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好(71期)

时间:2020-09-18 17:07 作者: 编审:

爱好

(第七十一期)  

  清代文学家张潮在他的作品《幽梦影》中说道:“花不可以无蝶,山不可以无泉,石不可以无苔,水不可以无藻,乔木不可以无藤萝,人不可以无癖。”有时候,人们正是为了蝴蝶才爱花,也正是为了泉水才去登山。高雅富有个性的爱好对于一个人,就像是美丽的蝴蝶对于鲜艳的花朵,就像是灵动的瀑布对于秀丽的青山……

 



【喜好体育】

爱看足球比赛
监利总校08级5班  陈健瑜

  在绿荫草地,平放着一个黑白相间的球形东西,只见一个身穿红色球衣的大个欧洲人,一脚向那东西踢去,那东西在天上划出一道美丽的孤线,直入网底。“好球!杰拉德在距球门30米处,一记弧线球,打开了对方大门,利物浦1比0领先。”伴随着球场内雷鸣般的欢呼声,解说员激动地说道。
从此以后,我便爱上了足球,看球、评球、踢球,一点也不马虎。房间墙上贴着的七龙珠、火影忍者变成了英格兰队、西班牙队全家福;家里的影碟由卡通动画变成了体育竞赛;身上的衣服由童装变成了足球队的球衣……
  在我的印象中,最精彩的一场比赛还是2008年欧洲杯决赛,西班牙队VS德国队的比赛,那晚我兴奋得半宿没睡。在小组比赛中,西班牙队与德国队均是在各自的小组中以小组第一名的身份出线,之后又击败了各自的对手,挺进了决赛。
  尽管西班牙队主力前线比利亚缺阵,但比赛开始后,西班牙队还是凭借着他们中场的优势,用精妙的配合,占得了优势,迪瓦瓦、法布雷、加斯等人多次在德国队禁区前活跃,获得了几次颇有威胁的射门机会,但都错失良机,上半场,两队互交白卷。
  下半场开始,西班牙的攻势更加猛烈,一向以进攻为长的德国队似乎变成了一个防守球队,连西班牙队的禁区也很少进入,只是在中场断球后又丢球,完全不在状态。终于,西班牙队抓住了机会,前锋托雷斯获得单刀球的机会,面对高出自己半头的德国后卫,他丝毫不畏惧,轻松闪过,一脚远射,球直入网底,在全场的观呼声中,西班牙以1比0获得了胜利,西班牙队毫不放弃,丝毫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的精神令我感动了。
  足球这黑白相间的东西在天空中划出弧线时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倾慕艺术】

每首歌曲都是一个故事
淮安外国语学校08级19班  程慧娴

  我的爱好其实有很多,心情不一样,做的事情也不同。而大多数时候,我喜欢以一种随意的姿态,根据心情听不同的音乐。我觉得音乐就像朋友,在任何时候,他都会倾听你的心声,安抚你的伤痛,分享你的快乐。
朋友是相互的,所以,我也喜欢听他的心声,听他的故事,与他分享喜悦,为他分担痛苦。并且我相信每首歌曲都是一个故事。
  先讲讲大家熟悉的音乐吧。周杰伦又出新专辑了,《稻香》是他的主打歌,并且十分受欢迎。我也不例外———非常喜欢这首歌。我喜欢这首歌的旋律,也喜欢它的歌词,更喜欢它的意境。
  当我心情不好时,就喜欢听它。闭上眼,把所有的不开心抛之脑后,静静地享受单纯的美好。我仿佛已经置身于稻香四溢的农田旁,倚着树,哼着歌,睡着了。风轻抚着我的脸,虫鸣鸟叫在耳边回响,稻香浓浓地弥漫在空气里。太阳照耀着我,我的脸上暖暖的,好舒服……
  每首歌曲都是一个故事,我将用我的心去慢慢倾听、品味……

