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轻拂,柳丝摇曳,正是研学好时节。3月29日,淮安外国语学校初二级部全体师生一同前往常州春秋淹城遗址公园,开展“四季八节”之踏青节主题研学活动。此次活动将历史人文教育与自然体验紧密结合,充分体现了学校“五育融合”的先进育人理念。
活动前,初二级部召开全体带队教师专项会议,对各项工作进行细致分工,明确每位教师的职责,并制定了周全的应急预案,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实保障。与此同时,各班组织“文明研学·礼仪春秋”主题班会,让学生提前了解淹城“三城三河”的独特布局以及深厚的吴越文化背景。初二(7)班班主任宗林林老师别出心裁,设计了研学任务单,其中“请用三种方式记录你眼中的春秋建筑美学”这一任务,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
在前往目的地的大巴车上,师生互动精彩纷呈。语文组张绍杰老师以“成语接龙”游戏开启知识之旅,从“卧薪尝胆”这一成语延伸到淹城的历史典故,生动的讲述赢得车厢内阵阵掌声。其他车厢里,师生们也通过唱歌、分享故事等方式,让欢声笑语充满整个行程,温暖与欢乐在车厢中蔓延。
踏入春秋淹城,那古朴厚重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同学们首先来到淹城遗址,仔细端详着古老的城墙与城河,了解了淹城独特的“三城三河”建筑形制以及背后蕴藏的军事防御智慧。
在淹城博物馆,丰富多样的文物和多媒体展示,将历史的画卷生动地铺陈在同学们眼前。同学们仿佛穿越时空,与春秋时期的先民们展开了一场对话,对春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刻的认识。
随后,同学们参与了传统射箭、投壶等趣味活动。在体验中,感受古代六艺的魅力,领悟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初二19班赵恩俊同学兴奋地说:“这次研学太有意思了,通过亲身体验,我才真正理解了古代君子‘射以观德’的内涵。”
活动结束之际,初二级部夏培权主任总结道:“这次研学并非普通的春游,而是将课堂拓展至大自然和文化遗址中,让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合作中成长。”返程途中,不少学生自发地讨论当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初二(8)班李往豪同学感叹:“今天,我真切触摸到了课本之外鲜活的中国,也真正理解了老师们常说的‘知行合一’。”
淮安外国语学校初二级部始终坚持“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的理念,将“四季八节”特色课程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本次踏青节研学活动,通过沉浸式的学习体验,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更在师生的互动交流中,让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