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春风和煦。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厚植家国情怀,淮安外国语学校初一年级于清明假期开展了以"清风托纸鸢,追思寄深情"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活动通过"制作手工风筝"与"放飞风筝"两大环节,引导学生感悟清明文化内涵,在实践与思考中传承民族精神。
巧手绘纸鸢,传承清明意
假期里,学生们和家长一起用竹条、彩纸、丝线等材料亲手制作风筝。他们以清明节元素为灵感,在风筝上绘制柳枝、燕子、菊花等图案,有的同学还写下对先辈的寄语或关于春天的诗句。“我画了燕子衔春泥,希望用风筝传递对生命的感恩。”初一(17)班王书畅同学说道。
纸鸢逐春意,追思寄长风
趁着春光正好,初一年级的孩子们齐聚郊外绿茵场开展风筝放飞活动。蓝天白云下,百余只五彩斑斓的风筝承载着少年的巧思与希冀翩然起舞。在家长的指导下,学生们通过调节线轴、感知风力,在实践中体会"好风凭借力"的智慧。
放飞间隙,初一(2)班王子豪同学感慨:"看着自己做的风筝飞向天空,我好像读懂了'慎终追远'的意义。我们既要铭记过去,也要像风筝一样勇敢追寻未来。"
此次初一年级的实践活动将劳动教育、文化传承与生命教育有机融合。一只风筝,承载的是技艺的传承、情感的延续,更是对春天与生命的礼赞。希望淮外学子在触摸传统文化的同时,让心中的理想与风筝共翱翔。