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时,还是天寒地冻;再见时,已是最美四月天。经过漫长的等待,我们终于要在樱花烂漫的时节相约于最美的淮外校园。根据市、区教育主管部门错峰开学安排,初一年级于4月9日返校复学。
提前做功课
为了有条不紊地妥善安排好返校复学工作,淮安外国语学校初一级部提前做足“功课”,做好充分的准备。4月6日晚8:00,淮外初一级部耿康主任主持召开了云课堂家校联谊会。会议上,耿主任就开学如何做好疫情防护工作做了详尽的安排和要求,如备足个人卫生必需物品、学生入校流程和注意事项等。4月7日下午3:00,初一级部全体教师齐聚阶梯教室召开新学期的第一次开学工作研修会,张知双副校长、吴寿健副书记、耿康主任就有序返校报到、开学后疫情防护以及教育教学等相关工作做了具体的部署和要求,特意安排教职员工志愿者帮助住校生搬运物品、布置床铺等。4月7日会议结束后,初一级部召开班主任专题会议,对9日的返校报到流程、班级文化布置、氛围营造、疫情防控等再作过细要求。会后,班主任认真整理班级、精心设计班级文化,创意布置盆栽绿植,营造浓浓的温馨氛围,迎接少年归来。
不见不散
4月9日上午,学校东门和南门张贴着“体温检测候检区”等醒目的防疫标识。6:30未到,初一学生们就整齐有序地按照指定通道进入校园。摆放区和学生站点区分成两行隔开,左右两边学生报到时,戴好防护口罩,把行李放在行李摆放区,排队到体温监测点进行登记和体温测量,消毒后依次有序进入校园。
走进学校东门,“终于等到你”的背景墙赫然映入眼帘。回到久别的校园,同学们的心情格外的快乐和兴奋。回到班级温馨小家,大家按照班主任的要求将桌子拉开最大化距离,整理好课桌后,开始踏上新学期的旅程。
朱建文总校长说:“为了让孩子们安全、有序地返校,学校早就做了精细周密的部署,制定了返校方案、防疫方案和应急预案,从防控工作导图到学生体温异常应急处置流程图,从全面地毯式消毒到学生入校通道设置等都落实到位,为学生返校复学保驾护航。”
温情志愿者
今天校园里,随处可见已化身为志愿者的教职员工。他们戴好口罩和防护手套、佩戴好淮上通证件早早地就站在指定的位置等候着同学们的归来。学生们进入校园,志愿者老师们热情地接过孩子们手中沉甸甸的行李,放进手推车中;消毒人员全方位地对学生行李进行消毒;测量体温的老师和蔼可亲地有序地为孩子们测量体温;宿管阿姨细心、麻利地为住校生整理好床铺。一辆辆装满行李的手推车、一趟趟全方位的消毒、一次次不厌其烦地测量体温、一张张干净整齐的床铺、一个个忙碌的身影……承载着淮外老师对孩子们的满满爱心。
“因为疫情,家长严禁进入校园,作为家长我们还十分担心孩子太小,搬不动沉甸甸的行李,整理不好床铺。但现在看来,我们的担心是多余的。淮外精细的管理和贴心的服务,让我们十分放心,也让我们深深感动。”一位来自徐州的家长由衷地感慨道。
防控,从细节做起
安全无小事,防控大于天。早在开学前半个月,学校就针对返校复学工作进行了多次的讨论、改进方案,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在学校门口安装了体温检测门和相应的电子检测设备以便迅速检测学生身体健康状况;通过多种方式方式,储备一定数量的医用口罩、消毒液、体温检测设备等防疫物资;消毒人员每天对学生桌椅、门窗死角、健身设施、餐厅宿舍等各个角落进行无死角消毒;每日按时测体温、填报告,保证全校师生的健康筛查工作有序开展;校园里随处可见路标指示,引导学生有序地学习、就餐、洗澡等;初一级部还精心地为每位学生准备了“防疫书签”,时刻提醒学生做好防疫工作;4月9日上午,学生完成报到工作后,初一级部还开展了复学演练,内容包括入校体温检测、体温异常应急处置、晨午检、食堂管理等,也制定好相关预案……这一切细致入微的工作,就是要求我们时刻以 “如履薄冰”的心态,细化岗位职责,到点到人,明确专人沟通协调,确保师生在校学习生活健康安全有序。
春天已然到来,相信淮外学子定然在学校的精细化管理和贴心的服务下,踏着春光,迎着梦想,有序地开启新学期的学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