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外教师暑期巴厘岛之行

时间:2016-08-27 22:16 作者:宗林林 编审:

  有着“印度尼西亚最闪亮的珠玉”美称的巴厘岛,长久以来一直是游客梦想中的度假天堂。2016年8月15日至8月24日,淮安外国语学校先后组织四批教师飞赴巴厘岛进行为期6天的观光旅游。巴厘岛用碧海蓝天和最具有当地风味的色彩、食物、木雕、石像来款待大家,每个慕名而来的人都能感受到它浓郁的宗教气息、艺术气质、海洋风情。

宗教巴厘——众神的杰作

  巴厘岛上四处可见的绘画、雕刻、舞蹈等艺术都是用来奉献神,使神开心、接近神的道路。在日常生活中,妇女们一早起来将小花瓣、鲜果和一小撮米饭放进以蕉叶和椰子叶编成的小方篮里,再插上一炷香祭拜。
  参观乌鲁瓦图海神庙,这座建于11世纪的海神庙,整个建筑为花岗石建材,供奉的是让人敬畏的海神。悬崖下的大风浪里,有热爱冲浪、漂流的人在享受风暴和巨浪带来的惊险刺激。乌鲁瓦图情人崖虽寓意海枯石烂、永不变心,但却是当地人进行天葬、海葬的地方。崖上欢跳的猴子并不怕人,一不留神便窜到你跟前抢走你手中的美食或眼镜、帽子。

艺术巴厘——鬼斧神工

  巴厘岛的建筑,融合宗教与艺术为一体。不论寺庙、民宅,都各具特色。丰富的色彩和画栋雕梁,保持一份古意盎然的纯朴之美。
  石雕无处不在,皇宫寺庙、百姓人家、街头巷尾几步一个。乘坐天鹅的创造神大梵天,憨厚的象头人身的智慧神甘奴湿,拿着戒指的美丽的瑟塔,庄严的释迦牟尼……这些石像经过日晒雨淋,呈现一种沧桑和古朴之美。木雕、蜡染、为众神而作的舞蹈、音乐……这一切都洋溢着浓郁的艺术气息,爱好返璞归真的游客徜徉在街头,有时只想找个地方,静静地看雕刻家们细细打磨手中的木雕。
  巴厘岛的艺术气质还反映在寻常百姓的生活当中。随便到街上走走,便会发现每户人家精心装饰的自家门前,或几树鸡蛋花,或一缸莲花,或两尊雕像。人们供奉他们的神,也把鲜花别在自己耳边,以自己的方式演绎着生活中的美。

享乐巴厘——休闲天堂

  在南湾,白沙连绵,有不少老师尝试了拖曳伞,人被五彩斑斓的拖曳伞带到空中,俯瞰广阔碧绿的海面,又徐徐降落。也有勇士乘坐飞鱼在海上冲浪。
  在蓝梦岛,海水像矿泉水一样清澈的地方,水性好的老师们在海里畅游、浮潜,不会游泳的人也穿着泳衣和救生衣,乘坐小船戴上潜水镜,观看有小丑鱼游来游去的海底世界。
  在海龟岛,花上一万印尼盾便可和岛上的大蟒蛇、老鹰、变色龙、海龟合影。傍晚,在金巴兰海滩,享受海风亲吻脸颊的温柔拥抱,就着烛光和星星品尝海鲜烧烤,别有情调。
  对于热爱田园生活的人来说,巴厘岛真正吸引人的还有它至今不变的宗教习俗,纯真率性的生活态度,以及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这里的田园风光让人印象深刻:到处可见大片的青草地,悠闲地吃草的牛,开满鲜花的树,顺着地势开垦的梯田和满街的椰子树。
  自由活动那天,不少人选择了体验馨香满溢的身心疗程(spa)。借由天然的草药、花朵,以及由这些物质提炼成的精油,加上专业按摩师的技术,让整个身心沉浸在祥和安宁的气息中。脏鸭餐、咖啡、热带水果也给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巴厘岛归来,好像心灵做了一趟彻底的放松之旅。一切疲惫被巴厘岛的阳光和海水消除殆尽,换来活力充沛光鲜照人。我们相信,淮外老师经过特殊的精神游历,一定会眼界大开,心灵澄明,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智慧去迎接新学期的教育生活,创造更加辉煌的成绩。


巴厘岛留影


老师们参与海上游乐活动


老师们欣赏大海、夕阳、沙滩美景


离开蓝梦岛时幸福的笑容
 


上一篇:淮外德育服务处:思考在前,行动在先
下一篇:淮外新聘教师第一笔“福利”:入职培训,汲取营养

版权所有 翔宇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