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活动:热闹后的冷思考(72期)

时间:2020-09-18 16:39 作者: 编审:

课堂活动:热闹后的冷思考

(第七十二期) 

  “活动”,一度成为教学界的热词;“活跃”,也曾被视为评价一堂课的关键指标。我们很愿意看到“动”而“活”的课堂,但也看到不少“动而滥”、“动则乱”的课堂。那么“动”与“活”之间存在什么关系?课堂上如何开展“活动”?如何确保活动的有效性?细读本版师生的文章,相信你会有所启发。

 

【课堂写真】

为有源头活水来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小学部  卢晓平 

  素描是作文训练中很受师生喜欢的常用方法。所谓素描训练,就是以观察实景为途径的描写训练。不论是记事还是写人,总离不开人物描写。因此,学会观察和描写人物外貌是写记叙文的一项不可忽视的基本功。在不同的年龄段我们都要想办法加强学生这项能力的训练。在一节课上,特级教师薛法根是这样处理的:
  师:认识老师吗?你看出老师和其它老师有什么不同吗?如果能发现老师和其它老师有三个不同,说明你的观察力很细致?可以说说老师的长相,不要认为老师长得丑就不敢说。
  生:我发现老师长的牙都突出来了。
  师:这是老师的缺点,不过有缺点的人有时很可爱。
  生:老师一直在笑。
  师:你觉得笑的老师怎样?
  生:我觉得老师很可爱。
  生:老师的个子很高。
  师:有多高?能说说吗?
  生:一米七五。
  师:你高度感很好,我一米七七,只不过背有点驼,所以显得矮了。
  师:同学们,还有什么特点,现在再发现老师的特点,就更了不起了。
  生:老师长得像猴子。
  师:声音大一点,为什么?
  生:尖嘴猴腮,脑袋小。
  师:脑袋小,但却充满智慧。
  生:我觉得老师幽默,像湖南卫视的大兵
  师:不,是大兵像我。
  生:老师很善于反驳,总是把自己的缺点说成是优点,
  师:这不是反驳,而是自信,你有自信吗?
  生:老师打着领带,穿着西装,很绅士!
  师:我还是第一次有人说我是绅士,谢谢你。
  薛老师巧妙运用与学生聊天、不着痕迹地指导学生作文,这样的方法的确很成功。教者紧紧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训练学生外貌描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收到很好的效果。所以要想使学生对待学习真正地乐此不疲,老师在教学中要多思考。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能沿用一种固定的教学方法,应力求摆脱习惯性认知程序的束缚,在方法上不能模式化,要善于艺术地运用教法,不断总结,不断创新。

对对子,学《社戏》
宝应实验初中 李惊梅 

  《社戏》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小说,其间的景色美、人情美充溢全文,具有无穷的魅力。月下出航,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江南水乡的美丽图画;深夜归航,“大白鱼”的比喻凭添几分童话色彩;偷吃罗汉豆,更是充满了童心和野趣。学生对以上内容十分感兴趣,课堂教学也很容易出彩。而“看社戏”这一部分内容,相对而言,似乎平淡了许多,除“远望戏台”外,既没有诱人的色彩,也没有丰富的听觉形象,更无从再现江南水乡的清新和美丽。
  我是这样设计这一部分教学的。首先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本部分内容,明确是从哪两个方面写的。学生很快讨论得出,是从演员和观众(小伙伴们)这两个角度进行描写的。引出下面一问:写了哪些角色,观众对他们的表演反应如何?不急于回答,投影出思考题:
  根据上联,结合课文内容,请对出下联,看谁对得最好!上联是:老旦出台,扫兴。
  设计这一问题的目的很清楚,既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阅读情况,又训练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前半句是角色方面,后半句是观众方面),还很巧妙地进行了语言表达的训练(本单元的诵读欣赏安排对联赏析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这种形式对于刚刚升入初一的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也极富有趣味性、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原本我设计的答案是:小丑登场,开心。上下联结合起来,概括了当晚社戏中两个最值得一提的角色的表演:前者为“最怕”,后者为“最好”,相映成趣,对仗也很工整。学生们的表现却出乎我的意料,起先是合作小组内部进行热烈讨论,你一言,我一语,相互指点,共同推敲。然后是全班交流,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发言,答案可真是五花八门,精彩迭出,有“小生上场,疲倦”,“小生登场,想睡”,“小丑被打,好笑”,“小丑上台,高兴”,“小旦咿呀,没劲”,“老生打仗,失望”等,有的学生别出心裁,把没有看到的表演也概括出来了,如“铁头(老生)不翻(筋斗),没趣”,“蛇精未见,难过”,更有甚者,还有一名学生对出这样的下联:双喜骂人,开路。虽然不太符合我的原意,但也很工整,给“看社戏”这一部分画上了一个句号,也算是歪打正着,应予肯定。当然,在学生说出下联的时候,我还要求他们说出依据,这就必然要联系到课文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先走进文本,再走出文本,达到对文本的深入解读。
  通过这一环节的探究学习,我发现,学生的创造力真是不容小觑,一旦给他们创设了机会,激活了思维,他们迸发出来的思想火花令人惊叹。关键在于语文教师应该多动脑筋,用新课标的新理念指导我们的教学行为,为学生们展现一种充满活力的、凸现语文魅力的课堂!

