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园文化让翔宇人更趋于理想的发展提高状态

时间:2006-04-07 02:00 作者:李玉佩 编审:

 

接受中国教师报记者采访,总校长表示:

校园文化让翔宇人更趋于理想的发展提高状态

  2006年4月4日至5日,中国教师报社记者池年喜、潘其勇专程走访翔宇教育集团。在翔宇期间,两位记者先后采访了总校长卢志文及宝应三校领导。
   “创办六年,翔宇之所以能有现在的知名度与美誉度,绝不仅是公办名校转制这样的办学体制带来的。转制前,宝应中学只有8轨,20多个班级;转制后,宝应中学一个年级就是当初一个学校的规模。转制前宝应中学办学质量县内翘楚,转制后宝应中学已在市内领先。更何况,集团目前办学绩效最好的学校并不在宝应,也不在湖北监利,而是由我们自主创建的起始学校——淮安外国语学校。”4月4日下午,两位记者首先采访了翔宇总校长卢志文先生。接受采访时,卢志文总校长较为系统地介绍了翔宇教育集团的办学理念与管理文化,并就记者关心的多方面问题做出了回应。
  在回答记者关于如何培养集团教师荣辱观这一问题时,卢志文总校长表示,作为教师,高尚的情趣源自能模范实践自己的职业操守,再神圣的使命也不能替代具体的职业道德规范。了解翔宇教师师德考评三条高压线内容后,两位记者频频点头赞许。触及新课程话题,卢总校长引用《学记》上的教育名言阐述说,两千多年前一些重要的教育理论已经深入人心,可直到今天还有好些问题没有解决,一方面说明我们教师学习不够,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现时教育环境的不适与教师自身的不作为、少作为。进而,卢总表述说,新课程开展推进以来,翔宇各校积极投身其间,但翔宇人永远不做邯郸学步的傻事,因为教育从来就是一项需要传承革新的古老事业,新课程需要的正是我们能反思、矫正过去的教育行为,回归教育本身。“制度影响行为,行为形成习惯,习惯积淀文化,文化润泽制度。”谈及学校制度与管理文化两者之间关系时,卢志文总校长认为,学校不能缺失严肃的“制度”,但同时不能缺少铸造精神的“文化”,因为文化可以在制度管理不到的地方发挥作用,让所有人趋于更理想的发展提高状态。
  在结束与宝应中学领导潘中耀、卢玉海的访谈后,4月5日,中国教师报社两位记者先后走进宝应实验初中与宝应实验小学采访。在两所学校,沈寿鸿校长与陈士才校长热情接待了两位记者。期间,沈寿鸿校长重点就校园文化细节的打造与集团课堂教学工作中的两项改革和记者进行了对话,陈士才校长重点就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方略与开展活动课程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做出阐述。
  据了解,走访翔宇教育集团,是中国教师报社江苏站对省内名校进行全面采写报道的重要一站。对翔宇教育集团而言,进入三月后,这是继《江苏教育》采访之后接待的第二家省级以上媒体。(李玉佩)

卢志文总校长接受两位记者采访

记者池年喜(右),潘其勇(左)工作中



上一篇:继承先烈遗志   弘扬革命传统
下一篇:高三是毅力与实力的综合考验

版权所有 翔宇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