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如何收放自如(107期)

时间:2020-09-18 16:43 作者: 编审:
展示,如何收放自如
 

  “理想课堂”需要从“惟学”建构教学关系;从“惟生”建构师生关系。在这样的理念指引下,必然会带来45分钟里学生发展的不均衡,内向文静的同学羞于展示,表达能力强的同学越发如鱼得水。

【深度思考】


课堂展示:一个都不能少
监利新教育实验学校 李方模
 

  小组合作,交流展示,是理想课堂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然而,小组内成员成绩、能力、性格的差异,势必导致课堂展示中的不平衡。作为教师,一定要根据课堂实际,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合理安排,关注全体,做到“一个都不能少”。
一、在展示前严密组织
1.做好小组分工。在分组时,教师尽量做到每个小组的水平接近,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高低、心理素质等,让不同特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分组组合,因为每个小组都有好、中、差不同层次的学生。
2.加强组长培训。小组长是教师的好助手。每个小组中必须有一名组织能力强、会表达、乐于助人的学生当小组长。上课前教师要对小组长进行培训,让小组长在活动中,能担当起“小老师”的角色,负责组织本组的交流学习与展示。
3.建立展示规则。展示之前,小组成员要先独立思考,不要盲目跟从,要遵守课堂纪律,不要争论,积极参与小组合作交流,还要踊跃发言,然后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同时其他组员要认真倾听,最后形成整组的统一意见。
展示前,可能有些同学特别是学习能力差的同学不愿展示,解决的办法有:①组长注意分配展示问题的合理性,给基础差的同学分配一些较简单的任务。②采用在小组内抓阄等方式确定展示人员。③教师用新颖的展示方案,吸引这些同学参与展示。④在小组内部会议上对这些同学进行鼓励,做好思想工作。
二、在展示中适时参与
1.不断巡视,及时提示和引导。学生在小组交流展示时,教师不应该放任不管,要启发、引导每位学生积极参与小组交流,主动参与到小组的交流展示活动中。当学生在交流展示中发生问题看法上的分歧时,教师要给予关键问题的引导和点拨,从而更加高效地完成既定的交流展示任务。当学生疑惑不解时,教师要站出来给予必要的讲解和传授,从而让交流展示朝正确的方向发展,保证交流展示的实效性。
2.注意调控,鼓励倾听和质疑。学生在小组交流展示时,可以先让小组内成绩、能力较差的同学或性格较为内向的同学先展示,教师要求各组成员认真倾听,这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让每一个学生认真学习的基础。积极鼓励每个小组成员,让他们对先前同学的发言进行补充,让学生把思路说完整,讲清楚。同时,鼓励全班学生特别是优等生,大胆质疑,勇于发表不同意见或看法。
3.重点关注,抓两头放中间。小组交流展示中存在这样几种特别类型的学生:沮丧的学生、未被承认的学生、灰心的学生、缺乏动机的学生、厌烦乏味的学生、炫耀聪明的学生。教师对这几种类型的学生应予以关注,加强监控和指导,为他们提供情感动力,使他们在小组交流展示中积极主动地与同伴合作。
展示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有:
1.遇到难题,组长讲,组员烦。解决的办法有:①在小组讨论时,应根据本学科成绩,合理确定发言顺序,让后进生展示,中等生补充,优等生总结。②尽量先让组员发言,要群言堂,不要一言堂。
2.展示的愿望不能满足。解决的办法有:①轮流展示。②展示时,全员参与。③抽签展示。④照顾展示少的小组或个人。⑤认真倾听别人的观点,做好补充点评的准备。
3.打断别人展示。解决办法:①要提醒学生学会尊重。②老师、同学要劝告他注意倾听。③老师维护好别人的纪律。④个人和小组扣分。
三、在展示后积极评价
1.及时小结。教师的小结可以使交流展示更具实效性,当学生的交流展示告一段落时,教师要站出来给予必要的小结,从而达到言传身教的效果,真正地教会学生学会自我总结学习。
2.适度评价。当小组交流展示告一段落,教师在予以小结的同时,还要给予及时而适度的评价。评价的方式可以是学生的自我评价,可以是学生对学生的评价,也可以是教师对交流展示的学生或小组的评价。前两者是在教师引导下的自我认识,后者是教师对学生的直接评价。评价中,对学困生应以赞扬和鼓励为主,但对明显的问题也应该指出。对中等生特别是优秀生,应实事求是,有一说一。这样,才能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感受到交流展示的乐趣,才会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才能真正学有所获。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堂展示
宝应实验初中 姜国庆
 

