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下午,淮安曙光双语学校初中部全体老师齐聚综合楼四楼报告厅,参加教科室主办的“理想课堂论坛”之二——教师的角色定位。在本月初,教科室组织了全体老师参加了以“优化理想课堂模式,趣谈合作小组建构”为主题的“理想课堂论坛”之一,由此拉开了此次教育论坛系列活动的序幕。
本次论坛由教科室副主任孙亮亮主持,邀请了语文组的资深教师许学丽、英语组的优秀教师尤芬、数学教研室主任鲍永军以及语文组的青年教师张燕作为嘉宾,漫谈了教师应如何在理想课堂中正确的定位自己。
会议一开始,孙主任先播放了初一数学组青年教师钱嬿霖的一段教学视频。视频中钱老师分别请三个合作小组的代表讲授了三个例题。上台讲解的同学都表现得落落大方,表达清晰自然,台下的同学都积极配合,整个课堂气氛活跃。由此孙主任引用了卢志文总校长的话:“教师是导游不是领导,要引导学生自助旅游,而不是让学生按固定线路参观。教师是导演不是演员,要在幕后策划,引导学生去展示,将学生置于聚光灯下,而不是自己霸占讲台说评说。”并引起了在场嘉宾的热烈讨论。尤老师说:“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导演作用,就要利用好剧本——导学案,通过学生的课上展示,了解学生不熟悉的知识点,从而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共同探究。”鲍主任补充说道:“导学案的制定要紧扣教学大纲,注重题目的延伸性。”
接着,孙主任又抛出了另一个问题:课堂展示多长时间较为合理?张老师说:“这应依据不同的课型来决定。”以语文为例,如果是文言文新授课,第一课时是词义的疏通,学生可依据书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那么学生展示可占课堂学习时间的二分之一,教师从旁补充点拨即可。但到了第二课时,关于文言句意与文意的学习,那么难度加大,这时学生展示的时间可能就只占一堂课的三分之一了。又比如作文课的第一课时是佳作讲评,学生可以分组展示优秀片段,相互点评,这时学生的展示就能够占到课堂时间的四分之三了。”许老师赞同的说道:“平均说来,学生的展示时间一般而言都应保证在20分钟到30分钟之间。”
孙主任又谈到之前钱老师的那节视频课中学生小组交流时间是七分钟,从而又引出了下一个问题:小组交流多长时间为宜?几位老师纷纷谈到交流时间的长短要依讨论的内容而定,明确交流讨论的目标,了解学情,进而合理的掌控时间。孙主任又强调了“三不讲”原则:学生已会的不讲;学生能自己探究的知识不讲;讲了不会的知识不讲。他接着又总结了各位嘉宾的发言,指出:“重点知识要精讲;难点知识要细讲;生成问题及时讲;‘三易问题’重点讲。”
会议最后,初中部校长傅俊作了总结性发言。傅校长从近期他听的几节课谈到目前初中部理想课堂的几个症结:一是部分教师停留在“盲人摸象”阶段,对于学生课堂上生成的问题视而不见;二是导学案设计与学案设计混为一谈;三是课堂上教师追求面面俱到,重点不够突出;四是总担心学生讲解的不够到位,不敢放手让学生去做。针对这样的情况,傅校长指出每位教师都应针对这些症结,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及时转变观念,多研究学情,在备课上多下功夫。傅校长希望全体教师通过本次教育论坛感悟到:要相信孩子的能力,孩子的视角是成年人所料想不到的,他们对于知识点的讲授更易让同龄人接受。唯有自主方能有力,有力量的生命才是最美的风景!(凌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