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袅袅春风吹动淮外的池水,吹开淮外学子青春笑颜。3月29日下午第五节课,淮安外国语学校初二级部组织开展了以“佳节清明桃李笑”为主题的班会活动。此次主题班会以班级为单位,分班召开,由班主任或学生主持。
初二(16)班许馨月同学向大家介绍了清明节的由来。“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许同学为大家一一道来,同学们认真聆听,还特别记了笔记。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
“我想向大家介绍清明节的有关食物。”初二(1)班马依然同学说道:“我国古代由于清明禁火,所以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我国江南一带就用艾草的汁拌进面粉里,再包裹豆沙馅儿,便成了青团。”初二(11)班李怡然同学也在班级兴致勃勃地向大家介绍清明美食“炒螺蛳”。“据说这天用针挑出螺蛳肉烹食,叫‘挑青’。吃后将螺蛳壳扔到房顶上。据说屋瓦上发出的滚动声能吓跑老鼠,有利于清明后养蚕。”
初二(15)班小主持人严蒙恩同学分享道:“清明节扫墓是中华民族的一大习俗。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这一民族传统,2008年清明节被确定为我国的法定假日。”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初二(6)班传来朗朗读书声,原来是小主持人张天智同学在带领同学们诵读有关清明的诗句。稚嫩响亮的读书声为春日的淮外校园镀上了一层金边。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先烈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先烈的爱国精神更应在我们身上延续。让我们继承先烈的遗志,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共创美好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