我的小伙伴———口风琴
宝应实验小学03级5班  于杨一旻     

  从小到大,我的兴趣爱好总是在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一会儿喜欢画画,一会儿喜欢写毛笔字,一会儿又喜欢上弹钢琴……直到我第一次看到别人吹奏口风琴,我真正地被它吸引了。
  其实,我也只是在四年级的时候才结识了口风琴。那天,我听到了一首动听悦耳的曲子从王老师(我的钢琴老师)的教室里传来,我忍不住把头探了进去,咦,这是什么乐器呀?小朋友们有的站着把乐器拿在手里,有的站在桌旁弹着乐器,但是他们的嘴里都含着一根管子,我十分好奇。老师看出了我的心情,拿来了一台小小的乐器,让我一边对着管子吹气一边在琴键上弹起音符,呀,我竟然把它吹响了。接着老师让我开始学习吹奏我生平的第一首口风琴演奏曲———《我心永恒》,还告诉我如果我能“自学成才”的话,就让我参加马上要举行的才艺大赛,而且会送我一台口风琴作为奖品。这太让我兴奋了,当天我就借了老师的一台手风琴回家练习了。
  口风琴不像钢琴那样有好几个八度,它只有三个八度音,黑白键加起来一共才37个键。另外,它还配有两根吹管,一根好像是大象的鼻子,可以方便把琴放在桌上演奏时使用;一根则好像一个烟斗,可以让我们把琴拿在手中吹奏。口风琴吹奏起来的声音虽不及钢琴声那样华贵高雅,但它却十分轻便灵巧;它虽然没有电子琴声那样响亮,但它的声音却格外的清脆悠扬,更重要的一点是,它不但能使我沉浸在音乐里,还能锻炼我的肺活量,让我健康有活力。渐渐地,我越来越喜欢吹口风琴了。
  现在,当我有些不耐烦的时候,我都会拿起口风琴,只要我轻轻地吹奏起来,我的不耐烦仿佛就会烟消云散,所有的快乐把我的心里埋得满满的。每次学了一首新歌,我也会对着乐谱吹奏,真是太好了。而且在今年的“中华少儿校园才艺大赛”中,我的口风琴吹奏还拿了一个一等奖。不知不觉的,口风琴成了我成长的小伙伴,我越来越感觉离不开它了。我已能熟练地吹奏《我心永恒》、《荧火虫》、《北京欢迎你》、《北极星的眼泪》……
  旋律优美的乐曲经常会从我家的窗口传出,如果你经过时听到,可一定要好好享受一下哦。

【痴迷科技】

小小车迷
淮安外国语学校08级19班  吴赛     

  说到爱好,话可就多了。我能与男生谈金庸;与女生为哪一首歌更好而争论;与喜欢乒乓球的人谈王励勤、王皓;与喜欢足球的人论齐达内、小罗、小小罗谁的脚法更娴熟,这么多年来,我的爱好换了一个又一个,但我对车的喜爱始终不变。
  小时候,我就很喜欢汽车。妈妈说有一次,一个叔叔为了考我,拿出一副上面画着汽车图案和标志的扑克,教了我一遍,然后拿出一张牌问:“这是什么?”我立刻答:“皇冠”。他又拿出一张,我再一次准确地报出“奔驰”。他不信,从一副牌中随便抽让我辨认,我从“马自达”到“尼桑”,从“大众”到“奥迪”,几十辆车下来,竟没有一个错的。叔叔惊呆了,那一年我才虚4岁,斗字不识一个。
  渐渐的,我与其他孩子一样,迷上了玩具和看电视。可是我并不像别的孩子一样,为了买变形金刚在地上打滚,每次去玩具店,我都会缠着爸爸给我买汽车模型和铁制汽车玩具。慢慢的,爸爸妈妈也读懂了我的心思,每次学习和开会都会给我带回各种汽车模型,到了这时,我就会搂着他们的脖子又蹦又笑。那时候,流行动画片,当和我一般大的孩子为它惊奇迷醉时我却看起了“车世界”,“车一族”,还将报纸上的汽车图案剪下来贴在本子上。
  现在两个星期回家一次,一回到家,爸爸就会告诉我由于经济危机英国有款车,买一送一,只要三万美元;“现代”2010年将出一款经济型轿车,只要两千美元等。说完,我们父子俩就会会心一笑,盘算着一个长远的买车计划。
  我喜欢“奔驰”,也喜欢“劳斯莱斯”。但我更希望能成为一名汽车工程师,为祖国人民造出更多价廉物美的好车,就让我为这个目标努力奋斗吧!

