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育英才
宝应中学在扬州市高中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上作“培优”工作经验介绍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年初召开的全市教育质量效益提升年工作要求,全面总结过去一年来高中教育教学工作,总结高三工作取得的成绩与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一步认清形势,理清思路,科学谋划;进一步增强质量意识、课堂意识、效益意识,以高中教育教学质量效益的持续提升和优质特色发展,促进全市教育事业健康发展,2010年8月22日上午扬州市教育局组织召开了扬州市高中教育教学工作会议,扬州市各普通高中、市直各中学及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代表600余人参加会议。扬州市副市长董玉海、市教育局局长余如进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市教育局副局长王玉军主持会议,市教育局领导陆纪坤、穆光曙、周应华、蒋仲林、丁明哲出席会议。
“所有的教育问题都源自于课堂,也须由课堂去解决。”作为全市唯一学校代表,翔宇教育集团宝应中学在大会上做专题发言,介绍了学校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加强培优工作的经验。潘文新常务副校长介绍“培优”经验时说,翔宇宝中近几年不断深化课程改革,通过课堂流程的改造、空间时间的架构、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教学器物的固化,“重建课堂”,教师从“你要听我讲”,变为“我先听你讲”;学生从“要我学、教我学”变为“我要学、我能学”。把培优的工作细化到每一节课,改变了“尖子生”是吃小灶长大的传统观念,取得了实效。他认为规范办学不是不要质量,而是要“更高的质量”,这个“更高”,其中就包含着“顶尖学生”的培养。而“培优”不能依靠一两个人,不依靠一两个学科,不依靠两个年级,构建“培优”体系,建造培优标准,研究培优目标,形成“培优”梯度,收集“培优”信息,编写“培优”教材,培训“培优”队伍,设置“培优”流程。潘校长的发言引起了参会人员的共鸣,受到一致好评。
规范办学行为,深化课程改革,加大“培优”工作的调研、教研、考研。近三年来,翔宇宝应中学,在高考成绩不断攀升的同时,“培优”工作又获突破。2009年、2010年学校先后有8名同学达清华、北大录取分数线;2010年高考张雪晶同学摘取扬州市文科状元,14位同学跻身全省前1000名,120余人被东南大学以上一线名校录取,800名同学达本一分数线。精心细致的工作,因材施教的做法,为众多学有余力的城乡学子开辟了成人成才成功的坦途。 (成用军)
潘文新做大会专题发言
与会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