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的第一节课,9月16日的第二节课,淮安曙光双语学校七(1)班的教室后面坐满了前来学习的领导和老师,理想课堂模式在曙光初中部已经构建,现在进入了推进阶段,总校长马如飞为了更快更广更有效地在全校推进理想课堂,向所有曙光初中部老师呈现了自己的智慧,把自己对理想课堂的理解融入了课堂。
《安恩和奶牛》是一篇小说,马总校长先是指导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完成导学案,小组代表分别在黑板上展示自主学习的成果,当学生上台展示的时候,马总校长和其他学生一起评价展示成果,鼓励学生深入思考,要求学生及时订正,纠正学生不规范的语言表达习惯。他特别强调了课堂上老师和学生应该是一个学习共同体,一起分享,一起探究,共同成长。
《寓言二则》是七年级学生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马总校长放慢学习节奏,用世界五大古文字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自己的探究成果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特别是对古文的朗读指导方面,“以义定停顿”的朗读方法,让初学文言文的孩子能够明确地了解如何读好句子的停顿,当孩子们用整齐响亮的声音有节奏地朗读《郑人买履》这篇小故事时,自信和满足绽放在他们的脸上。
在每一节课上,马总校长都要抛给学生一两个值得探究的问题,课堂结束了,但思考仍在继续。听过课的老师都很有感慨,这样学习下去,学生的语文素养,表达能力,语文的眼界都会不断提升,真正的学习语文应该是这样的。
马总校长的课确实让我们懂得了该如何培养孩子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我们一直想从课堂要效率,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发展规律,理想的课堂不应该是功利的,而是陪伴,等待孩子成长,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们自由地到达知识的花园,享受百花的芬芳。(张燕)

有效的方法指导

关注习惯的培养

热烈的小组讨论

师生共同探究

激情洋溢地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