【陶醉自然】

热爱自然的我
淮安外国语学校06级15班  张乐天     

  爱自然,爱空旷湛蓝的那份天,爱生机勃勃的那块地。

 ———题记

  我不算是一个乐天派,却也同样有着热爱生活的激情。自然,每天都在给我惊奇,那可能是一株草、一簇花,或是浮于天际一片淡如轻纱的云。我热爱自然,因为我善于发现一份份自然给我的厚礼。
  妈妈在家中养了不少热带鱼,在特制的热带鱼鱼缸中,这些五颜六色的精灵们无拘无束地畅游其中,蓝龙孔雀尾、虎皮、斑纹等各种各样的鱼在这个不大的空间中和睦相处,这里仿佛就是我家的一个微型水族馆,我常常会看着这些鱼儿出神,看孔雀尾在水中舞动那雀羽般艳丽华美的尾巴,它似乎也会跳那千古绝姿的霓裳羽衣,那短小精悍的虎皮鱼动作迅猛,来去如风尘掠云飘逸而又刚猛,似乎有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侠客风度,而那身形庞大的蓝鱼,一副养尊处优的样子,似乎对周围的一切都漠不关心。鱼群穿梭在水草假山之间,轻摆鱼尾,那份散发自然和谐的气息,足以平静心中的波澜。这是我们家的自然。
  爱自然则更应去亲近真正的自然,久居喧闹城市中的人们,耳中听惯了那杂乱的车笛,而忘记了那清脆的鸟鸣;看惯了那林立的水泥大厦,而忘记了那参天的古木。我喜欢在只有大树、鲜花、池塘的林间踱步。树姿婆娑,花香缭绕,阳光流淌在斑驳的树影间,一口深呼吸,吸入鼻中的是土壤、草木、水塘共同为你营造的自然气息,传到耳鼓的是激情交响乐———阵阵蝉鸣,这样的意境让你完全融入自然,灵魂也随之净化,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爱自然,因为自然中有可以享用一生的智慧。它有海的博大,天的宽广,山的巍峨,水的缠绵;它有雨的灵秀,风的飘逸,光的灿烂,雪的素洁。你用心爱了吗?这就是自然的魅力。我注定一生热爱自然。(指导教师:张宁生)

收集石头
淮安外国语学校08级19班  杨睿

  我的课余爱好是收集石头。
  自从学了《中国石》那一课后,我也想收集石头,于是便和几个小伙伴商量一起捡石头,并相约每隔一段时间举行一次小比赛。伙伴们异口同声的答应了。
  从那以后,我每天都要去捡一些奇形怪状的石头。有一天,我走在放学的路上,发现路旁边有一个沙堆。我想,这里面说不定隐藏着许多美丽的小石头呢。于是我就走过去,用手拨开沙子,仔细的寻找。找着找着,突然,眼前一亮,一块十分美丽的小石头跃入我的眼帘。我欣喜地捡起来,用衣服轻轻的擦着,生怕一不小心在它身上划出痕迹。这是一个心形的石头,扁扁的,表面很光滑。我急忙放进口袋,又接着捡起来。一块,两块……也不知过了多久,我的口袋里装得满满的。那天,我为了捡石头,竟忘了早点回家写作业,差一点被爸妈责骂。
  每个星期天是我们的赛石日。“赛石日”到了,我们每个人选出一块石头,比比看谁的好看。小伙伴们都拿出一些奇形怪状的石头来,我拿出心形石头,小伙伴都一致认为我的石头最漂亮。我获得了冠军!在以后的“赛石日”上。我都屡屡夺冠。
  我的一个小伙伴要搬走了,我有点舍不得他离开,想把那个心形石头送给他,又有点犹豫,毕竟那是我最爱的石头。最后我还是送给他了,因为深厚的友谊比美丽的石头更珍贵!

