懂得尊重的一代人。对老师如此,对警察、对议员、对家长、对任何人都是这样。
  @edwardrichmond:才看了20分钟《中国学校》,我们就看到了英国学生的懒惰、毫无自律,缺乏尊重。干得漂亮,大不列颠!
  @0kunola:也为另一些孩子想想吧,谁愿意在这样一个课堂里学习,小坏蛋们太招摇太影响人了。
  质疑派——当然,也有不少英国观众质疑BBC节目本身,觉得媒体故意放大了课堂上的矛盾:
  @EllaTolley131:大家或许忘了这只是部分孩子的课堂行为,并不代表所有学生都这样。
  @Furious_Coco:很明显,BBC为了凸显争论的部分,剪掉了那些学校学生好的那方面内容。
  调侃派——当然,机智的英国网友怎么能放过调侃的机会呢?
  @itsanitarani:老师们应该涨工资。话说教育硕士课程里有没有“怎样抑制课堂上发飙”的教程啊?
  @Wayne_SS:如果说我从《中国学校》节目学到什么的话,那就是这对多嘴的活宝(节目中两学生)应该开个电视脱口秀。 
——摘自新华报业网


上一篇:爱名牌就是攀比么?(128期)
下一篇: 是否应该对泛滥的成功学说不?(133期)

版权所有 翔宇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