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是青少年2017年3月6日下午4点40分,淮安外国语学校初一各班级举行“责任伴我成长”主题班会活动。
“责任是一个人做好应该做好的事”“责任是犯了错就该勇于承担后果”……由美国总统里根勇于承担过失的故事导入,同学们纷纷表达了自己对责任的理解。
呈现图片,反思现象。初一15班周梦迪老师出示了“毒奶粉”“毒酱油”“毒面粉”等图片,引发同学们思考缺少社会责任感的可怕后果。
“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介绍“破窗理论”,结合社会现象,初一16班朱兆惠老师剖析了从众心理和环境对人的影响。启发学生思考发现校园里的“破窗现象”,激励同学们勇于担责,让集体更美好。
责任感不仅表现在对自己的学业上, 要兢兢业业, 一丝不苟,还表现在对校园生活和班级生活方面的态度上。初一7班李娜娜老师带着同学们做了一个关于“勇于担责”的小游戏。按游戏规则站队,当有人出错时,做错的人主动走出队列,站到大家的前面先鞠一躬,举起右手高声说“我错了!”之后,同学们表演了“谁之责任”情景剧,16个情景涉及校园乱扔乱抛、班级值日推诿、就餐插队、集体聊天、宿舍就寝讲话等现象。同学们在哈哈大笑的同时,也照了一回镜子,更深入地思考个人与他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我为班级做过什么,我还能为班级做些什么。
“我为父母做过什么?我应该为他们做些什么?”初一6班夏文杰老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小事思考自己对家庭的责任。在总结时他说:“孝敬父母,是对父母负责;真诚待人,是对朋友负责;不影响他人学习,是对同学负责。而这些,都是对自己负责。只有有责任的个人才会有负责的社会。”
接受采访,初一17班黄新平老师认为,青少年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要从呼吁倡导走向科学理性,从道德灌输走向实践,要由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每位老师、每位家长必须要从自我做起,从当下做起,给孩子们提供一个风清气正、充满关爱的环境。
初一级部分管德育的成学斌副主任认为,今后还可以整合各种资源,充分利用智慧平台的优势,探索出卓有成效的能够深入孩子心灵的方法,以孩子能接受的方式让孩子看到利他和利我、奉献社会和自我价值实现的统一性,从而引导孩子从利我走向利他。
点评案例
发表见解
开心观看
热烈讨论
专心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