【享受收获】

有氧呼吸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月白

  生活在需要承受巨大压力的现代社会,我们的心灵需要“有氧呼吸”,而文学正是我们进行“有氧呼吸”的一种工具,我喜爱文学。
  工作至今,我对文学是情有独钟,正常每天都要翻阅文学书刊。我的床边,我的办公桌上,常年都放着一摞书,《诗经》、《楚辞》、《唐诗选》、《艾青诗选》、《草叶集》、《古文观止》、《诗刊》、《中篇小说选刊》……每天,朗诵三两首,或翻读一两篇,真是身心舒畅,物我皆忘;如果一天不触碰它们,心中就会茫然、失落。
  我真正对文学发生浓厚兴趣,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在淮阴师专中文系读书的时候,三年几乎是浸润在文学的梦幻中。当时,学校里聚集了一大批爱做文学梦的青年,大家如饥似渴地到阅览室读报刊,到图书室借阅文学名著;自办文学小报,发表同学们的习作;班级里每期板报也是文学的,有报刊上的,更多的是同学们原创的;每年国庆都举办文学大赛,元旦举办文艺晚会,激发同学们的写作热情,丰富同学们的精神生活;中午或假日同学们都喜欢到校门口的市新华书店遛书、买书,我和很多同学一样,钱是从学校每月总共发放的21元饭费中抠出三五元兑成现金而来的。正是在淮阴师专的三年,我阅读了大量的杂志与名著,买了为数不少、终生有用的文学书籍,使我亲近了文学,为我以后的创作积淀了比较丰厚的营养。2003年,已过不惑之年的我,能跨进私立学校,能为学校宣传做点有益的事,大抵得益于文学的反哺。
  到目前为止,我一直坚持业余写作已快30个年头了,虽无大的建树,终归有了点渺茫的收获。1984年起,我陆续发表文学作品,以诗歌为主。《真理》、《大地之子———周恩来》、《我们不需要战争》等近10首诗歌在《武汉诗坛》、《新创作》等报刊杂志举办的全国性诗歌大赛中获奖;40余首诗歌被选入《中国柔情诗派代表诗人作品选》、《二十世纪世界华语诗歌选萃》、《当代诗歌精选(2007年卷)》等诗歌专集;2007年底,自费出版了个人诗集《月白诗选》;2008年1月楚州区作协成立首届理事会,我很荣幸当选为理事。
  热爱文学,从事写作,是很寂寞的,需要长期坚持,甚至需要坚守贫困。因为喜爱文学,我有了坚守的一方精神寓所,什么可以想什么也可以不想,什么可以去做什么也可以不做,便觉是这个世界上最自由的人。
  人,需要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文学,可以让我们诗意地生活在物化的时代进行“有氧呼吸”;文学,可以让我们在物欲横流的世界找到自己精神栖息的空间;文学,可以让我们在错位的价值面前保持相对独立的人格与尊严。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我们的心灵需要“有氧呼吸”;文学,是我们进行“有氧呼吸”的一种工具,我喜欢文学……

读书生涯
宝应中学  水艾

  最近颇不爱读书了!
  起初的读书是纯功利的,就是“斗争”的需要。父母是小商贩,小商贩的眼光是短浅的,每天看见现钱是他们最大的幸福,投资便是如此,早上的本钱,晚上就得下得了蛋。如若不然,总觉着没着没落,惶惶难以自安。所以投资不可谓不慎,期待不可谓不甚。以此心态推广,对待天下物无不是如此,读书亦然!
  说起我读书的生涯,就是在父母的惶惶然中开始的!
  在父母的眼里,立竿见影是最踏实的,可考学不是如此!我一向认为,分数之外尚有重要的其他!或者说课本要收住我的心,尚有待修炼!可是,他们是不论的,要的就是分数,或者对于他们来说就是营业额!一切无关于分数的,也就成了前进路上的绊脚石,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新闻,当然,更主要的是文学,尤其小说,全是封杀的对象。记得当时看书,总不亚于白色恐怖下的地下斗争,最动人的林语堂的《京华烟云》是钻在被窝里看完的,还有一本(不太记得书名了,好像《中国历史故事长编》之类)很厚,很大,是打着学校图书馆的幌子看完的———直到后来很长时间,我母亲在看历史剧的时候惊讶于我知识的广博。
  我当时知识的来源,主要来自字典。我姐的《现代汉语词典》给了我合理合法的读书的权利。我读字典,并不能像某些天才那样,从头到尾通背。我只是看,也不是看字,看字的是算命先生,或者文字学家,太无聊的事情我是不屑做的。字典里重要的不是字,至少对我来说,引用的古今典籍才是重点,一页页的翻下去,或许有些能串联,文意大致清晰,这可能也算现在的速读方法吧!
  除此之外,重要的就是清净,无须担心父母的催逼,而且颇觉理所当然,理所必须。阵地于是得留,性情于是能存,全耐字典之赐。所以我常常告诫后学,开卷有益,关键在于怎样对待!
  至于后来读书,也出于功利,当然已没了当年的管束。说是功利,实质上是一点点个人的虚荣。人可能都有自保的本性,一无是处,就得千方百计的让自己得意起来,哪怕是一点点。于是开始读书,而且还不可以读别人读得懂的书。曲线救国或是真的会有效果,至少在我的狭隘的自豪面前!竖版、繁体、文言,别人不读的就是我的追求,也是我吹牛的本钱!这样书读多了,真以为自己思想精妙,学识广博,巍然大家,于是真的自我起来,也努力起来,因为滥竽并不好做!
  滥竽不好做,总得有那么个模样,或者说,蜻蜓点水,还是多少有点沾染的,知识倒确实丰富了起来,开始接受后学询问!而且闪存的知识适合现炒现卖,一来二去,又染上了翻书的恶习,还得是自己买来的书,以为一定会看,但也总不能尽读!所以虽常去买书,但多略翻一过,“提纯”吹牛的资本,便挪用为枕头,有时亦颇觉苦恼。不过想到陶公渊明,心情就舒畅了。“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则欣然废食”。读书至废食,我或许是做不到的,但说欣然,倒也常常体会!
  时间飞逝,渐渐体会到年龄的增长,本来并不明的头脑更不灵光了,废读已久,书已蒙尘,往年读书乐事只能冠以追忆。不知何时能够一杯茶,一支烟,夏日傍晚,读书庭院之中,心只在仙境幻境之中,了无尘世牵连!

