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曙光初中部:展语文真味 显课堂精髓

时间:2016-12-02 12:38 作者:凌雷 高燕 编审:

  12月1日上午,淮安曙光双语学校初中部开展了一场关于理想课堂模式下作文教学的研讨活动。整个活动由两部分构成:一是作文观摩课,二是集体研讨。总校长马如飞、初中部校长傅俊及初中部全体语文老师全程参与了此次活动。
 

  上午第三节课,八年级语文备课组组长杨卫星在八(12)班执教了一节理想课堂模式下的作文观摩课,课题为《让细节描写为文章添色》。课上,杨老师首先向学生展示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一是学会动作分解,使细节描写更具体;二是学会巧用修辞,使细节描写更形象;三是学会借助物象,使细节描写更感人。然后学生讨论交流导学案上的相关材料,再分组展示交流结果。整堂课同学们思维活跃,展示的同学声音洪亮,描写的语段生动,贴近生活,质疑的同学也能紧扣主题,大胆质疑。例如在“父亲冬天去车站接我”的情境创作中,围绕选择什么物象才能让细节更精彩,同学们热烈的交流着。一位同学选择的是“电动车”,他描写道:“父亲的电动车都没放稳在地上晃了几晃,他也顾不上,急匆匆地跑来接我。”另一位同学则认为选择“电动车”固然新颖,但是不能很好的体现父爱亲情,没有为主题服务,不如选择“手套”,他描写道:“父亲的手上戴着一副洗的发白的旧手套,他一眼便瞧见了我冻红的两手,赶紧把自己的手套脱下来,不由分说的给我戴上,还带着父亲体温的手套瞬间温暖了我。”像这样精彩的例子在整堂课上不胜枚举。这样由学生创作、学生评价、合作互学的理想课堂模式下的作文教学,真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展示的愿望。
 

  晚上7:00,在物理实验室举行了初中部语文老师的集体研讨活动,活动由语文教研室主任朱永超主持。朱主任在会上总结了理想课堂中的作文课教学模式共分为四个环节:第一环节“展示交流,齐读目标”;第二环节“依据教学目标小组展示学习成果”;第三环节“分享佳文,内化写法”;第四环节“课堂小结,妙笔成文”。这四个环节是依据马总校长提出的“简单语文”的概念,经语文教研室反复探讨确立的。在此模式下,返璞归真展语文真味,删繁就简显课堂精髓。随后教学处主任卢方亮与全体语文老师分享了马总校长的一篇随笔《吾且安顿》,藉此倡导所有语文老师培养学生养成写随笔的习惯,随时、随处记录下自己的生活随感。           
 

  会议最后,初中部校长傅俊与全体语文教师分享了他的四点感想:“第一,课堂是由教师、学生、任务构成的一个学习场,教师的主要作用是给学生提供学习资源,为学生顺利达成学习目标提供服务;第二,写作是一种能力,而不是学习知识,写作能力提高的唯一途径是多读、多思、多写;第三,平时的写作训练可由片段训练入手,由单项到综合,由简单到复杂;第四,教师要着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及时捕捉课堂上的生成,使指导到位、明确。”傅校长的讲话引起了全体教师的深思,在此思想指导下,初中部的作文教学模式定会由版块式的建构逐步向序列化的进程迈进。(文/凌雷 图/高燕)

 


 
 

 
 

 
 

 
 

 

 


上一篇:曙光初中部举行英语节系列活动之英语演讲比赛
下一篇:淮安曙光初中部组织学生体育过程性考核

版权所有 翔宇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