【深度思考】



我们需要怎样的课堂活动?
宝应实验小学 王久洪 

  课堂活动的概念从广义上来说,包括学生与老师在课堂上的一切教学言行;从狭义角度来讲,专指那些在课堂上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实践活动。现在很多教师都在狭义的课堂活动上大做文章,使得一些教学在热闹的背后多了一些担忧。那么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课堂活动呢?
  首先,活动服从文本。教师在备课时一心想着活动,学生在课前想着课上如何在活动中玩个开心。这一切都脱离了教材,成了无目的的活动。课堂活动本是为了让学生以最轻松的方式获得知识,但不少老师在备课时完全追求活动,而不注重教材、文本。
  其次,多些内在的思考,少些外显的表演。目前,老师的课堂活动中有相当部分是散漫的、随意的、肤浅的、局限于表层的外显活动,学生在课堂上也许学得是快乐的,但随着下课铃声响过之后,一切知识也就烟消云散了。在课堂中,我们应该多一些学生内在的思维活动,让学生在静思默想中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倾听,拓展教育的宽度,挖掘思维的深度,增加人生的厚度。

让美术课堂“活”起来
宝应实验初中  叶名庚 

  美术课在众多学科评价考核中,往往偏向于能否正常且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同时保证课堂的秩序性和稳定性,美术课堂往往是一潭死水。面对这样的评价标准,很多美术教师总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无计可施。
  如何让美术课堂“活”起来,如何将美术课堂的正常开展和美育任务的完成有机结合起来呢?这对于新课改下的美术教师而言,无疑是一个新的挑战。一位具有教学机智的教师往往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做到随机应变
  课堂中常常会发生偶发事件,如:学生的无意捣乱、讲话、吃零食等等,教师在处理的时候,应该学会随机应变,运用多种方法,艺术地处理学生的问题行为,部分问题可以穿插在教学过程中解决。
  1、幽默法。例如:教师上课时,看到一学生在打瞌睡,不停地点头,对全班学生说:“有位同学很喜欢听老师的课,不停地点头同意,可惜他的眼睛总是闭着的。”其他的同学听了大笑起来,那位同学的瞌睡也吓跑了。这种幽默既调节了气氛,恰如其分地批评了学生,又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易于学生接受。
  2、提问法。教师上课时,发现学生在看课外书,与邻座讲话、做小动作或者睡觉,可以向这些学生单独提问,也可以向旁边的学生提问。这样可以使学生感觉到老师在注意他,学生也会自觉放弃非学习的行为。
  二、注意“对症下药”
  教师对于课堂中发生的或即将发生的事应有所预见,在备课环节就应该考虑到,并备有预案。针对发生的情形“对症下药”,切不可将问题在课堂上扩大化、严重化,那样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也会浪费其他学生的时间,影响教学的进度。我曾经做过这样的一份调查问卷:你对老师有什么要求?你认为什么样的老师才称得上是好老师?问卷中,学生坦言企盼:老师除了要具备不俗的教学业绩外,最好能和学生沟通,打成一片。课堂上是师生关系,课后应是朋友关系,老师在结束本课教学任务时,不要急于离开,应该给多一点时间和我们交流,切莫居高临下,满脸严肃,让人敬而远之。
  三、掌握教育分寸
  美术教学要求我们培养的不是画家,而是培养具备一定审美素质的人群。出于学生专业水平的限制,我们应该尝试用积极的观点去面对学生的得与失,肯定其成绩与长处,而不应该着力去发现缺点,寻求不足,甚至将问题“放大化”。美术课堂上,教师还常常要和“捣蛋生”、“差生”交锋,面对这样的学生,许多教师不是给予关爱,而是冷漠,甚至“体罚”、“心罚”。我认为应该在学习上、思想上帮助他们,讲究教育的科学性,对学生既和蔼又严厉,尊重他们,创造条件将他们的潜能逐渐释放出来。

