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淮安外国语学校公民教育中心举行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该项活动的第一阶段从2012年12月29日到2013年1月1日,学校元旦小长假没有布置任何文化学科作业,而是要求全校学生深入生活进行调查、搜集资料,带着课题和研究问题走进社区,走进生活,走向社会。2013年1月4日,淮安外国语学校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进入第二个阶段,全校学生在政治老师和班主任的指导下如火如荼地制作课题研究展板。
利用元旦小长假,同学们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走进社区。通过调查,“校门口拥堵问题”、“食品安全问题”、“水资源浪费问题”、“校门口流动摊位食品安全问题”、“乱闯红灯问题”、“小区内停车难问题”、“小广告危害问题”、“怎样处理河道垃圾”等课题引起了学生的关注。其中“调查、研究、解决校门口的拥堵现象”课题组从“触目惊心的拥堵”、“拥堵现象产生的原因”、“我们的解决方案”、“我们的实际行动”等四方面进行了展板制作。制作过程中,课题组成员们将校门口拥堵的照片、提出的解决方案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在展板上;“健康生活从食品安全开始”课题组成员或深入酒店、菜市场、超市、食品专卖店等场所调查访问,或进行问卷调查,或上网查阅资料搜集文献。他们详实的第一手资料让指导老师佩服地竖起了大拇指;“水资源浪费问题”课题组成员从“身边的问题”、“现有的政策”、“阳光方案”、“绿色行动”四方面进行展板制作。
同学们经过近一周的问题搜集、选定课题、资料收集、采访调查、直到4日晚经小组讨论、老师指导,终于制作出美轮美奂的课题展板。本次跨年实践活动的意义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社会实践平台,也为他们将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了预演的舞台,在活动中他们不仅对自己生活的环境有了深刻的认识,同时也使他们意识到了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
据悉,淮外作为江苏省首批“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实验项目学校,自2006年以来,大力开展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该校学生研究课题《楚州区漕运广场的环境卫生状况的研究》在全省获奖,并于2009年10月在公民教育国际会议上展示。中国公民教育中心网站还对淮外开展的“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进行了专题报道。
学生在搜集问题
学生在研究课题
小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