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0日下午,淮安外国语学校成功论坛再次迎来一位重量级学者——《百家讲坛》80后主讲人、历史学博士唐博。淮外陆怀珍副校长主持论坛。
陆校长首先代表淮外全体师生对唐博士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今年34岁的唐博博士,200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获历史学博士学位,是著名清史专家戴逸教授关门弟子,主攻中国近代经济史、城市史。2015年登陆《百家讲坛》栏目,主讲“清案探秘”系列节目,共21集,成为百家讲坛的首位80后主讲人和最年轻的主讲人,同名专著《清案探秘》(共3册)已出版。
“我是如何与《百家讲坛》结缘的?”唐博博士用他富有穿透力的嗓音首先与大家回顾了他的“讲坛之路”。“四年前的一天,我接到了《百家讲坛》魏学来编导的电话,他在书店无意间发现了我所写的《我们的戎马生涯:清朝疆臣回忆录》一书,于是几经周折,得知了我的电话。希望我能来讲讲关于清朝的那些事,于是我与《百家讲坛》就此结缘。”“讲坛之路”也非一路平坦,前有史学大师阎崇年先生这位“开坛元勋”,后有日渐挑剔的观众口味,经过在一连串的试讲之后,他发现自己讲述的商战人物多数鲜被观众们熟知,也带动不起观众的共鸣。寻常巷陌间,百姓们所津津乐道的多为慈禧、雍正等人物的秘闻野史,然而这些话题又有悖自己走上《百家讲坛》讲台的初衷,唐博士坦言,选题的那段日子很痛苦。经过三年的酝酿期,他策划的以清代悬案为选题,从被观众所熟知的历史观点切入,穿插鲜有人知的历史事件交错串讲,环环相扣,悬疑重重,既调动起了观众的积极性,迎合了观众的口味,又通过对历史真相的探寻,展现了更真实的历史,使得观众从自己的讲述之中,得到生活的启示,获得了极高的赞誉。
在讲完《淮安奇案——钦差之死》后,唐博士与同学们分享了他学习历史学科的三个方法论,即问题意识、辩证思维和宏观视野。唐博士说,学习历史,包括学习其他学科都要善于发现问题,多几个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通过阅读增加自己的知识积累,关注生活体验带来的独特学习视角;辩证思维即多角度思维、正反思维,切莫站在自己的角度分析一切,以免影响对问题的正确认识。
互动环节,同学们争相走到台前,和唐博士面对面沟通。当一个同学问及学习历史的意义时,唐博士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是一本教科书,在历史面前,很多事情都会重演。关注历史,了解过去,不走回头路;关注现实,展望未来,过上好日子。读史使人明智,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最后,陆校长做总结发言,他说:“听了唐博士的报告,我是惭愧的,因为在他刚才讲的《淮安奇案——钦差之死》中,故事的发生地就是我的故乡,而我却对它的过去知之甚少,所以我希望同学们要能了解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家乡,立志创造家乡的美好未来;我又是羡慕的,我羡慕唐博士的学识渊博,我羡慕唐博士的学以致用,希望同学以唐博士为目标,努力去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我更是骄傲的,因为我相信,在将来,我们在座的同学当中,一定会有人像唐博士一样,以专家学者的身份走进淮外成功论坛,为学弟学妹们讲述自己的故事,我无比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报告结束后,唐博博士为我校学生代表签书留念。
《百家讲坛》80后主讲人、历史学博士唐博作客淮外成功论坛
《百家讲坛》80后主讲人、历史学博士唐博和献鲜花的学生合影
淮外陆怀珍副校长主持本次成功论坛
《百家讲坛》80后主讲人、历史学博士唐博作客淮外成功论坛
互动环节,同学们争相走到台前,和唐博士面对面沟通
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现场
签名现场
互动环节,和唐博士面对面沟通
互动环节,和唐博士面对面沟通
会场井然有序
专心听讲的同学们
井然有序的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