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初中部:思维掀起风暴 课堂展现活力

时间:2014-10-28 13:44 作者:张燕 任鋆 编审:

  10月27日下午4:00,淮安曙光双语学校初中部的教师例会在综合楼四楼报告厅正常举行。今天的会议有一个特殊的环节,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的特级教师张健为初中部的老师们呈现了一堂名为《思维风暴——纸杆比高》的综合实践课。
 

  这节课是一堂创新实践课,课堂气氛活跃有序,活动进程张弛有度,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活动从“哥伦布竖鸡蛋”故事入手,并通过“过河”、“鲁班造锯”、“司马光砸缸”三张图片简洁直观地设置情境,引导学生了解创造性思维的多种表现形式,懂得学习要讲究方法,学会创新,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
在学生的活动环节,张老师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用五张纸和几个标签来制作纸杆,看看哪个小组在20分钟内能把纸杆做的最高,而且要独立地站在桌上。同学们积极思考,想出可行方案,然后同心协力共同完成小组的作品。最终,第七小组以110厘米的高度技压群雄,成为本次活动的优胜组。接着,同学们讨论总结本次活动的得失,明白了要学以致用,多思考,勤动手,让思维发散开来才能发现更多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于光远说:“玩是人生的基本需要之一。要玩得有文化。要有玩的文化。要研究玩的学术。要掌握玩的技术。要发展玩的艺术。”张老师正是通过让学生玩来调动学生的思维,从而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反思失败的根源。
 

  接着,张燕老师对这种课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充分肯定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课堂理念。同时就学生小组合作模式的优化,知识面的拓展等问题谈了自己的想法。然后,初中部教科室副主任孙亮亮把自己在优课竞赛中的一些体会与老师们分享,强调了我们的课堂活动一定要依据课标来设计,而不能走形式,搞花架子。
 

  最后,初中部校长傅俊进一步阐释了理想课堂的理论基础,他强调课前导学,课堂生成,课后拓展等环节都应该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并且为老师们解读了如何在教学设计中分解课程标准,如何更具体详细地阐释课标的内涵。一个人怎样才能认识自己呢?决不仅仅通过思考,更要通过实践。
 

  本次会议在傅校长的这样一段话中结束:因为始终对人感兴趣,所以迷恋生命的成长,总期待我们的工作能够从现实的铜墙铁壁间找到前进的新路线,总盼着那些注视儿童注视生命的目光能变得柔软、温和且充满光亮。(文/张燕 图/任鋆)
 

 


 
 

 
 

 

 


上一篇:淮安曙光初中部:学会感恩 见证成长
下一篇:淮安曙光九年级:阳光课间 青春运动

版权所有 翔宇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