课堂上的风景
监利总校08级7班  赵兰霞 

  课堂上有一种学生非常活跃,他们就像一群在天空中自由飞翔的小鸟,总是随心所欲,导致课堂秩序混乱。他们也许会到“疯狂”的地步,“高高在上”的老师即使扯着嗓门也无助控制由他们导致的混乱场面。为了避免这一无序场面再次发生,老师想出一个办法———制定班规。
  试用一周,果见成效,课堂活动比以前有序多了。就像军队一样,如果没有纪律,乱成一锅粥,那么一个国家要想和敌国打战,那将是溃不成军,不费吹灰之力就被战败。同样的,如果一个班集体没有纪律,做任何事都比不上一个团结的班集体。
  所以,要想达到活而不乱、活中有序的效果,就要在适当的时候转移话题,停止对同一话题的争论。与此同时,老师也应该调整一下讲课方式。我以为幽默而生动的课堂才能营造最好的学习氛围,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进步,上课与老师节奏一致。

【言论广场】

我看课堂活动
监利总校08级7班  胡子寒   

  提到活动,总能挑动我们的心弦,我们喜欢各式各样的活动,因为它丰富了我们的课外生活,往往会给我们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回忆。如果每堂课都适当添置一些活动,那么每一天的生活岂不会编辑成一部温馨的剪影集?这种想法固然美好,可实际上的课堂活动总会出现一些怪癖,那就是“两派人”的问题。
  “第一派”是那些兴致太高昂的同学,他们总是把为了学习而开展的活动当成他们的娱乐天堂,大喊大叫,为所欲为,老师也招架不住,我们的课堂活动也就失去了秩序而没有产生良好的效果。“第二派”是指那些太沉默的同学,当老师与其它同学在为活动筹备时,他们不闻不问,等到活动开展起来,他们认为那是抓紧时间学习的机会,于是埋头伏笔,一节课下后,其实自己在一半的活动课的诱惑下,也没有做多少作业,而且还错失了一次踊跃参与的机会,是多么遗憾。那么活而不乱的课堂就要求我们每个同学去营造了!
  对此,我有一些看法和建议:首先我们的活动课主题一定要尽可能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如果有些活动是关于比较乏味但是又比较重要的内容,那么可以对它进行包装与改进,为了调整这“两派人”的问题,我们可以让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对活动发表观点,老师也可以着重叫那些沉默的学生起来发言慢慢带动他们的兴趣,以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只要每个同学对活动课都抱有一种积极参与的热情和自觉维护秩序的态度,那么活动课的意义将会十分巨大!

有趣的口语课
宝应实验小学06级7班  薛若禹   

  今天有英语课,听说由一位外籍教师给我们上课,我特别激动,一早就来到了学校。
  上课铃刚响,只见一位个子高高的老外走了进来,他长得浓浓的眉毛,高高的鼻梁,大大的嘴巴,脸上始终挂着微笑,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他穿着灰色的衣服,挺着大大的肚子,好胖哦!
  跟其他老师不同的是,上课时如果有人答对的话,他就朝答对的同学招招手,脸上露出微笑,从讲台后面拿出一块糖赏给他,而且还弯下腰来亲他一下;如果答错了,他就摇摇头说:“NO!NO!”。这下我们都知道答对题目还有外国糖吃,大家都争先恐后地举手要回答问题了。
  哇塞!老外上课还发糖吃,真是太不可思议了!我觉得这堂课真可趣,真希望天天都能这样上课。

