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淮安曙光初中部十分重视“科研兴教”,将教学研究和课改融为一体,不断创新教研模式以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成长,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教科研水平不断提高,本年度在市级、省级、国家级论文比赛中,初中部教师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获奖600多篇。(李文婷 程镜伊)
附:初中教学论文、教学设计评比获奖情况统计表
淮安区2012年初中教学论文、教学设计评比获奖情况统计表 | |||||
2012年12月28日 | |||||
语文 | |||||
类别 | 序号 | 文章题目 | 作者 | 所在单位 | 奖次 |
1 | “拼”出精彩语文 夯实学习基础 | 程镜伊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一 | |
2 | 流程图在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中的应用小探 | 樊继韦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一 | |
4 | 如何开展语文教学中的书法训练 | 郑 梅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一 | |
5 | 网络资源对中学生语文校本阅读的作用 | 朱 芹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一 | |
3 |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 李文婷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一 | |
6 | 如何恰当地设置理想课堂中的探究性问题 | 凌 雷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二 | |
7 | 关于初一语文起点教学的一些思考 | 秦雪云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二 | |
8 | 诗歌审美 审美诗歌 | 魏 徽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二 | |
9 | 润物细无声,育人爱要诚 | 张 燕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二 | |
10 | 文言教学架桥梁 直叫天堑变通途 | 张虎城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二 | |
11 | 浅谈高效课堂师生互动的培养 | 赵德世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二 | |
12 | 如何有效组织语文早晚读课 | 卓士录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二 | |
13 | 让学生对写作感兴趣 | 杨卫星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三 | |
14 |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学设计 | 凌 雷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二 | |
15 | 《幽径悲剧》教学设计 | 郑 梅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二 | |
16 |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学设计 | 程镜伊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三 | |
17 | 散步教学设计 | 范海艳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三 | |
18 | 《都市精灵》教学设计 | 张虎城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三 | |
19 | 《冰心诗四首》教学设计 | 卓士录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三 | |
数学 | |||||
类别 | 序号 | 文章题目 | 作者 | 所在单位 | 奖次 |
1 | 利于数学问题解决的三种认知策略 | 卢亚林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一 | |
2 | 创设问题情境 实现高效教学 | 谢成娣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一 | |
3 |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对农村中学数学教学的建议 | 张培培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一 | |
4 | 浅述初中数学课堂语言的魅力 | 冯海亮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二 | |
5 | 新课程改革呼唤探究性学习 | 赵正威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三 | |
6 | 七年级上册6.5垂直教学设计 | 张培培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一 | |
7 | 一次方程在方案设计问题中的应用 | 朱永前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一 | |
8 | 弧长及扇形的面积 | 包 芬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三 | |
英语 | |||||
类别 | 序号 | 文章题目 | 作者 | 所在单位 | 奖次 |
1 | 浅析如何调动中学生英语学习主动性 | 吴立平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一 | |
2 | 夯实英语教学的基础 放飞英语教学的翅膀 | 邢利勇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一 | |
3 | 浅谈如何做英语单项选择题 | 赵文中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一 | |
4 | 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效率 | 高桂华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一 | |
5 | 如何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 孟 娟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二 | |
6 | 浅谈初中牛津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思考 | 瞿 林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二 | |
7 | 英语课堂教学导入探究 | 薛 飞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二 | |
8 | 创设英语课趣味活动的策略 | 陈 昕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三 | |
9 |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 邱建花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三 | |
10 | 7A Unit 4 Food Comic strip & Welcome to the unit | 顾 研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一 | |
11 | 形容词比较级的用法 | 薛 飞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一 | |
12 | 7A Unit 5 Going shopping Comic strip & Welcome to the unit | 陈 昕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二 | |
13 | 8B Unit 2 Travelling Integrated skills | 孟 娟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二 | |
物理 | |||||
类别 | 序号 | 文章题目 | 作者 | 所在单位 | 奖次 |
1 | 新课程改革下物理教师的教学改革 | 刘 洪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一 | |
2 |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意义 | 邱 锦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一 | |
3 | 物理教育教学在新课改框架下的运用 | 孙利林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一 | |
4 | 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演示实验 | 孙亮亮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一 | |
5 |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效率 | 王爱平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一 | |
6 | 浅谈物理探究教学中的几个误区 | 白金凯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二 | |
