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培养全面的、创新型的人才,充分调动学生们学习科技文化知识的热情,活跃校园科普活动的氛围,不断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爱科技、学科技、用科技的能力,淮安曙光双语学校初中部第六届科技节于9月中旬拉开了帷幕。经过一个月的筹备,历时两个月的各类科技活动的比拼,如:科学幻想画的绘画、科技小制作小发明的实践、科普知识的海选等活动的比拼,在“科普知识”大奖赛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11月7日晚6:58,初中部第六届科技节之“科普知识”大奖赛于综合楼四楼报告厅如期举行,并同步进行网络直播。本次大赛采取曙光一站到底的新颖形式,分擂主和挑战者双方,采用车轮战的对战模式。会场内人声鼎沸,所有七年级师生齐聚一堂,伸长了脖子、瞪着眼睛欣赏擂台上挑战者和擂主对科普知识的精彩展示。
会上,举办部门教科室做了充分的准备。为了让选手和观众很好地理解答题中的科普知识,在比赛中遇到疑难时亦或穿插播放相关的微课解释说明,亦或现场模拟实验,会场不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啧啧的惊叹声。激情之甚,孩子们胜利的喜悦和失意后的不甘交相辉映。经过两个小时的精彩角逐,最终七(18)班选手凭借丰富的储备知识和常识,超常的赛场发挥能力拔得头筹,荣获特等奖。
其中,来自八(1)班马家驹同学带来的科技小制作《风洞模型》的现场展示,更是把赛场气氛推上另一个高潮。马家驹同学说,他的创作来源于课间的点乒乓球运动,“如何让乒乓球悬浮在空中呢”,他联想到宇航员的风洞航天器材,通过搜集相关知识及自己所学的物理知识,他了解到要想让乒乓球能悬浮在空中,必须得有稳定向上的气流。如此,他便收集了月饼包装盒、可乐塑料瓶身、废旧的玩具彩灯、电池等材料,在家人的陪伴和帮助下,完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洞模型》。马家驹通过自己的创作经历告诉大家:生活中,我们要做一个有心人,多观察生活,多开动脑筋思考,多动手实践制作,我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将超乎我们的想象。
本次科普大赛不仅给孩子们提供了一次展示和锻炼的机会,会场上抢答的问题、展示微课和现场实验给选手和观众带来了一场科普的视觉盛宴,增长了孩子们的知识,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进一步激发了曙光学子们爱科普、学科普、用科普的兴趣,给孩子们的心中种下了一个小小的科技梦,又一次掀起了创曙光科技校园的热潮。相信在曙光科技节活动的启发和引领下,孩子们的科技梦会越来越越大、越来越近。(文/龙雪琴 图/宗金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