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27日上午8点整,翔宇教育集团卢志文总校长在百忙之中来到淮外,做了题为《教师的专业、职业和志业——改变,从自己开始》的专题报告,与老师们分享他的人生感悟和教育智慧。
卢总校长的报告思想睿智,内容丰富,语言幽默,案例生动,从专家的角度高屋建瓴地为我们解读了全新的教育理念,为全体教师送上了一份色香味俱全的精神大餐。卢总校长的报告包括以下几大方面内容,即引领教育理念,揭示教育本质,透视教育生活,畅谈教育愿景。
理念是一个人前进的导向标,作为一名老师只有先进理念的引领,才能走准路,走对路。现如今,翻转课堂、大数据、云平台、移动互联网等字眼充斥着教育生活的周围。面对这样一个急剧变化、纷繁复杂的世界,卢总校长指出,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能沉浸在过去的经验里不能自拔,因为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我们要不断改变自己的状态,及时更新自己的理念:无限相信学生的潜能;交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让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不是只与教师对话,与教材对话;无个性即无人才,不泯灭天性;体验成功才会走向成功等。卢总校长强调,我们教育学生要以幸福完整为旨归,注重学生的学习性质量、发展性质量和生命性质量。教师要有“吾日三省吾身”的思想,要看到自己的不足,要思考有文凭是否等于有文化;有学历是否等于有学养;有知识是否等于有文化。
卢总校长带领大家重新解读了教育是什么,探究了教育的本质和规律。他指出,教育不是倒满一杯水,而是点燃一个人;教育就是教会每一个个体追求幸福的事业;教育就是使受教育者和教育者都会变得更加美好的事业;教育是需要献身的事业,是不懈求真的科学,是不断创新的艺术等。同时,他还解读了教师是什么,把教师的人生定位和动力源分为不同层次,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有责任感、事业心,鼓励我们成为人才,成为人物。在互联网时代中,我们还要不断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做好教师角色的转变。
演讲中,卢总校长能够结合具体鲜活的案例,生动可感,分析独到,赢得老师的强烈共鸣。一位班主任老师被打的案例,引发我们深思:教师的专业、底线在哪里?从《带着尺子去钓鱼》的教学案例中,我们读懂了要引导孩子尊重一切生命。高考一结束,学生们为何以扔书为狂欢?这让我们看到了孩子们的厌学程度之深和人数之巨要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严重。学生的跳楼、自杀事件频出,不得不引发我们对生命教育的重视。一位日本教师观察学生早恋的故事,我们知道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不当的引导比早恋更可怕。在这一个个具体案例背后,都有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卢总校长还与老师们一起畅谈美好的教育愿景。目前,教育领域,信息化也正在引发一场悄然兴起的变革,“三通工程”发展目标正式确立,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致力做一个追梦人,通过改变自己,为实现互联网的教育梦而共同努力,不能让互联网与教育“隔空喊话”,而是要大声地说:“教育,我要‘+’你,我要改变你!”“奇点正在到来,我们一直在路上,在追梦的路上。”
上午三个小时的讲座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在整个报告中,卢总校长以他深厚的理论知识、独到的教育视角、睿智透辟的思想、生动幽默的语言拨动了在座的每一位老师的心弦,也将淮外的假期培训推向一个高潮。翔宇教育集团副总校长、淮安外国语学校校长朱建文在总结时说:“卢总的报告让人脑洞大开,他把我们一些模糊的问题和认识说的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明白,让我们对教育有了一份更深的理解,知道‘互联网+’时代怎样去做教师,怎样去做教育。”
卢志文总校长与淮外老师分享教育智慧
翔宇教育集团副总校长、淮安外国语学校校长朱建文总结卢总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