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扬州时报》报道宝应实验小学“新教育”实验

时间:2011-10-14 09:15 作者:扬州时报记者 王小亮 编审:


  《扬州时报》“扬州教育专刊”(2011年10月11日)B2整版以《新教育:扬州基础教育新探索》为题,全面报道了宝应实验小学开展的新教育实验。全文如下:
  每天上午7:40,晨诵开启了一天的黎明,孩子们用最美妙的诗歌来迎接一天的到来;读写绘课上,冷不丁,一位刚刚完成绘画低年级小朋友,会高高举起自己的素描本,跟你滔滔不绝地讲起自己的创作灵感……。
  在宝应县实验小学,除了节假日,天天如此。
  从2004年开始,有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开始试验,它叫做新教育。新教育的理念是通过在校园中的阅读分享,让学生拥有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在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的今天,这样“完美”的教育理念该如何行走?我们就从这所小学说起。
  新的一天,从晨诵课开始
  “孩子们,新的一天又开始了,让我们用最美妙的诗歌来迎接这一天的到来。“摇呀摇,摇到外婆桥”预备开始!”
  学生朗诵:“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夸我好宝宝。糖一包,果一包,还有年糕和蛋糕……”
  每天,宝应实验小学一年级(4)班的孩子们都是用诗歌开启他们的学校生活,早读课的30分钟,属于老师为他们精心挑选的诗歌。在吕朝霞老师的开场白后,孩子们跟着老师的节奏,肢体和语言完全融入到诗歌当中。吕朝霞并不是随意改变学校的教学安排,晨诵课是他们参加的一项名为“新教育”的教育改革实验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这“新教育实验”是一项怎样的教育实验呢?
  记者在学校随机抽取了低年级的10位学生,“小朋友们,平时你们最喜欢上哪一门课啊?”他们异口同声的说,“晨诵课!”该校校长陈士才说,新教育提倡的“与黎明共舞”晨诵项目是以适合孩子当下的儿歌、优美的儿童诗及古典诗词为主的儿童课程。
  根据新教育实验的理念,晨诵的目的并不在于记忆未来可能用到的知识,也不是为了进行记忆力的强化训练,而在于感受诗歌所传达的感情和美感、在于丰富儿童当下的生命。
  回归朴素的生活方式
  为什么要强调这样的阅读方式呢?陈士才说,晨诵、午读、暮省是“新教育”倡导的一种回归朴素的生活方式。
  “一个孩子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阅读对一个人的成长的作用,是不需要证明的。但是怎样阅读呢?在这个年龄段我们读什么呢?读的过程当中我们用什么方式、方法去指导,阅读的效率会更高呢?这个是需要实验的。”
  2007年,宝应实验小学开始了晨诵课程的探索,目前已经将作为一门课固定下来,每周有一到两节课,并在2008年秋季在全校全面推开。
  学生来到学校就应该朗读课文,这在传统教学中非常普遍。刚开始改革时,一些家长表示了自己的怀疑,这样下去,孩子们能学到知识吗?曾经有一位学生家长担心孩子会走弯路,有一天早晨这位家长将孩子送到教室后,便悄悄的在教室窗户“偷听”,听过之后这位家长感慨道,传统的教学,老师教得累,学生直叫苦,改革后的晨诵让教师与学生一起朗诵、一起感受、一起陶醉,教师、学生、诗歌三者是交织在一起的。
  “新教育”实验中,宝应实小每周开展年级诵读研讨活动,一年级为“快乐学童谣”,二年级为“走进四季,亲近自然”,三年级为“金子美玲系列”,四年级为“在农历的天空下”,五年级为“与太阳同行”,六年级为古典诗词,形成了完整的课程体系。一年当中,他们将带着孩子穿越二十四个节气,穿越四季。
  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
  “以前上课,是拿着国家的教学大纲进行的,根据大纲的框架设计教学,现在,新教育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宝应实验小学教师史桂华是一名“读写绘”老师,她告诉记者,“读写绘”是新教育儿童课程最大的一个特色项目,是该校针对低年级儿童开发的阶梯阅读课程。
  采访当天,史桂华在班里给孩子们讲一个“猫和小鱼”的绘本故事,回去之后,孩子们把这个故事画下来,爸爸妈妈把他的故事记录下来,贴在他的画上,这样就完成了一份读写绘的作品。
  史桂华说,近一段时间,和孩子们一起读了很多绘本故事,《母鸡萝丝去散步》、《狼大叔的油闷鸡》、《爷爷一定有办法》……读着读着,不知不觉地喜欢上了这样一门课程,课堂上孩子们轻松欣赏一幅幅精美图画时,又享受到一个个妙趣横生又充满童趣的小故事,更可贵的是,孩子们表现出了非凡的想象力与表达能力,这是其他课程所无法取代的。
  陈士才认为,色彩丰富,形象鲜明的绘本无疑是低年级孩子的“成长维生素”,它启发着儿童的想象力,从而产生智慧。
