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上午,淮安外国语学校初一(1)班陈敏、初一(12)班陈志慧、初一(14)班朱冠铭、陈智豪,初一(6)班葛楚扬和潘瑞六名同学背起书包,戴上红绶带,在团委书记王亚茹和团委委员赵文静两位老师的带领下,变身小小讲解员,走进中国漕运博物馆,体验别开生面的博物馆之旅。
刚进博物馆,六位小小讲解员便按序坐在售票大厅椅子上复习讲解词。考虑到大家是初次讲解实践,王书记就帮助大家梳理讲解词,并指导他们的肢体语言。专业的指导,亲切的关怀,给了孩子们很大的信心。
讲解前,孩子们在博物馆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整个漕运博物馆。经过讲解员专业的讲解,孩子们了解了漕运水系的历史变迁,领略了漕运文化的历史演变,更是学习到了作为一名讲解员应有的落落大方的仪态。听到精彩处,大家纷纷提笔记录,对于自己不太明白的地方也积极请教身边的老师和讲解员。
经过了短暂而精彩的培训,大家做好了准备,跃跃欲试。恰逢一群游客到来,小小讲解员们便大胆上前,热情地为他们进行讲解。游客们对这小小讲解员也是十分感兴趣,纷纷围绕其身旁认真倾听。即便是在小小讲解员因紧张而讲解有误时,游客们也是表示理解并给予鼓励。得到游客的包容和两位老师一旁的加油打气,小小讲解员们越发自信了。
“此时,工人们正在制作一艘漕船,他们会按照各自的分工进行铁钉连接、锔加固、拼接榫构、麻絮桐油砺灰捻缝、船底涂漆等等,人物神态和动作栩栩如生……”在清江造船厂彩绘雕塑前,小小讲解员们将所学习的讲解词结合自己对文物的理解为大家进行了讲解。一次次青涩不失热情的讲解,既解开了游客的疑惑,也展示了自我。在游客们纷纷竖起的拇指前,小小讲解员们褪去了刚开始讲解时的生涩,慢慢得心应手。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由淮外团委组织的义务讲解员活动在冬雨敲窗棂之际落下帷幕。淮外讲解员们优秀的表现得到了漕运博物馆和游客们的一致称赞。他们用青春活力、大方得体的形象走进社会,参与实践,参与淮安城市文明建设,既展示了学校素质教育成果,也尽显淮外学子青春的风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