剪报中的收获
实验实验初中  李惊梅

  很长时间里积聚下来的报纸,在书柜里躺了许久,今天被我们统统翻了出来,决心给它们来个再次鉴定:有用的文章剪下,没用的全捆扎起来交给我妈处理———这也是我把它们收在书柜里的原因,要是将它们大批大批地暴露在我妈眼皮底下,恐怕它们早就去了它们最终该去的地方———废品站了。不到假期,这个工作是难以完成的,它需要足够的时间,还得耗费很多的力气,别看坐着不动,其实够累人的:腰会酸,手会僵,眼会发花,一坐下来就很难站起来。在剪之前,总得先看一看是否有用呀,这个看的过程虽说短暂,但一份一份乃至一个版面一个版面看下来,工作量也大得很呢,况且常常有这样的时候———无意中读到一篇好文章,会忘了手头的事儿,就呆坐在那儿入迷地读起来,甚至笑出声来或陷入沉思,得旁边的人喊“快剪呀”才如梦初醒似地从文字的世界里走出来,明白自己手里还有一把剪刀,明白还有那么多的报纸睡在地板上等着与你的约会。
  既然很累,又何必剪呢?获取好文章的途径真的很多,但对于剪报这种形式,我真是情有独钟。 
  还是在读书的时候吧,我就开始了我的剪报生活,当然是在爸爸的影响之下。爸爸喜欢读书,记得小时候家境一般,但书仍旧不少,爸爸很舍得花钱买书订报的。报纸越积越多了,房子不大,没这么多空地方让它们呆着。于是,我常见到爸爸拿着一把剪刀在报纸上行走,咔嚓咔嚓,或长方形或正方形的纸片悠悠地飘落在桌上,然后,爸爸又在一个大本子上给它们安了新家。这个过程在我的眼里,是一个非常奇妙的过程。看剪刀在报纸上游走,看纸片在本上静卧,看本子变魔术似的鼓起老高,不,更像是蒸馒头的面发酵了似的一下子由薄而厚,内心那份新奇和激动是难以言喻的。我的手怕就是在那个时候开始痒起来的,我希望自己也能有这样的权利,根据我的喜好来决定这些报纸的命运。
  终于,在我上了初中以后,爸爸赋予了我这样的权利,我喜欢的文章尽可以剪下,粘贴在一个硬面抄本上,我感觉本子上不是东拼西凑的纸片,而是原本它们就应该居住在一起的。所以,我更愿意说那是我的书,是的,那也是书,我就是书的编者。从此,一发不可收。我最喜爱的报纸是《扬子晚报》,因为它上面总有许多适合我的文字,令我不忍舍弃。
  于是,剪报成为我假期的一项重要活动,收获颇丰。可惜学生时代做的剪报本已不知身在何处了,工作以后做的剪报还有两大本仍在,上面多数内容来源于《扬子晚报》的“繁星”版,是一些文质兼美的生活随笔,现在拿出来读,感觉一点也不过时。我还常常在阅读课上念给我的学生听,他们一样听得入神。本来嘛,不管日子怎样刷新,真实的生活和真挚的情感是永不会褪色的。在我的带动下,许多学生也养成了剪报的习惯,我想:他们一定同时懂得了,剪报只是一种积累的形式,而在剪剪贴贴、读读品品之中,学会用一颗细腻的心去感受生活、品味人生、爱身边的人,才是最大的收获。


上一篇:关于“一”的畅想(70期)
下一篇:墙(71期)

版权所有 翔宇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