  学生展示是理想课堂的重要环节,可以这样说,学生展示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课堂效益的高下。因此,如何指导学生展示已经成为每一位老师必须要做的事情。通过一年多的观摩与实践,我认为,对于学生展示的指导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展示前指导: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展示的重要性,老师要告诉学生:在你展示的时间里,你就成了老师的替身,其他同学能不能听懂这节课,就看你的展示效果了。精彩源于精心,要展示精彩,你肯定要精心准备,认真预习。而你经过精心准备并且精彩展示的内容,必将长时间留存于你的脑海之中。长期坚持下去,你的口头表达能力和知识水平肯定会有大幅度的提升。那时的你,俨然就是一位小老师了。其次要进行方法指导,让学生以杜郎口中学课堂展示歌中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我自信我最棒,聚焦点处来亮相。胸挺直头高昂,面带微笑喜洋洋。嘴里说心中想,脱稿不再看师长。吐字清声洪亮,嗯啊口语别带上。一握拳一挥掌,肢体语言能帮忙。展示完忙退让,褒贬评价记心房。
展示时指导:学生展示时,老师的身份则转换成了听众。此时的指导可以以手势的形式呈现,可以以微笑的方式肯定,可以让其他学生随时小声提醒,也可以事先把展示时的注意点让展示的学生详细写在学习指南或小纸条上,让他随时进行自我监控,自我调整。
展示后指导:学生展示之后,老师可以先让每个人进行自我评价,哪些环节很精彩,哪些环节还有待提高。然后让小组内所有同学互评,最后老师再做总结性评价指导,并让展示不很成功的学生在小组内重新展示一次,同时给他制定下一次展示的目标,并要求他要比这一次有进步。




分享快乐 分享智慧
监利新教育实验学校 陈刚
 

  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每次展示时,各组都是成绩好的、能力强的学生进行讲解,这样就使得后进生得到了冷落,长期下去,他们的成绩会更差,所以展示时要让后进生也参与。在教学时老师要给每个组定下规距:小组成员都会了才可以展示;展示的人要轮流进行,每个人都必须参加;尖子生多补充,少展示;课前先分配好讲解的内容。尖子生负责对展示的人进行指导,尤其是后进生,要教他怎么说,这样能够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都能够得到锻炼。我们在课堂展示过程中坚持做到“三允许”:即允许学生出错;允许学生保留不同看法;允许学生向教师质疑、提意见。
在展示中,老师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展示要求,给每个人展示自己、表现自己的机会。达到要求时给予肯定和赞扬,并不断鼓励他们。要让学生经常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在这里分层次教学尤为重要。举个简单的例子,上课时我经常让学生们限时背课文,可是在短短几分钟之内,只有优等生能背下全篇课文。我就让后进生读,中间生没有背完全篇的课后背。孩子们都有奖励,都有收获。
最后要充分赏识。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要是被赏识。学生都有表现欲望,让中间生与后进生展示,尖子生点评,而教师则转变角色多欣赏,重鼓励,适时引导重点解决难点。这样“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就赋予了学生自主权,也让所有学生在精彩的展示中分享了智慧。


