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端午文化,滋养家国情怀

时间:2022-06-13 08:19 作者:陈语童 编审:付娟

  “画帘开、束衣纨扇,午风清暑。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早已有、游人观渡。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端午,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今年端午期间,淮安外国语学校初一级部特别策划举办了“传承端午文化,滋养家国情怀”主题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让学生在与家人互动过程中体会温馨的浓浓亲情的同时,回归历史、走出家门、亲自动手,去挖掘节日的深意,寻找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纽带,滋养爱国情怀。

知端午,忆屈原

  同学们通过网络、书籍、询问亲朋好友等方式收集端午节的由来、习俗、民谣、诗词等资料。初一(5)班的施懿宸酷爱历史,他重读司马迁的《屈原列传》表达了对屈原的缅怀。孩子们更是利用搜集来的资料进行绘画、制作手抄报。这一份份色彩多样、内容丰富的作品饱含着孩子们对端午文化的喜爱和对屈原的敬仰。

 

品粽香,赏经典

  欢度端午,当然离不开传统美食——粽子。各班级同学在假期中主动向家人学习包粽子的方法。看似简单的馅料和包扎方法考验着孩子们的耐心与细心,更能让孩子们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水汽蒸腾,粽香四溢,孩子们与家人品尝着共同制作的粽子,传承端午文化。初一(10)的刘芯文说道:“我们在如此浓厚的端午节日氛围中,更能感受传统美食的魅力和温馨的亲情。”孩子们用手机记录下一个个动人时刻,同学们将特写镜头对准了辛苦操劳包粽子的奶奶和妈妈,吃粽子的小弟小妹,尽享美食团聚在一起的家人……一个个镜头尽显端午浓郁的节日气氛,和美的家庭氛围。

佩香袋,唱民谣

  东汉应劭在《风俗道义·佚文》中就记述:“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令人不病瘟。”淮外学子与家人、同学共同制作香袋、五彩手绳。初一(12)班的张雅茹将自己制作的五彩绳系在妈妈的手上,表达了自己真挚的祝福:“祝妈妈端午快乐,身体安康。”同学们还将自己搜集的艾草和菖蒲悬挂于高处,祛除邪气,护佑全家幸福安康。
  “淮安外国语学校一直将传统文化教育放在首位,我们愿学生在端午佳节的氛围中涵养自己的品格,在粽香四溢的传统习俗中感受文化的魅力。”初一级部年级主任赵国武主任如是说。























 


上一篇:课标解读助教学,教师考学促提升
下一篇:“激情奔跑”镌刻青春靓影,“赢在中考”激发学子豪情

版权所有 翔宇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