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子行吟泽华夏千秋再唱,龙舟竞渡写风流九届还续。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2014年5月30日上午,翔宇教育集团江苏省淮安外国语学校第九届龙舟文化节,在一首高亢悲壮、激情洋溢的《橘颂》诗歌朗诵中于周恩来纪念馆南湖畔拉开序幕。
来自淮安区、淮安、涟水、金湖、洪泽、盱眙、连云港、盐城、宿迁、扬州等18个县市区的15支校友代表队和36支班级代表队竞渡周恩来纪念馆南湖,感受端午佳节民俗文化的喜庆气氛。中共淮安区委副书记董国喜,淮安区委常委、宣传部长于明星,淮安区委常委、区人民政府常务副区长颜复,淮安区副区长谈效艳,区政府党组成员、区教育局局长胡金浪等区领导到场祝贺。翔宇教育集团总校长卢志文,区文化局局长杨文杰,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咸勇,区教育局教育科周文章科长,新安小学教育集团张大冬总校长,周恩来红军小学管晓蓉校长,区实验小学孙加斌书记等领导嘉宾应邀参加。
上午7时38分,龙舟文化节开幕。应邀领导嘉宾不仅观看了洋溢青春的啦啦操《活力飞扬》和古典爱国诗词吟诵《橘颂》等节目,还为三条龙舟进行现场“画龙点晴”,并为15支龙舟校友代表队授战旗。活动中,翔宇教育集团总校长卢志文、副区长谈效艳分别致词。
翔宇教育集团总校长卢志文在致辞中说:“淮外坚定不移地走素质教育的道路,重视活动课程的建设,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四季八节’活动成为靓丽的风景。龙为华夏图腾,舟载民族精神。龙舟竞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竞技项目,龙的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象征。淮外举办龙舟文化节的目的,就是要弘扬民族文化,发扬民族精神,展示当代中学生同舟共济、齐心协力的团队风采。”
淮安区副区长谈效艳在贺辞中说:“龙舟文化,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饱含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与情感记忆,弘扬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淮外作为全区素质教育的先锋,注重用文化熏陶学生,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着力引导学生对民族精神的探寻与传承,将崭新的时代气息融入深厚的古楚文化,为深化全区素质教育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我们坚信,广大淮外学子一定会在未来求知的道路上更加坚定胸怀祖国、心系家乡的理想信念,牢固树立为加快实现民族复兴、早日实现祖国强盛之梦的宏大志向。淮外教育工作者一定会不懈努力下,为祖国培养出更多的现代化建设的栋梁之材。”
中共淮安区委副书记董国喜宣布开幕前说,这是他第四次受邀参加翔宇教育淮安外国语学校的龙舟节活动,希望学子们“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祝愿学校“龙腾苍穹,舟行四海”。和风鼓荡,龙旗招展。发令枪响,参赛的龙舟如同离弦的箭一样向终点冲去。击鼓声、铜锣声、呐喊声混成一曲交响乐在周恩来纪念馆南湖面激荡。
《淮安日报》、《淮安区报》、淮安区电视台、淮安人网等媒体的全程参与本届龙舟节的宣传报道。
领导嘉宾
龙舟代表队
啦啦操《活力飞扬》
中共淮安区委副书记董国喜宣布开幕
淮安区副区长谈效艳致辞
领导会心交流
领导为各龙舟代表队授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