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德之始也。”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弘扬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推动劳动实践教育实施,中秋节来临之际,淮安外国语学校团委、志愿者协会组织开展了“月圆中秋情意浓,爱心携手尊老情”主题爱心劳动实践活动。
9月9日下午,由团委书记冯伟伟和初二级部副主任李金鑫带队,初二(9)班全体学生参加了此次实践活动,来到淮安区华亭敬老院为老人们献上节日祝福。
月到中秋分外明,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是万家团圆的日子,这时候最幸福的莫过于儿孙绕膝的老人们了,但对于敬老院的空巢老人来说,却是一种奢望。在听说志愿者们是特意来慰问时,一些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同学们同老人坐下来聊聊天,了解他们日常的生活,为他们送上节日的祝福。有些年纪较大的老人说话比较含糊,同学们却表现出十二分的耐心,低下头,将耳朵靠近倾听,老人便拉起同学们的手,心与心的距离也就此拉近。有的同学与老人分享了学校中有趣的故事,他们的眼睛注视着彼此,温暖的情愫在眼神间流淌。还有的同学拿出了看家本领,为老人捶捶背、捏捏肩;有的同学帮助老人晒被子;有的拿起抹布帮助擦桌子;有的则围在老人旁边,体验他们平时的娱乐活动。在与敬老院老人们的相处中,孩子们感受到了老人们对于陪伴的渴望。老人与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使整个院落充满了和谐、洋溢着温馨。
活动尾声,初二(9)班的小可爱们送给老人精心准备的月饼并献上精彩的节目。整场演出由王心宇同学主持。汇演在全班同学的大合唱中开幕,周楷力铿锵有力的《国际歌》以及李笑冉、胡梓萱等同学带来的群舞《燕无歇》将汇演送入一个又一个高潮。悠扬的旋律,优美的舞姿,婉转的唱腔……老人们津津有味地欣赏着同学们带来的节目,掌声此起彼伏,场上场下气氛热烈。但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汇演结束后,学生们与老人依依不舍地告别,登上返校的客车。返校途中,同学们纷纷表示,在这短短的一个下午,他们明白了其实老人的内心都很脆弱,需要大家的陪伴和关爱。他们都表示,在与老人们相处的过程中,想起了自己的爷爷奶奶,想起曾经被自己无意拒绝过的来自爷爷奶奶的爱,这次中秋假期一定好好陪伴他们,珍惜与他们相伴的时光。
老年人是社会的财富,因为他们的劳动,才创造出我们今天的和谐社会和幸福生活,为老人献出一点爱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荣耀。通过此次活动,淮安外国语学校的学子们树立了爱老、尊老、敬老的意识,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每位同学心中都埋下了一枚善良的种子,只待阳光滋养,终将成长为护佑一方的苍天巨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