7 | 激发兴趣的基础上 培养物理自学能力 | 王腊梅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二 | |
8 | 物理知识的收获离不开生活这泉活水的滋养 | 杨 莹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二 | |
9 |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常用的导入新课的方法 | 韦 超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三 | |
10 | 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 | 孙利林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一 | |
11 | 机械效率 | 刘 洪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二 | |
12 | 动能势能机械能 | 邱 锦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二 | |
13 | 速度教学设计 | 王爱平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二 | |
14 | 人眼看不见的光 | 杨 莹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三 | |
化学 | |||||
类别 | 序号 | 文章题目 | 作者 | 所在单位 | 奖次 |
1 | 论初中化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 | 刘志翠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一 | |
2 | 化学实验中环境问题思考及对策 | 吕 军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一 | |
3 | 初中化学科学素质的培养 | 周正权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一 | |
4 | 直观教学原则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 胡于光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二 | |
5 | 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创新教育 | 黄卫东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二 | |
6 | 新课改下优化化学课堂教学 | 王 虹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二 | |
生物 | |||||
类别 | 序号 | 文章题目 | 作者 | 所在单位 | 奖次 |
1 | STS教育与环保意识在生物教学中的渗透 | 朱寿荣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一 | |
2 | 初中生物教学浅谈 | 周寒剑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二 | |
3 | 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 | 尤文建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三 | |
4 | 《人体的神经调节(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 王文娟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一 | |
5 |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 周寒剑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二 | |
6 | “绿色植物和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的探究式教学设计 | 朱寿荣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三 | |
政治 | |||||
类别 | 序号 | 文章题目 | 作者 | 所在单位 | 奖次 |
论文 | 1 | 校车安全问题带来的思考 | 黄 军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一 |
2 | 论我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现代价值 | 江 慧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一 | |
3 | 最微小的学科 最强大的功能 | 史学冬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一 | |
4 | 讨论式教学——让思想品德课堂更贴近生活 | 王 勇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二 | |
5 | 如何提高思想政治课课堂效率 | 张一元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二 | |
6 | 我国的人口问题 | 黄 军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一 | |
7 | 与父母平等沟通——跨越代沟 | 任春凤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一 | |
8 | 《文化习俗 多姿多彩》教学设计 | 史学冬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二 | |
9 | 正确认识从众心理与好奇心 | 张一元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二 | |
10 | 第11课 心中要有杆“秤” 第二课时 维护正义 | 王 勇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三 | |
历史 | |||||
类别 | 序号 | 文章题目 | 作者 | 所在单位 | 奖次 |
论文 | 1 | 浅谈历史教学的几种方法 | 王 飚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一 |
2 | 对初中历史教材导入框的一些思考 | 赵洪成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一 | |
4 | 打造有趣课堂,加强理想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吴丽娟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二 | |
6 | 多媒体让历史课堂别样红 | 高 永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三 | |
7 | 透过古诗看历史 | 赵 静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三 | |
8 | 初中历史导学案教学的反思 | 周伏霞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三 | |
教案 | 1 |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 吴丽娟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一 |
2 | 人教版七上《三国鼎立》 | 王 飚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二 | |
3 | 《戊戌变法》教学设计 | 赵 静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二 | |
4 |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 赵洪成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二 | |
5 | 改革开放 | 高 永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三 | |
6 | 《大变革时代》教学设计 | 王文艳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三 | |
地理 | |||||
类别 | 序号 | 文章题目 | 作者 | 所在单位 | 奖次 |
1 | 浅谈提高中学生地理素养策略 | 徐大磊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一 | |
其它 | |||||
类别 | 序号 | 文章题目 | 作者 | 所在单位 | 奖次 |
教案 | 1 | 构建信息技术学科理想课堂初探 | 魏宏彬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一 |
2 | 浅谈快乐体育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 许 玲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一 | |
3 | 让美术课堂本土化 | 宗金龙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二 | |
4 | 《多变的颜色》教学设计 | 宗金龙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一 | |
5 | 《健美操》教学设计 | 许 玲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一 | |
6 | 数据图表与分析 | 陈志军 |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 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