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风听雨过清明”,又是一年清明时。为了倡导“文明祭祖、绿色祭祖”的理念,引导学生了解家族历史,发扬和继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走进春天,亲近自然,感悟生命,淮安外国语学校初二级部组织开展了以“清明追祭先祖,感恩幸福生活”为主题的清明系列教育活动。
“清明祭扫各纷然”。古往今来,清明祭扫对中华儿女都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缅怀故去亲友,寄托哀思;公祭先祖英烈,感恩先烈的付出。淮外初二年级倡导“网上祭祀”或到周边纪念馆追忆先烈,既让孩子懂得感恩,学习他们高尚的精神品质,又践行一种文明而绿色的理念。不少同学也在父母的陪伴下,回了一趟自己的老家,欣赏田园风光,感受到了家乡的变化,感叹时代的发展。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家规家训指家庭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家训是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人的教养、原则都有着重要的约束作用,是治家教子的重要载体。老祖宗虽已长眠,家规家训却世代相传。同学们通过品读经典如《颜氏家训》、《曾国藩家训》、《朱子家训》、《中华家训传世经典》等学习了古人为人处世的智慧、做子女应当尽的孝心、以及应遵守的文明礼仪等。同时,级部还组织了讲述家族故事、整理抄录“家规、家风、家训”的活动。在讲述家族的故事的过程中,同学们表达对先人、先贤以及先烈的深切怀念和无限哀思,感受到了与众不同的家族文化,还体会到先辈们生活的不易以及不向苦难低头的勇气,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处事以谦让为贵,为人以诚信为本”、“兄弟和为贵,百善孝为先”,“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仰不愧天,俯不愧地,内不愧心”……在整理抄录“家规、家风、家训”的过程中,同学们体会到了自己家族的精神,感受到了家族观念及民族使命感,并承诺要谨记良好家规、家风,将优良风气传承下去。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清明不仅是中华传统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这一时节万物吐故纳新,生气旺盛,正是人们祛阴补阳、赏花游春、强身健体的好时节。趁着这大好春光,扫墓之余,也可在山野乡间游乐一番,拔河、踏青、放风筝、荡秋千……去体味春的勃勃生机,去传承祖先天人合一、崇尚自然的人生理念。级部倡导同学们利用假期与家人一起或约上好友到周边景区捕捉春天的美好,并利用自然界中的树叶、花瓣等粘贴出写意画,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初二(18)班张辰旭同学用捡拾来的樱花和各种颜色的树叶制作成了题为“前程似锦”的画,表达出自己对美好未来的期盼;初二(15)班的张晟杰同学制作成了繁花似锦、生机盎然的春景图,传达出自己对春天的热爱……
此次活动,不仅使中华文化里的“孝”文化深深植入学生心田,大行倡导孝心、倡行忠义,引导学生尊重传统、弘扬传统,也在踏青中感受到人间四月天的美好,感悟到了自然和生命的伟大。
一直以来,淮外能够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以活动为载体开展系列教育活动,注重引导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在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中国传统节日里,学校会举办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增长才干,陶冶情操。这既是素质教育的体现,也体现了淮外重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