  除了读写绘,宝应实小开发的整本书共读,倡导亲子、班级共读;“与太阳同行”也是该校在新教育理念指导下开发的特色课程,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带领孩子以太阳精神为灵魂,通过诵读诗歌、开展活动,随同太阳同行,将自然太阳与人文太阳一同种植在学生的生命中。
  “从内容上来说,我们特别地强调阅读真正地让阅读走进孩子的教育生活,一旦唤起他的阅读兴趣以后,每个孩子自然会构建出他的阅读体系。所以我觉得关键是,培养他对阅读的这种强烈兴趣,他和文字接触的兴趣,他和图书接触的兴趣,这点是很重要的。”
  打造“理想课堂”
  完整的“新教育”,不光有儿童课程,还包括“理想课堂”。学生和老师在课堂生活的时间最长,一节课对他们的影响有多大,这一点不言而喻。“我们希望做到的是一堂课,每一个平凡的一堂课都会影响他的一生。”
  陈士才告诉记者,自从学校推进新教育实验以来,开始时宝应实验小学也遇到了许多难题。
  以数学改革为例,荀步章告诉记者, 学校倡导数学要“预习”,这让学校的老教师难以理解,提出了许许多多的疑惑。刚开始推行数学要预习的时候,学校教数学的老前辈不赞同,他们是用传统的观念来评价改革,当时他们担心预习之后的课堂难以驾驭,担心如果改革不成功,学校的损失难以估计,不过事实证明,他们的担心没有成为现实。每天学生放学之前,老师都会发一张数学预习作业纸,学生回到家只需要花5到10分钟的时间将第二天的课程进行预习,将难以理解的问题全部记录在作业纸上,第二天数学老师会将学生反映的问题进行统计,从中拎出一个核心问题,并作为本堂课的重点来讲解。
  “一节课40分钟,传统教学中,老师基本上要讲解20分钟,学生10分钟参与,10分钟的练习时间,不过改革过后,老师只需讲解10分钟,学生20分钟的参与时间,最后有10分钟的练习时间。”荀步章说,老师讲解的时间少了,学生展示的时间多了,他们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张扬,学生也愿意动脑,从之前的被“喂”发展到现在主动的“吃”,课堂结构的改变带来了课堂质的变化,形成了“学导式”理想课堂教学的新模式。
  作为课程、知识的传递者,教师自身专业化程度的高低是任何一项教育改革的关键。新教育实验也把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作为行动的起点,以此来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作为一个老师我认为也不应该仅仅是关注他的当下,关注他今天的考试成绩,真正地应该为他的一生,为他的长远去做考虑。”荀步章说。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陈士才说,新教育理念给传统教学带来了冲击波,不过学校完全模仿,教育改革肯定是失败的,只有学以致用,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并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才是根本。
  于是,“晨诵”成为学校一个开启黎明,舞动阳光,踏上新一天的仪式;“读写绘”成为学生展示特长的舞台;“整本书共读”让学生在书香中呼吸;“与太阳同行”已经形成了学校的品牌效应,并被专家认可……7年的时间,学校带领老师朝着认定的目标迈进,获取了许多意外的“庆典”,老师们的职业幸福感油然而生。宝应实验小学新教育实验取得了成功,形成了适合学校发展的教学特色,同时也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学校前来取经,曾经重庆长寿第一小学的老师来到宝应实验小学,经过近半个月的学习,将宝应的教学经验运用到当地,同样取得了良好效果。
   宝应实验小学有位老师曾经说,教育就是让学生在学校幸福,以后走上社会也要幸福。朱永新提出,“新教育就是心灵的教育。”在应试教育盛行的今天,学校不仅仅只注重学生的分数,而是全面着眼于实现人的“全面和谐的成长”,培养走向世界的现代中国人,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智力、整合的智慧、高尚的德行和丰富的情感。
  在宝应实验小学,“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已经深深的印在了每一位老师的心中,他们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重视精神状态,注重特色教育,改变了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了教师的行走方式,改变了学校的发展模式,也改变了教育的科研范式。(通讯员 仲伟春 本报记者 王小亮)

 


 






 


上一篇:宝应实小举行“唱响校园”大合唱竞赛活动
下一篇:市教育局领导来实小检查指导工作

版权所有 翔宇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