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国第21个全国中小学学生安全教育日,为提高中小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应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能力,防范和减少事故伤害,根据区教育局的统一安排,3月28日晚,淮安外国语学校组织全体学生观看湖南卫视《新闻大求真》栏目播出的安全教育专题片。
各班主任事先调试好多媒体设备,组织学生集体收看安全教育专题片。各班级明确观看要求,提醒学生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学会自护自救,提高防御突发事件和灾害的能力。根据公安部消防局的数据统计,2015年,全国发生火灾34万起,这些火灾中由于儿童玩火造成的火灾占1.44%,而火灾造成的全部死亡人员中,未成年人占12%。这些数字十分触目惊心。这期活动的主题和“火”有关,叫做“三地火灾逃生对抗演练”,目的是让学生们能够学习到基本的防火逃生技能,免受火灾带来的危害。三地的学生们将深陷不同的火灾模拟现场,上演一场惊心动魄的火灾逃生竞赛。在第一场演练中,考官准备了12件物品供小朋友们选择,包括扇子、绳子、湿毛巾等。大多数学生都选择了毛巾,因为毛巾沾湿之后,具有过滤烟雾的效果。消防员考官在给予肯定的同时,还特别指出,毛巾需要充分打湿,并对折三次变为八层之后,才能有效防止烟雾中的颗粒物吸入我们的体内,避免在逃离过程中发生窒息的情况。安全教育的第二个课题就是如何预防森林大火的发生。演练地点由室内、地铁中转到了户外的一片森林中,消防员考官要求长沙的小朋友们在五分钟之内找出几个潜在的着火点,小朋友们认真排查,最终找到了三处:烧烤食物、点火祭祀、放鞭炮,而忽略了未熄灭的煤渣、燃烧的垃圾堆、点燃的烟头。考官指出,在森林大火之时,同学们没有能力扑灭火焰,应尽可能地远离着火点,跑向树林外的开阔地。从引发火灾的原因来看,电器引发火灾的最大比重达到22%,同学们对于用电的安全是否了解呢?第四个演练场所转为高楼的家庭住宅中。考官要求小朋友们将因使用不当而容易引发火灾的电器全部找出来,最终孩子们忽略了两处电器隐患。
节目的最后,教育部基础一司王定华司长对广大中小学生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希望广大中小学生能够认真学习安全知识,养成安全习惯,提高安全素养,让家长和老师放心;希望各地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积极开展安全教育,丰富安全教育内容和形式,提高安全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希望广大学生家长切实担负起监护人责任,密切配合教育部门和学校,让孩子们安全健康成长成才。经过这次安全教育主题活动,我校全体师生切实感受到火灾带给我们的灾难和不幸,并从中学到如何避免火灾及发生火灾时候如何将损失最小化。我校始终把安全教育和管理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春季开学以来已经开展了一系列安全教育活动,有力推动了安全校园建设工作。
观看安全教育专题片
认真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