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一周的淮外未来领袖特训营行将画上句号,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此时我感慨颇多。翔宇淮外育人理念从“培育走向世界的现代中国人”到 “与整个世界站在一起”,特训营的设计初衷也正是站在这样的高度上进行的。当今社会竞争激烈,最终都归结到人才的竞争,特别是领袖型人才将成为引领行业登上巅峰的关键。所以,发现和培养领袖型学生,为杰出的领袖型人才奠基,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和使命。
一、 在活动和课程中培养“领袖型”学生素养
领袖型人才的基本素养包括:远大的理想、高尚的人格、出色的组织交流和合作能力、强烈的服务意识、出色的才华、超强的毅力、卓越的创新和探索能力等。淮外特训营以活动为载体,打造丰盈的活动课程,以扎实的课程发展学生,以丰富的活动熏陶学生,以自主管理的人文情怀教育学生。
2019级淮外新生未来领袖特训营活动课程内容丰富,有体能训练课程、安全训练课程、文明礼仪课程、素养培养课程、生活技能课程、多彩活动课程等。
开营伊始,各营便在辅导员的指导下开展“破冰”团队建设活动,并通过营徽营旗设计、领导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等,从而迅速形成团队软文化,这其中无形渗透着领袖人才的素质培育。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几天的活动中学生迅速地回归集体文化,具体活动的组织开展积极、主动,而且充满了个性化和创造力。如篝火晚会的组织,从节目海选到活动组织,只有短短的一天时间,但是却带给我们一份惊喜和震撼。
领袖特质包括许多方面,如“毅力”。毅力,也叫意志力,是人们为达到预定的目标而自觉克服困难、努力实现的一种意志品质。毅力,是人的一种“心理忍耐力”,是一个人完成学习、工作、事业的“持久力”,当它与人的期望、目标结合起来后,它会发挥巨大的作用。2019新生特训营课程中专门有对学生毅力训练的科目,如站军姿课程训练忍耐,攀岩课程训练胆量,击鼓颠球课程训练专注等。我们欣喜地看到同学们在课程活动中的转变,从开始的懒散变得有精气神,从开始的好动浮躁到沉静专注。
我们相信,特训营只是一个开始,他们会把这样的精神气质延续到初中生活中,不断强化和巩固已经形成的习惯和品质,从而真正成为一个“与整个世界站在一起”的现代中国人。
二、 秉持教育“三”字经,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
淮外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交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
淮外坚持“三生教育”,即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就是通过开展一系列与生命保护和社会生存有关的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向受教育者系统传授生存的知识和经验。特训营期间,教官向营员传授生存的基本知识,生活老师指导营员们遇到地震等自然灾害一些逃生自救的常识,安全志愿者执勤体验等,营员们了解了基本的生存常识,掌握了一些常规的逃生自救本领。
生活教育的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方面。特训营期间,初一年级部组织开展丰富的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掌握技能,参与体验,如内务整理、叠被子比赛、包饺子、餐厅家政劳作等。孩子们在劳作、参与和体验中,既掌握了基本的生活技能,更有了心灵的体验和感悟,锤炼了自主生活的本领,为独立人生积淀丰厚的财富。
生命教育就是让学生感悟到生命的有限性、唯一性,从而思考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珍惜生命、敬畏生命,并在人生实践中实现其生命价值。如爱护花草动物、培育绿植、不伤害他人等。特训营期间,学校邀请区红十字会、区教体关工委给营员们开设《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生命教育专题培训,教给孩子们急救常识和方法,让孩子懂得敬畏生命,珍爱生命。
“三宝教育”,即心态、礼仪、习惯教育。《淮外三宝》获评省中小学优秀文明礼仪教育读本,是市第四批优秀德育校本教材,包括翔宇学生宣言、新二十四孝行动标准、八礼四仪、心态、礼仪、习惯、《世界人权宣言》、罗伯特议事规则12条基本原则等内容。《淮外三宝:心态、礼仪、习惯》有计划、分步骤、从严进行训练,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特训营期间,辅导员从礼仪问好、打水购物就餐排队、随手捡拾垃圾、集会纪律等细节抓起,一项一项训练,一项一项过关,一项一项考核评比。淮外注重养成教育,树立“好习惯成就好人生”的育人理念,遵循“21天养成一个好习惯”的教育规律,通过长期训练内化为学生的日常习惯。特训营期间,淮外成立快递志愿者、餐厅劳作志愿者、安全志愿者等服务团队,积极投身到常规检查中,在自主、自治管理中形成好的习惯。
“三心教育”,即心灵成长、心态管理、心理健康。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心灵发育是至关重要的,通过活动、阅读、自省等方式慢慢引领学生完成精神世界的发育;心态即心理状态,我们要努力指导学生学会控制和管理自己的心态和情绪,在生活中慢慢积累包容、耐挫、自信等品质;心理健康是指精神、活动正常、心理素质好,突出在社交、生产、生活上能与其他人保持较好的沟通或配合。现实生活中由于个体性格、家庭环境、遗传因素、学习压力等造成学生心理亚健康或不健康,学校努力通过建立心理咨询室、“一对一手拉手”心理辅导、开展丰富的活动等,为心理减压,为成长助力。
教育家说,当一个人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忘掉,剩下的就是教育。淮外朱建文总校长的“顶层设计”正是基于这样教育理念和育人规格,为未来社会培养优秀公民、行业精英和社会栋梁,引领着淮外团队从卓越走向唯一。
三、尊重个性化和激发创造力,为“领袖型”人才培养助力
无个性即无人才。个性化,是指非一般大众化的东西。在大众化的基础上增加独特、另类、拥有自己特质的需要,独具一格,别开生面的一种特点。淮外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尊重为基础,以发展为宗旨,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平台,着力打造“私人定制”的成长路径,为孩子幸福人生奠基。
如学校的社团课程和选修课程体系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注重培养学习力、实践力、创新力、领袖力,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征询学生需求意向,教师自主研发课程,公布课程“菜单”,学生自主选择课程。课程设置,既注重知识性、趣味性,又注重本土文化的挖掘和传承,既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特训营期间,“军歌嘹亮,青春飞扬”主题军歌比赛,为同学提供展示才艺的舞台;篝火晚会,舞蹈、唱歌、乐器、朗诵等,精彩纷呈;思维训练课程,同学们个性化表达,不断引发思维风暴等等。
没有创造,就没有发展。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本领。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它是知识、智力、能力及优良的个性品质等复杂多因素综合优化构成的。“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杰出人才一个重要的品质,就是富有创造力。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区分人才的重要标志。
淮外创办二十年来,一直致力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卢志文总校长亲自开设选修课程——《发明创造与专利保护》,学校通过科技节、创客之家、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航模机器人竞赛、科学小院士参评等活动,培养学生质疑精神,培植学生创造思维。淮外毕业生的学习力、创造力、领袖力等素养,都比较强劲,涌现了漆斌——淮外2005届毕业生、2018年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行业精英、黄鑫——淮外2008届毕业生、2018年中国书法最高奖第六届书法兰亭奖获得者等一大批时代杰出人物。特训营期间,初一年级部开展创新营旗设计大赛、创新思维表达等从不同的角度激发学生的质疑神和创造火花。
在特训营即将结束之际,我突然想到美国西点军校的校训——责任、荣誉、国家,这是一种远瞻和担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淮外作为一所肩负教育使命的名校,正在努力构建“让学生今天有快乐的生活,明天有发展的潜力,未来有美好的回忆”和谐而幸福的教育图景,正努力践行为为未来社会培育优秀公民、领袖精英和社会栋梁的教育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