【课改风景】


优化“三案”,让基于展示的课堂走向深刻
宝应实验初中 戚成林
 

  在改革实践中,学校构思并实践了优化“三案”的应对策略,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这里所谓优化“三案”,即是指“优化学案,明晰学习路径;优化教案,提升导学效益;优化演案(教学课件),彰显支持功能”。“三案”,就是从不同侧面设计了课堂生态各子系统活动内容、活动方式,为课堂生态的优化奠定了基础。
一、优化学案,为“第三种课堂”的诞生打造优质媒介。
第一,要以合理的结构,实现全程导学的功能。
导学案应该具备整合三个环节学习的作用。因此导学案的编制应包括“学习目标”“预习导航”、“课堂探究”、“当堂检测”、“课外链接”等基本栏目,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分步运用,引领学生在独学、对学、群学、疑学等活动中,完成知识的自主建构。教育学者郭瑞认为,导学案“基于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意图产生,通过学法指导,将知识‘导’向学的目标和过程”,可把它“看作一种‘学具’或是学习的通道和路径”,我认为这是对导学案功能比较客观、准确的定位。导学案的使用,使学习的路径不再神秘,学生的注意力不再集中于教师将会怎样如同魔术师一般变出一个个问题,然后催促着他们思考,催促着他们回答。在“学习目标”的引领下,他们可以充分自主地发现和表达。
第二,要以开放性的设问,激活学生的思维。
导学案的关键在一个“导”。“导”的尺度该如何把握?这就要求导学案中的问题设计,应当具备“穿透力”。具备“穿透力”的提问一般具备以下特征:具有穿透文本的整合力,具有激发想象的活力,具有引发思辨的张力。
我们的导学案,还有一个保留栏目——“自主学习困惑及建议”,让学生针对预习过程中的困惑进行质疑,或者对课堂探究的重难点提出自己的建议,老师据此来提取共性问题,使教学的起点更符合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发展需要。这样贴近学生需求的教学,自然使学生乐于参与,也能够参与。
二、优化教案,架设课堂生态子系统间的沟通桥梁。
曾经到过一个率先使用“讲学稿”的课改名校,发现他们课改的主要措施是“教学案一体化”,教案即学案,学案即教案,教师编学案,学生练学案,课堂讲学案。走进该校的语文课堂,总觉得新授课也像练习讲评课,缺少课堂该有的生机与活力。
须知,由于认知发展水平的制约,即使课堂成了学生的舞台,教师的辅导、帮助、引领作用也不可忽略,而教师主导作用在新型课堂中恰当的体现,离不开提前的必要预设——教案设计。实践早已证明,教案是把教材、导学案、课件、教师、学生、环境、背景等课堂生态元素关系调和、整合起来,使课堂活动效益最大化的有效载体,不应该因为课堂的转型就淡出教学设计的视野。再者,语文课堂学习,并不等同于课外的泛语文学习,它必须讲究一定的效率意识,否则效益就无从谈起。在走进课堂之前,教师必须要找出文本与学生精神、生活、想象世界的连接点,并优化其引入、呈现方式,这个目标的达成,必须通过精心设计教案来保证。
第三种课堂,在抛弃传统课堂糟粕的同时,不应该漠视其精华的存在价值。在实践中,我们努力使教案能有效应答以下问题:如何合理安排好学生的独学、讨论、展示、反思、质疑活动,使课堂动静相宜?如何分布利用好导学案、课件推进教学?准备哪些材料在学生思维出现瓶颈时助他们突破?如何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设计怎样的板书凸显课堂的基本目标?学生可能会生成哪些新问题,该如何引导他们有效探究?精彩的生成,其实离不开精彩的预设。这些思考和对应的预设,能使我更好地应对课堂生成的问题。
三、优化演案(即课件),充分发挥课堂自然生态的助学功能。
第一,教学课件要具备营造问题情境、启迪学生思考的功能,呈现形态生动活泼。
教学课件情景营造的作用,一般使用在课堂导入部分比较多,就素材而言大多是音乐、图片、视频等视听材料。我觉得,问题情境的营造,不仅在课堂的起始阶段需要,在学生思维需要激活、提升阶段同样需要。
第二,教学课件要发挥整合知识、提炼方法的作用,在学生自由讨论、个性理解展示的基础上,给出相应指导。
我校推进课改已经近三年,在平时上课及听课过程中,总有一种感觉:虽然有主问题的引领,但由于放手让学生交流,对于概括能力不足的不少学生而言,他们得到的只是观点的碎片。后来,我们尝试着用课件来解决这一问题,在学生充分表达的基础上,通过课件给出相对完整的见解,或提炼可供迁移的思维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第三,教学课件要能适时呈现助学资料,用以帮助学生突破思维瓶颈,呈现课堂螺旋上升的特质。预设的助学资料的呈现,就起到其它媒介所不能起到的便捷、完整、醒目的作用,凸显了多媒体演示系统这个物质生态元素的教学价值。