课堂活跃相对论
监利总校08级7班 吴伟   

  活跃的学习气氛不是万能的,但没有活跃的学习气氛是万万不能的。
  年轻多好!活跃多好!
  在学习上,我们应如海中的鱼,随着我们的活跃欢快地摆动着尾巴,在风平浪静的海上掀起一个个小小的浪花,正因为有激情我们才不甘心让年轻显得如此平凡,不该让班级成为一汪死水。因此,课堂上的气氛应当活跃。但是,我们不能让这种气氛总处于高潮。
  我们虽欢快地摆动着尾巴,但用力过猛,小小的浪花也将会变成海啸,给无数的人带来痛苦。所以,我们不要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要替别人着想。更要为自己想想,冷静地展示自己的成熟与稳重!

“活”而不“乱”
监利总校08级7班  龙姗   

  “活跃”在我心中一直是一个很好、很有感觉的词,我本身并不“活跃”,但我喜欢与性格、思维活跃的人交往,从他们身上我可以学到很多,感受到他们的快乐,也会努力把自己变成一个性格、思维活跃的人。
  现在有一个问题是,有些同学在课堂上看起来很活跃,可实际上却在乱起哄。这种现象在很多班级都存在,我很反感这种行为。我认为这不仅违反了课堂纪律,扰乱了课堂秩序,而且还会严重影响同学们的听课效率,我们应该遏制这种现象,以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与活动
监利总校08级7班 王超君   

  有学者做过实验,对两部分学生进行两种方式的教育。一种是师生互动,而另一种则是老师单方面讲授。一年之后对比发现接受“师生互动”式的学生成绩提高得更快。
  活动的真谛在于“活”而并非“动”,真正将活动引入每一个学生心中。“活”是指内容既有趣又适合每一位学生,同时又能提高学生的能力。拿单词说,记单词的确难,但我们开展单词接龙或手势来巧记,如疯狂英语手势,效果就好得多。

热闹后的冷思考
监利新教育实验学校08级16班 王佳文   

  课堂是我们学习知识的最佳地方,不要把课堂弄得太热闹。
  最近,总觉得课堂渐渐变得嘈杂了。有些同学在课堂上,每到高潮部分时,他们都会心血来潮,并且抑制不住心中那心奋的心情。这时,他们会抢着答问题,在老师拍手示停时还是静不下来。我想,这样的课堂不会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效果,我们需要在课堂热闹当中学会冷思考。

【金玉良言】 

  周林同学毕业于翔宇宝应中学,是2006年扬州市高考状元,被清华大学建筑系录取。下面这篇演讲稿,是周林同学重回初中母校(宝应实验初中)为学弟学妹们所作的报告,相信大家研读以后会有所收获。

