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淮外展示课堂是这样的......

时间:2025-04-11 08:53 作者:张诚 编审:汤余颖

  湖光潋滟,迎春怒放。4月3日上午,淮安外国语学校举行了第十九届面向全国公开教学活动。本次活动聚焦的主题是“AI赋能的生态课堂与深度学习”。江苏省教科院数字教育研究所所长,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赵华、苏州外国语学校骨干教师吕骏携手淮外李文婷副校长以及邵逸凡等多位年轻有为的老师同台竞技。他们的课堂以AI为翼,融合新课标思想,为学生深度学习注入动力,完美地诠释了本届公开教学活动的主题。

专家讲座


1.webp.jpg

江苏省教科院教育研究所所长、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赵华

  赵华所长以《智能时代的学习理解与教学创造》为题,从人工智能的内涵与逻辑、智能时代的育人理性、人工智能如何与教学融合及课堂教学的学教一体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他深刻阐述了人工智能与教学和课堂关系并指出AI是可以被我们使用的工具,它可以助教、助学、助评、助研、助管和助智。最后,赵所长表示,老师要做生活的热爱者和终生学习的追求者。AI虽扩展了人类的认知,但最终要看什么样的星星,依然是我们自己决定。

优课展示


4.webp.jpg

苏州外国语学校 吕骏

  吕骏老师执教了一节《21世纪英文报阅读示范课》,吕老师运用多种阅读策略引导学生预测语篇内容,梳理出报刊语篇的框架,形成结构化知识。层层递进地带领学生探索语篇的隐含意义。最后,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的经历和感受,分享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策略以及手工制作物品的经历,并形成了自主阅读报刊的习惯。

5.webp.jpg

淮安外国语学校 李文婷

  李文婷老师执教的《运河载诗 四月寻芳》以《你是人间四月天》为蓝本,巧妙融合淮安地域文化,构建起极具特色的诗意课堂。在教学情境创设上,以“运河诗会”为切入点,将镇淮楼春柳、漕运码头樱花等淮安实景与诗中意象紧密相连。学生通过自由诵读、对比分析,圈画出“最淮安” 的意象,在诗境漫游中深入感受诗歌魅力。在教学方法创新上,借助AI设计了修辞、句式、韵律、感官、色彩五维品鉴活动。本节课AI赋能不仅为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让学生在感受诗歌之美的同时,增强了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实现了语文素养与文化传承的双提升。

6.webp.jpg

淮安外国语学校 朱颖

  朱颖老师执教的《人工智能赋能新时代》融合了知识巩固、能力提升与价值观引导内容,充分体现了人工智能时代下政治教学的创新性与实践性。课程以“人工智能赋能”为主线,围绕时政热点设计复习框架,既涵盖基础知识点,又延伸至高阶能力培养。通过“题型练习+解题思路”的模块化设计,强化学生对政治学科关键能力的掌握,符合新课标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授课过程中将“杭州六小龙”与“淮安创新发展”对比分析,既拓展了学生的全局视野,又引导其关注本土发展需求,并以“展望淮安未来”收尾,激发学生参与地方建设的使命感。

7.webp.jpg

淮安外国语学校 邵逸凡

  邵逸凡老师执教了《反比例函数变形记》一课。她从反比例函数入手,由浅入深,逐层递进,层层深入地发现了反比例函数平移的规律,再利用规律解决新函数的有关问题。课堂巧连妙构,以AI为辅助工具,学生思维风暴此起彼伏,收获颇多。

8.webp.jpg

淮安外国语学校 庄缘

  庄缘老师执教的《闻香识茉莉·寻韵酸碱盐》一课,她以“茉莉花”为项目载体,通过“探土之性”、“析花之需”、“择器之美”三个环节串联课程,以“如何养好一盆茉莉花”为主要任务,从土壤酸碱度的测定与调节、营养液的配方、花盆的选择三个方面综合复习酸碱盐的性质以及相互间的反应。本节课应用AI技术,创造性地建立了人物形象智能体,使学生可以和花艺名家对话交流,为学生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本节课不仅全面复习了酸碱盐的化学性质,还帮助学生形成了系统化的框架,提升了对知识的迁移能力以及实际应用能力。

9.webp.jpg

淮安外国语学校 赵月蓉

  赵月蓉老师执教的课题是《探索秧bot的物理密码》。赵老师以畅所欲言环节开篇,引导学生思考机器人涉及的物理知识以及绘制电路、分析电动机工作等任务,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物理知识,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和实践能力。整节课以春晚节目引入,结合AI技术,又融合了热门的无线充电、机器人表演等话题,使课程紧跟时代热点,趣味性十足。

  本次面向全国公开教学活动,不仅是AI使用教学成果展示更是教育同仁思想碰撞的盛宴。淮外人将会借本次活动的东风,智启未来教育,以AI为舵,点亮教学新灯塔,解锁教学新场景,不断完善自我,创新精进,在素质教育的大潮中,勇做弄潮儿,争当排头兵!



上一篇:省教科院赵华所长在淮外开设专题讲座
下一篇:淮外初二年级开展清明主题教育活动

版权所有 翔宇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