【课堂传真】


如何调动合作小组展示的积极性
宝应实中  汪国银
 

  一、优化合作小组人员结构是推进小组激情展示的前提
本届初一因招生的特殊性,学生的学习能力残差不齐,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选拔几个能带好小组的组长都很困难。通过一学期的考察,我将原先的4人自然小组重组为5人小组,合作小组数由15个缩减为12个,确保班干、课代表平均分布到每个小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这样分组不但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而且为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
二、考核和激励机制的跟进是促进小组激情展示的催化剂
合理的教学评价和激励机制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进行学习评价,建立合适的激励机制呢?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采用的首先是即时性的教师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教师在要求小组汇报时,要将本组的优点与不足都指出来,以此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其次,是采取关注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效果评价相结合。评价时除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恰当的评价外,更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在参与程度、表达能力、合作精神等方面评价,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精神鼓励。


【言论广场】


勇敢地站上讲台
监利初中11级30班 宁子瀚
 

  许多同学可能有这样的感受:讨论时常常会有好点子,但展示时却时时存有顾虑,不敢展示自已,等到时过境迁时又觉得后悔。既使登上了讲台,却也总觉得浑身不自在,不能收放自如。你也有可能连踏上讲台的勇气都没有,根本就没有上过讲台。这时,你需要完成第一次的勇气。机会对于每个人都是一样的,而不是倾向于成绩好的学生,你一旦突破自已,完成了第一次,以后的就不难了。反之,如果你总是不克服这一难关,你就成了被动学习的人。别人是“头羊”主动开辟天地,吃最新鲜的草,喝最甘甜的水;而你却只能跟在后面,啃草根,喝浊水,这就是主动和被动的区别。一次旅行结束,头羊往往膘肥体壮,而后者却多是瘦得皮包骨头,你甘愿做后者吗?是否能自已勇敢地站上讲台,是能否做学习的强者的关键。
从胆怯到勇敢,从腼腆到大方,从被动到主动,都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勇敢地展示自已吧!




挖掘学生最大潜能
宝应实验初中 马晓庆
 

  作为一名技能科老师,我们没有预习课,所以我们每一课都是新授课展示课,在有限的时间里挖掘出学生最大的潜能是我们的目标。
首先要给学生营造一个他们愿意展示的氛围。每堂课必须有引入,而且引入必须有趣、生动、直观;每堂课必须由很多板块构成,而且这些板块又以活动的形式呈现,让学生容易参与;每堂课必须由若干问题组成,而且问题以开放性问题为主,让学生有话可说从而达到主动说甚至抢着说。
其次,我非常关注学生展示之后合理的评价,很多学生不是不会展示而是缺少展示的激情,当他们展示之后,不管是好是坏,我都能给他们一些中肯的建议,让他们满足的同时也不忘继续提高,所以我的课上总有一批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我想他们应该是尝到了展示的甜头了吧!



聆听者与主导者
监利初中11级27班 陈雨晴
 

  当下仍有少数同学,他们把老师看成权威,而自己更多地扮演着“遵从者”的角色,他们内向文静,羞于展示,这使他们慢慢与小组失去了合作,与班级脱离,学习成绩下滑,学习效率低,而怎样才能让那些同学重返合作的营地呢?
我认为,首先,一个小组的分工是极其重要的,而这,来源于一位优秀的小组长的领导,小组内每人都应有自己的任务。其次,小组内个人的竞争意识也不能薄弱,要有上进心,时刻都不能对学习敷衍了事,这样才会进步。再者,要对那些不敢开口,害羞的同学给予鼓励,给他们足够的信心,让他们都尝试,多锻炼自己的能力,培养自己的能力。最后,便取决于个人能力的强弱,发挥得好,下次保持,发挥得不好,也无需气馁。


上一篇:优化学案,理想课堂的必然选择(105期)
下一篇:合作小组的文化建设(108期)

版权所有 翔宇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