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实中5名师应邀点评08中考试卷
“中考试卷:很生活·很扬州·很中国。”6月18日《扬州晚报》A4版整版刊登了08年扬州中考七学科试卷的精彩点评,其中五门学科点评来自翔宇宝应实验初中。在点评中,翔宇名师简高峰、任瑞明、范金林、殷玉龙、
英语:重基础知识,重灵活运用(简高峰)
在注重考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更注重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和迁移能力的考查,整个试卷充分体现了课改的精神要求,符合英语的运用方向。
1.试题的质量。整份试卷有70%为牛津英语教材的基础知识,20%是依据课本内容进行的拓宽延伸,10%为综合能力考查题。其中能力考查题中绝大部分都贴近了日常生活或近期国内、扬州本地重大事件,这些题目既考查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又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2.答题情况分析。学生对于客观题答题准确率较高,而对第二卷的答题则有些没把握,尤其是任务性阅读和缺词填空。书面表达中完成句子这一项,难度不是太大。作文紧扣火炬传递活动,虽有难度,但有话可写。
3.命题引领教育的方向。在平时的教学中不但要帮助学生了解基础知识,更要加强对学生的阅读训练和指导;要进一步强化大纲中列举出来的四会词语的多样化训练;平时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多层面的训练方法,使学生学以致用,学能活用。
物理:知识点都设计在生活事例中(任瑞明)
与去年相比,难度有所降低,阅读量与计算量比较适中。
1.体现了社会热点问题。(1)试题中,三次出现了与奥运相关的内容。例如,填空题的第12题,通过奥运火炬在扬州的传递,考察了学生关于运动与静止,平衡力和速度的计算,考察了学生处理实际数据的能力。填空题第13题,是一个关于皮划艇的体育图标,着重考察杠杆方面的知识和力学综合知识。
(2)两条计算题的设计都跟效率有关。
2.体现了物理应用性问题。整个试题虽然没有设计过难的题目,但每个物理知识点的考察都是设计在实际的生活事例中,没有一题是纯概念性的。例如,填空题的第14题等。
最后,体现了物理探究性问题。实验题的第25题,关于鸡蛋的承受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已经从书本知识中完全脱离开来,真正地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物理的方法。
化学:不生·不冷·不偏·不怪(范金林)
2008年扬州市中考化学试卷,保持了相对稳定,但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突出了能力立意,注重化学与生活、生产实际、时事形势的结合,较好地体现了考试的公平性及能力选拔的原则。
1.着力于基础,呈现方式多样化。内容贴近生活、社会实际,关注热点问题,重视培养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选择题难度适中,填空题与分析说明题的难度也不大,综合题在初中已有的知识上生成,学生不感到陌生。试卷内容呈现方式多样,形象直观,易看易辨。有文字叙述、物图展示、表格图像、流程展示等。
2.注意情景创设,关注能力考察。第25、26、27题都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上对实验、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拓展和加深。这些题目不生、不冷、不偏、不怪。
3.综合实验与计算,突出科学探究。第28题以生活中的水垢为话题,将实验设计与计算融合到一起,突出实验装置的连接与作用的考察。最后一个问题有一定难度,利用关系式才能求解。
政治:地震等热点得到充分展示(殷玉龙)
不回避热点,迎着热点上,并将之与扬州本土教材进行有机联系,在热点的分析解读中完成上述任务是本学科试卷命题的一个重要原则。“十七大”、“扬州成为中国大运河联合申遗牵头城市”、“奥运会”、“汶川大地震”、“限塑令”等社会热点问题在本次试卷中得到了充分展示,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思想品德学科的兴趣。
把课堂还给学生,这是本次试卷又一大特色。分析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我们不难发现许多试题对学生答题的评价不再要求统一的、唯一的标准答案,而是尊重学生的思维,尊重学生的言之有理的观点。
试卷在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点的同时很好地关注到了对学生进行教育。比如选择题15题告诉孩子要正确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第20题提醒孩子们如何才能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限塑令、汶川地震则再一次提醒学生要全面理解党和政府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执政情怀。
历史:总体难度有提升(吴红)
试卷具有较好的难度、效度、信度和区分度。试卷总体难度有一定提升。
1.紧扣时政热点,联系生活。从全卷来看,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从而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通过自己的阅读、分析、归纳和探究深化最终解决问题。此外,命题十分关注社会发展热点和焦点问题,如选择题的第3题联系奥运、第2题联系汶川地震等。
2.命题角度新颖、具有独创性。例如30题,既考查了学生关于世界史、美国历史方面的知识,同时,又通过历史史实进一步证明了独立与统一对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性,让学生通过真实的历史去认识中华民族的独立与统一的重要性,可谓一箭双雕。
3.乡情题材,散发乡土气息。试卷在乡土历史考查中,能够选取最具代表性的知识点,将中国历史与扬州历史有机结合起来,贴近学生生活,增强了试卷的乡土气息。(文/石书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