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杨烟外,遇见美好
——扬州市第五届“翦淞杯”初中生语言规范运用大赛侧记
桃红李白岸柳青,暖意惹人醉。2019年3月30日,扬州市第五届“翦淞杯”初中生语言规范运用大赛在宝应实中白田路校区举行。本次大赛,由扬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与扬州市教育学会、扬州市语言文字委员会办公室、扬州市名师工作室联合举办,旨在进一步引领学生热爱母语,亲近经典,展示学生语言文化素养,提升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大赛自2015年启动至今,已成功举办四届,深受扬州师生的欢迎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美好源自担当,上午8:00,宝应实中沈寿鸿校长及部分校领导、老师开始在西大门迎接来自县内外的嘉宾,实验初中学生引导员们着清一色校服,高举着指示牌,将前来参加大赛的选手一一带进考场,整齐的队伍,昂扬的姿态,甜美的微笑,映着面面彩旗,一股青春的气息在校园流淌。
9:30,语言规范运用大赛正式开始。全市经学校初赛、区县复赛, 在数万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的两百多名选手首先参加了笔试答题竞赛。选手们沉着应考,自信展示。这次历练,对于他们来说,不仅仅是在角逐一次比赛,更是一场触摸文字、亲近母语的美好旅程,让小选手们感受到了语言的内涵,体悟到了汉语言文学的神奇。场外的老师和家长也按捺不住,交流起语言大赛的那些事儿,神情中难掩自豪与对孩子的肯定。
11:00,实验初中部分语文老师在组委会的安排下,紧锣密鼓地进行阅卷和登分工作。扬州市语文教育学会会长陈玲玲老师亲临阅卷现场,向放弃假期休息,服务学生的老师们表示了亲切地慰问。
12:00,全体选手集中观看了宝应实中“年度感动人物”专题短片及“与经典同行”系列微课视频。汤寅颖、徐明、凌粉香三位老师分别就七、八、九年级笔试竞赛情况作点评。汤老师用自己的三幅对联作品给孩子做示范,引导他们对美的体悟。她提出“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期盼孩子赢在赛场,更要赢在赛场外,赢在人生!徐明老师用“黄粱一梦”的故事,“龙出水”的比喻,“福祸”“玉器”的偏旁含义为孩子讲解了其中的易错点,并提出“勤积累”和“阅经典”的要求,希望孩子们语言运用更鲜活、更规范。凌粉香老师建议同学们保持阅读状态,不断丰盈生命,并再次重申“语文的外延”应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读万卷书,才能行万里路。
最美的绽放还应属“语言规范之星”争夺赛,三个年级分别就“再试一次”“昂起头来”“生命价值”三个议题展开演讲。选手们依次上场,引经据典,涵古今涉中外,林肯、鉴真、汪国真等人的事迹和名言,在舞台传唱。省评优课一等奖获得者、树人中学杨涵老师代表评委对选手们的演讲进行了精彩点评,肯定了小选手们在扣题、台风、语言表现力三方面的优异表现。经市教育局刘白燕副局长、市语言文字办公室刘颖主任、市名师工作总室黄正瑶和方钧鹤教授、市名师工作室领衔人陈国林教授、市教育学会张正昌老师、市教研室语文教研员陈玲玲老师等语言教育名家组成的评审团的精心评选,大赛最终选出3名语言规范之星和一二三等奖若干名。宝应实验初中八年级周陈宏凯、九年级邵海锋、徐恬同学荣获一等奖,徐恬同学还被评为“扬州市语言规范之星”。
颁奖典礼前,宝应实验初中沈寿鸿校长代表学校致辞,向与会各位领导、专家以及全市“语言规范运用”优秀选手表示热烈的欢迎,并为大家讲述了有关“翦淞”的文化故事,表达了“翦淞杯”的初衷——“怀古哲之幽思,感先贤之雅兴”以及传承中华文化的朴素情感。
广陵区教研室语文教研员王伟老师代表“语言规范应用”课题组就课题研究现状作汇报。他指出,随着课题的研究深入,不少学生从中受益匪浅,今天的比赛,无论是笔试的现场,还是演讲的舞台,很多学生驾驭语言的自信,让我们看到了课题研究的丰富成果。
市教育局刘白燕副局长在颁奖仪式上讲话,强调了语言规范运用的重要性,并提出学校是语言规范化运用的主阵地,希望各校要争当语言规范化运用排头兵,提高学生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教育学生讲普通话、写规范字、做文明人,携手为坚定文化自信,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而努力。
山桃飞霞,青柳沐风。赛事结束了,语言规范应用的征途正启程。宝应县教育局教研室语文教研员、颁奖典礼主持人陈万清老师用现代诗人张越的一首小诗为本次大赛作结:在路上,望着远方,路途还遥远……正如宝应实验初中沈寿鸿校长所说,今天,我们用智慧的火花照亮自己,明天我们将更深切感悟到汉语言文学的温情和丰富,意境和力量,让我们愉快地徜徉于浩瀚的语言之海中,让生命之舟驶向广阔和丰美。(文/张定华 吕莹 图/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