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自然 拥抱春天 陶冶情操
——淮外初一级部师生远足踏青
2011年4月9日,淮安外国语学校初一级部1000余名师生,分赴南京、镇江、扬州,走进自然,拥抱春天,陶冶情操。至此,“翔宇之春——踏青节”活动圆满落下了帷幕。
南京之旅:拥抱春天之美 感受伟人魅力
上午8时30分,初一级部南京之旅一行353人来到了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这里地形起伏,雪松密布,绿草如茵,不仅环境优美,其面积之大在国内也算少见。这里有一方净土,有一片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天堂,这就是占地面积54亩的野生动物放养区。住惯了钢筋水泥的房子,过惯了紧张有序的校园生活,同学们倾听花儿细语,鸟儿呢喃,放飞了愉悦的心情。凶猛的虎狮兽、温驯的长颈鹿、可爱的熊猫、顽皮的猴子、美丽的孔雀、罕见的白蛇、设施齐全的游乐场激起了同学们的童真童趣,孩子们仿佛精灵一般,倾心融入到了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动物园里到处都留下了孩子们快乐的足迹、开心的身影,而这一切美好的记忆也必将在孩子们的心灵旅程中留下不可抹去的一页。
11时30分,同学们参观了中山陵。中山陵依山而筑,坐北朝南,岗峦前列,屏障后峙,气势磅礴,雄伟壮观。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灵柩于1929年6月1日奉安于此。墓地全局呈“警钟”形图案 ,其中祭堂为仿宫殿式的建筑,建有三道拱门,门楣上刻有“民族,民权,民生”横额。祭堂内放置孙中山先生大理石坐像,壁上刻有孙中山先生手书《建国大纲》全文。听着讲解员的介绍,同学们肃然起敬,感受着伟人的魅力。
11时30分,同学们参观了中山陵。中山陵依山而筑,坐北朝南,岗峦前列,屏障后峙,气势磅礴,雄伟壮观。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灵柩于1929年6月1日奉安于此。墓地全局呈“警钟”形图案 ,其中祭堂为仿宫殿式的建筑,建有三道拱门,门楣上刻有“民族,民权,民生”横额。祭堂内放置孙中山先生大理石坐像,壁上刻有孙中山先生手书《建国大纲》全文。听着讲解员的介绍,同学们肃然起敬,感受着伟人的魅力。
下午,同学们继海底世界观看海豚表演后,参观了科技馆。科技馆的每个角落都留下了翔宇学子们追求探索的足迹,对知识的追求,对快乐的向往,对未来的憧憬,对人生的探索。
镇扬之旅:亲近山水 陶冶情操
4月9号上午8时,淮外初一级部镇江、扬州之旅一行725人踏上了焦山。焦山耸峙于江心,气势磅礴,素有“中流砥柱”、“镇江之石”之称;加之山寺隐约,林木苍翠,水域广阔,环境幽美,宛若人间仙岛在水中缥缈。师生们欣赏美景,参观江南第一大碑林,置身禅寺精舍亭台楼阁之中,解读“文化山”的博大精深。9时30分,师生来到被誉为“江南名胜之最”的金山。金山又有“神话山”之称,山上每一个古迹都有迷人的神话、传说和故事。中国有名的古典神话故事《白蛇传》中民间流传甚广的“水漫金山寺”,即源自此著,为这座山增添了十分迷人的色彩。金山寺中笑口常开的弥勒佛、两侧形态各异的四大金刚、天王殿后巍峨壮观的大雄宝殿,无不让同学们叹为观止。“马良建造金山寺,不用江南一锹土”,作为马良家乡的游客,同学们自豪感油然而生。
下午1时,大家来到了扬州的瘦西湖。柳叶舒展,桃花盛开,湖上微风吹来,柳丝婀娜起舞,树影婆婆,似青烟绿秀,漫步其间,怎不令人心旷神怡!这正如诗人陈其工所描写的:“长堤春柳最依依,才过虹桥便人迷。”窈窕曲折的一湖碧水,串以卷石洞天、西园曲水、虹桥揽胜、长堤春柳、荷浦熏风、四桥烟雨、梅岭春深、水云胜概、白塔晴云、春台明月、三过留踪、蜀冈晚照、万松叠翠、花屿双泉诸胜,颗颗明珠镶嵌交织在玉带上,形成了一幅秀色天然的立体山水画卷,而小金山、五亭桥、二十四桥景区是这幅画卷的神来之笔。置身其间,让人浮想联翩,虽是阳光明媚,而泛舟湖上,足可想见“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的迷人风姿。(高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