学习方法漫谈
清华大学 周林  

  看到大家,我像大多数高考结束不算很久的同学一样,对连中考都还没有经历的你们充满了同情。然而同时你们是让人羡慕的。很多高考失利的同学希望回到过去,重新来过。而在座的诸位都手捧着大把的时间和希望,足够从任何一个起点开始努力,为自己创造美好的未来———竞争队伍里已站到前排的小朋友们将体验不断超越自我的快乐与艰辛;暂时落后的学弟学妹们则可以享受另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叫做“崛起”,叫做“士别三日,刮目相看”。要知道,我们现在回忆起初三,都会说“我年轻的时候”。
  想成功,首先得有志向和信心。我从小到大的动机比较单纯,就是要考清华。进了高中,了解到宝中每年很稳定地至少出一个清华学生,我就把目标落实到了要考年级第一上。我暑假时认识了高考扬州市第二的女生,她在高二时仍处于班级前15名开外;我有个室友,高中时考了两次实验班都没进去,最后却打败了实验班所有同学。所以说,人人都可以梦想上名校。进名校的路要一段一段走,有的人分段多,有的人分段少而已。对于大家,要过的第一道坎便是中考。下学期会有大大小小的考试,每一次试着进步一点,再弥补一些漏洞,坐到中考考场上时就可以气定神闲了。
  下面想说一些学习方法。其实很怕讲学习方法,因为说到最后也无非是听课复习作业几部曲,就像初中语文老师年复一年强调的《出师表》。根据我的体会、观察和交流,年轻人,包括我和在座的诸位,很容易显得自负,自负又很容易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上课,二是作业。
  先说上课。在复习阶段,不管是面对中考还是高考时,都会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老师讲的都是重复的东西,都是能在资料上找到的,所以喜欢抛开课堂自己钻研。但是我以前用过的一本资料每一页旁边还用小字提醒“决胜在考场,关键在课堂”,可见编书者若要同直接授课的老师PK仍是底气不足的。老师的讲解经过了多年一线教学经验的总结,知道哪些地方容易忽略或容易出错,并且就针对你的班级甚至你个人。如果同学们真的能通过自己摸索领悟所有细节,如果不正是在座的学弟学妹们一错再错,老师又何必重复那些重点难点呢?课堂上,老师会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会由自己的思考和同学们作业反馈情况提出不同的方法,反复亦是加强记忆最重要的手段。一边听一边想,跟上课堂节奏,还可以检验自己理解的透彻程度。
  作业时的自负体现在两方面。
  一、做数理化习题跳步骤。其实不需要用跳步骤显示自己脑细胞活跃。话说回来,反正是大多数人会做得题,显摆什么呀?跳步骤还容易因考虑不全面而漏解。应该按规矩一步一步解答,来证明自己思维严谨。对的情况下保全分,半对的情况下多拿分,至于全错的情况下———如果你一开始就知道自己全错了,那还是空着吧,别浪费时间和笔墨了。
  二、语文英语或者简单的理科作业抄袭。高中时,作业一多,某些作业全班雷同度就高起来了。有的人想,先应付掉,以后有空再做,这样的结果是拖延任务,恶性循环。有的人想,反正都做过,体力活似的作业不值得再提拔为脑力劳动了。殊不知,中考高考时要拼速度,也就是拼熟练程度。而且可以借机尝试不同的方法,可谓一举多得。
  我还想补充几点。第一,可以尝试向不同的老师求教以拓展思维。比如问化学题,我会走进化学组办公室,看哪个老师清闲点的或面善的就去问问题。题目简单也不要紧。做好事不留名,问傻题也不留名。第二,不只是具体习题,感觉方法不对路了或心绪浮躁了都可以同老师谈谈。高三寒假前,我找到每个任课老师问,“老师您觉得我这门课问题在哪儿,怎么利用寒假进行改进。”然后又加一句“老师您酝酿组织一下,我待会儿再来找您。”再结合自己的体会,有利于调整路线。第三,同学之间参考资料可以互相借阅。不同的书擅长不同方面的讲解。这是资源互补节约开支的好办法。
  面对批评时,不服气也是一个常见的毛病。有问题的会恼羞成怒,没问题的觉得老师或家长侮辱了自己的人格。其实不必激动,“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我妈妈批评我时有个常用句式:“周林我发现你最近……”浮躁啦,骄傲啦,懒惰啦。每次听到这话我都很惶恐,即使没觉得自己怎么样也会反省,看是否真有负面情绪萌芽了,得赶快将其扼杀在襁褓中。
  再给一些小建议吧。
  很多同学喜欢看杂志,《读者》或《青年文摘》之类的,是收集作文素材的好方法。但也要提醒一下,很多时候,我们看杂志的真正目的是偷懒,一道题或一段古文远不及一篇散文来的轻松。要防止打着提高作文水平旗号给自己放小假的行为。
  据研究,女生一心二用的本领比男生强,但我估计一心二用也只适用于一边择菜一边跟邻居拉家常之类技术含量不高的劳动。学习时务必要专心致志,不要同时听音乐或吃零食。有同学感觉听着音乐也把任务完成了,但效率和收益已经打了折扣。
  最后用四句话送给大家:无比相信老师,务必坚守课堂,充分发扬自主,积极交流合作。


上一篇:让课堂教学更加充实(70期)
下一篇:自主学习:高效教学的基点

版权所有 翔宇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